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光线连接器制备
系、专业:电子系光电班级:光电09305班实训人:朱军
指导教师:刘孟华
2011年4月5日
摘要
光纤(缆)活动连接器是实现光纤(缆)与光纤之间可拆卸(活动)连接的无源光器件。
我们的实习主要是进行SC→FC光纤连接器的制备。
实习主要以制备为主,同时在制备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要如此制备,借以引出书本上所学,这样就可以做到学练结合,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也为以后进去入职场打好了基础。
实习中主要使用一些高技术含量的工具,如光纤研磨机、超声波清洗机等,并无大型机器设备。
工艺流程也较为简单,每到工序对质量要求很高,否则一不小心,做出的光纤连接器就不合格而成为废品。
其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注胶穿纤固化和研磨光抛光纤连接器端面。
最后一步是进行光纤连接器的测试和检验,主要检测光纤连接器的插接损耗和回波损耗。
插损和回损都在允许范围之内,即为合格产品。
关键词:光纤连接器,SC,FC,穿纤固化,研磨抛光,插损回损
具体内容
1.1 概述
光纤(缆)活动连接器是实现光纤(缆)与光纤之间可拆卸(活动)连接的无源光器件,它还具有将光纤(缆)与其他无源器件、光纤(缆)与光发射机输出或光接收机输入之间、系统和仪表进行活动连接的功能。
现在光纤连接器已成为光通信、光传感器以及其他光纤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应用最广的基础元件之一。
光纤连接器主要应用①光纤通信系统中,光发射端机和光接收端机;②光纤通信工程机房内的光纤管理机架及与出机房光缆的连接;③光纤通信产品及研发中,测试及连续使用。
1.2 相关知识
将一根光纤(缆)的两头都装上插头,成为跳线,即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的型号、品种很多,按连接头结构形式分为:FC、SC、ST、LC、DC等。
其中实习中制备的FC和FC系列的特点如下:
FC连接器,外部是一种用螺纹连接其外部零件,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纹扣。
SC连接器外壳采用工程塑料制作、矩形结构,其中插针的端面多采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无须旋转,便于安装,不用螺纹连接、可直接插拔,操作空间小,使用方面。
其它如ST型特点:连接器外部件为精密金属,包含推拉旋转式卡口紧缩结构,确保连接是准确对中;此类连接器插拔方面,插入损耗波动小,抗压强度较高,安装密度高。
1.3 工作任务
任务一:学习光纤连接器组装工具的正确使用
任务二:学习光纤连接器组装工艺
任务三:学会判定光纤连接器组装质量
任务四:学会熟练的使用研磨机完成光纤端面的研磨
任务五:学会熟练使用端面检测仪检测制备的连接器端面
任务六:学会分析判别端面研磨质量
任务七:学会熟练操作插回损仪并正确记录测试数据
任务八:总结实习经验,思考实习中的问题
1.4 主要工艺及设备
其它:专用针管,混合胶水,超声波清洗机并未实际操作。
2.光纤连接器制备的要求
a)连接器的机械性能要好,要能都承受5公斤的拉力,并在一
段时间内保持其特性
b)光纤连接器的插回损要合格,即插损要小于等于0.3db,回
损大于等于45 db。
c)在操作过程中,因为要使用不少设备,其中剪刀,研磨机,
切割刀等都有危险性,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章要
求,以免受伤。
d)实习结束后,要清洁工作台卫士
3.光纤连接器生产工艺流程图
a)下光纤:
按照要
求下
110cm的
2mm光
纤。
b)金属零
件清洗
(未做)
c)调胶(未
做)
d)穿零件:
穿尾套,光
纤从尾套小头穿
入,大头穿出,
不能反向;
穿夹定环;
穿固定漏
斗,光纤从主套
小头穿入大头穿
出,不能反向;
穿弹簧。
最后用胶纸固定在光纤上,用来固定散件
e)剥纤:
用剥线钳剪断外护套约3.5cm,露出芳纶及Φ0.9mm光纤。
f)剥光纤外护套及涂覆层:
用单面刀片水平花开光缆外护套,长度约为10mm,避免划伤光纤,并用双面胶固定芳纶和外护套;用剥线钳剥开0.9mm的光纤护套及二次涂覆层,并用无尘纸蘸取无水酒精擦拭。
g)注胶:(此步骤由员工操作)
h)穿纤固化:
在固化炉边将剥好的光纤轻轻的穿入注好胶的插芯内,穿纤是要缓慢,只到光纤露出连接器为止,光纤穿好后立即放在固化炉上烘烤,并对光纤加以固定。
固化炉的温度设定在120℃左右,固化约30分钟,待胶面颜色变为深褐色时即可。
i)切纤:切除多余的光纤,用光纤切割刀轴向垂直切割。
j)压接:将芳纶压在固定漏斗下,将光缆外壳固定在压定环下,在压接机上进行压接,注意找对合适的压接槽。
k)组装尾套,前套:压接好后,将后套前提,卡紧即可。
FC的前套需要用专用的模具进行旋拧,旋拧要涂覆螺纹胶,以免以后出现脱落现象;SC的前套需用冷压钳慢慢旋拧压入,最后在插入外护套。
l)检查组装质量,没有问题后进行研磨。
m)研磨抛光:
使用研磨机一套,PC磨盘若干,研磨纸四片,纯净水和纸巾。
其中蓝色的研磨纸,粉色的研磨纸,白色的研磨纸,和无色的抛光磨分别用来进行粗磨,细磨,精磨及抛光。
每次研磨时间可以设定,研磨前需要用另外的研磨盘去胶,每次研磨时间确定为30秒。
将插芯插头固定在模具上,然后使用加压研磨的方式进行研磨,加压时要注意对角同时加压。
每次研磨完后,都要用纸巾擦拭插芯头和研磨盘。
擦拭完后需检查研磨质量。
n)端面检查:用端面检测仪来检测端面质量,开启端面检测仪,调整好屏幕亮度,将插芯头茶色干净后插入检测仪器中间的小孔,调整焦距,观察端面,若无断裂、划痕、无穿过纤芯的划痕、端面凹陷等即为合格,检查光是否通路。
o)测试插回损:
需要使用插回损测试仪,FC和SC型光纤适配器,以及标准光纤连接器一根。
首先,需要调整测试仪,认识测试仪上的各按键的功能。
其次,先测量插损,将测试仪打到插损测试档位,先测量标准跳线的插损,然后归零,扣除损耗,再测量待测件的插损,记录测量数值。
最后,测量回波损耗,不接标准线,更换挡位后直接测量,在手上缠绕光纤,观察数值变化,记录其最大值。
p)分析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如果出现较大误差,则很有可能是端面有污物,需清洁后再次测量,如果还未达到标准,则有可能为不合格产品。
1.5 制作产品质量分析
在本次实习中制作的产品基本合格,机械强度,插回损都合格,其中插损为FC0.09db、SC0.11db,回损为50.4db。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遵守规章制度。
1.6 工作中的职业性表现
实习中的职业表现不是很好,习惯了一道工序做完后就闲逛歇息,在工序中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是很严格,以后需要改进,严格面对职场。
1.7 总结
这次实习让我们认识了,书本与实际的差别,进一步拉深了我们和职场的距离,同时也对以后进入职场打好了基础。
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和真正职场的差别,也暴露出来我们在平时学习生活的不足。
1.8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建议
实习对于教学有很好的补充和延伸作用。
补充是将我们在课本上所学和实际结合起来,同时补充课本上在实践方面的欠缺。
延伸是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在辅以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更好的实现了学思结合的理念。
建议以后要多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同时也应对实习加强管理,让同学更能够体验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