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础施工方案word版

桩基础施工方案word版

桩基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场地±0.000m相对于绝对标高6.400m,吸收塔基础和粉仓基础采用桩基础,以⑦层中砂层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6m。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500KN,桩基工程采用静载实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检测数量为10%。

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各层岩土特性,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沉管夯扩灌注桩施工工艺,桩身成孔直径为400mm,有效桩长不小于11.5m。

夯扩工艺采取二次夯扩,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封底、止水、止淤。

第一次夯扩外管中混凝土高度3m,外管上拔高度为1.5m,夯扩中内外管同步下沉至离柱底的距离为0.2m;第二次夯扩外管中混凝土高度2.6m,外管上拔高度为1.3m,夯扩中内外管同步下沉至离柱底的距离为0.2m。

要求桩身成孔直径为400mm,扩底端直径800mm。

二、施工准备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

按下发的桩基施工图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作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作好记录。

并在工程师的安排下进行层层的技术交底。

准备好与本工程有关的技术规程、规范、图集。

2、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导线点坐标位置及水准点高程,作好工程控制网桩的测量定位,同时作好定位桩闭合复测工作。

3、工程技术人员和甲沟通了解地下管网及周围环境情况,场地内埋有地下排污管和地下电缆等地下管线,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深度,以避免破坏地下管道。

4、施工现场准备:三通一平,水、电、路通,场地平整;施工用水平均每天为2T,施工用电须50KW;现场控制网测量,探明一部分桩位下障碍物,为甲方清理障碍物做好准备5、作好人员、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进场计划。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箍筋采用φHPB235级,其他钢筋为φHRB335级。

混凝土采用商业混凝土,做好配合比实验和随机见证取样工作,控制素混凝和有钢筋笼混凝土坍塌度为180-220mm。

骨料级配要求采用卵石或碎石,粒径小于4cm,砂采用过筛中粗砂。

附: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三、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施工顺序:因该工程设计桩间距最小为1600mm,符合一次性连续施工要求,为提高工作效率,无须采用间隔跳打。

施工可依次连续作业。

为方便施工、提高效率,具体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试打桩:(建议)工程正式施工前,应组织设计、勘探、业主及监理单位到场,进行试打桩,以确定施工参数,特别是沉管最后贯入度。

3、工艺流程⑴桩位放样。

⑵沉管。

桩基就位,将桩管对正桩位,并检查桩管垂直度,开机打到设计要求的深度(以贯入度控制为主)。

⑶扩大头根据设计要求,扩大头直径为800mm,第一次投料高度3.0m,砼强度C30,坍落度180-220mm,放入夯扩管压在砼面上,拔管1.5m,夯打内夯管,直至外管下沉至设计深度,且外管比内管高20cm,拔出内夯管。

第二次投料高度2.6m,拔管1.3m,重复第一次操作。

⑷吊装钢筋笼。

放入钢筋笼,用制作好的钢筋笼吊装到沉管中并控制好笼顶标高。

⑸灌注桩身砼。

安放好钢筋笼后,即往桩管内灌入C30桩身砼,坍落度控制在16-18cm,缓缓拔起外管。

⑹砼搅拌及运输。

本工程采用商砼施工。

附:沉管夯扩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4、夯扩桩的扩底原理:如下图所示,锤击沉管夯扩桩采用双管,外桩管为通心钢管,内桩管下端封底,两管套装长度相等,用桩锤将其打到设计深度后拔出内管,往外管内灌入一定高度的扩底混凝土,重新插入内管并将外管向上拔一定高度,锤击力经内外桩管直接传给混凝土,通过桩管的挤撑作用,迫使扩底混凝土向下部和四周基土挤压,形成扩大头,实际施工夯扩形成的桩。

上述夯扩方法,其扩大头直径和形状与持力层性质及扩底参数有直接关系,一般一次夯扩,扩大头直径可达到550mm;二次夯扩,扩大头直径可达到800 mm。

夯扩参数,H1、H2:第一次和第二次灌入外管混凝土高度(从桩底算起);h1、h2:第一、第二次外管拔起高度(从桩底算起);c1、c2:第一、第二次夯扩后混凝土高度。

5、技术要求⑴测量放样:在建设方提供建筑红线和起始控制坐标的前提下,采用经纬仪和50m钢卷尺,按设计平面图测量放样,先确定建筑物各轴线,反复检测,误差控制在5mm之内,打入轴线桩,并将轴线控制线引投到固定物体上,然后定出桩位。

采取措施,保证轴线桩不被破坏移位。

⑵桩机就位后必须保证垂直、平稳,桩管垂直度按规定标准1%H 进行验收,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位。

内外管上作出控制深度标记,以便施工中进行套管深度和夯扩投料高度的观测、控制。

施工顺序按流水线向后退打。

⑶成孔钻进:用强度C30的干砼止淤,预先用水泥袋装好干砼30kg,置于桩位中心,堆成小堆,把套管对准桩中心压在干砼上进行沉管,沉管后若发生冒水反淤,用干砼将管内泥水压出管外,若压不出则重新止淤沉管。

严格控制最后三阵击的贯入度,锺落高度要大于1.5m,将锤击桩管至设计要求,把内管从桩管拔出,灌入制作扩大头所需砼,将锤和内管压在砼上,然后起拔桩管80-100cm,在桩锤作用下将套管内的砼打出,并使内外管同时沉管60-80cm,二次夯扩时,重复上述步骤。

⑷混凝土浇灌:施工中根据充盈系数(不小于 1.1)计算出单桩所需的砼量,并折合成料斗浇灌的次数,以核对实际砼灌注量,当实际砼灌注量小于理论数量时,应采用单桩单打。

成桩拔管时,除了锤和内管须压在桩身砼上,拔管速度应控制在0.8-1.0m/mim内,根据地质条件,若遇软弱或在软硬土层交接处拔管速度应控制在0.8m以内。

拔管成桩后对桩顶以下2.0-2.5m范围内桩身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以免造成桩顶部分的砼松散。

⑸钢筋笼制作:钢筋笼按设计要求在工地现场制作,一次焊接成型,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a、钢筋笼制作尺寸允许偏差(mm)主筋间距±10 箍筋或螺旋箍筋间距±20钢筋笼直径±10 钢筋笼长度±50b、焊接要求:主筋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为5d。

应采取措施保证焊接后两根钢筋在同一轴线上。

箍筋与主筋焊接采用点焊,加劲箍与主筋连接牢固,确保成型准确。

主筋焊接时,同一截面内焊接和主筋数量不得多于50%,两个接头间距不得小于70cm。

钢筋笼制作安装后及时验收,做好记录。

⑹下钢筋笼:起吊钢筋笼时,应合理布置吊点,防止钢筋笼变形。

吊装钢筋笼入砼时,应尽可能正直,使钢筋笼慢慢插入砼中,最后用振动器与送笼器将钢筋笼送到笼顶设计标高后成桩,然后移机到另一根桩位施工。

四、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计划目标:⑴桩基质量标准:合格⑵桩位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⑶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建立在“勘察报告”与工程地质实际情况相符)。

⑷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执行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⑴增强质量意识,严格按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精心施工,把各项要求落实到每道工序。

⑵为确保桩位准确,放线偏差不超过1cm,采用经纬仪放出轴线、订好龙门桩,做出轴线控制点,轴线控制点应远离桩位,确保不受锤击沉管桩地挤土影响,应经常复核桩位和轴线,以保证桩位的准确度,并观测记录施工场地桩顶和地面有无隆起和下陷及水平位移。

⑶沉管结束后,应观察管底部的干湿程度判断止淤质量,确认止淤合格后,应尽快灌注砼,如湿度较大,可通过增加止淤干砼量来保证止淤质量。

⑷锤击沉管时应保证成孔垂直度,必须有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严格控制沉管最后贯入度,准确测量最后二阵十击贯入度击落锤高度,并与试成桩的数据相比较,以判断桩管是否进入持力层1.6m以上。

⑸拔管是影响夯扩桩桩身质量的关键环节,当桩身砼满足用量上拔外管时,内管和桩锤施压于外管内的砼面上,边压边缓缓上拔。

拔管时要严格控制拔管速度,一般土层以1m/min为宜,在软弱土层和软硬土层交界处要放慢,控制在0.3-0.8m/min。

在流动的淤泥层中甚至要停拔,待混凝土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再拔,根据不同的土层情况采取不同的拔管速度。

⑹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工程所用的钢筋、焊条、水泥、砂、石均应有质保书,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施工过程中所进的主要材料,应经质检员、材料员检验,如发现不合格应禁止使用,并立即退出施工现场。

五、工期保证措施进度安排:本工程总桩数58根,平均有效桩长11.0米,夯扩头投料5.6m 砼计算,1台桩机按一班作业,每天可施工15根桩,需要 4 天完成,试桩2天,施工中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按3天考虑,机械设备正常维修、保养按2天计算,共需11天工期。

因大型机械露天作业,考虑安全因素,遇雨无法施工,工期顺延。

本项目桩基础工程为保证其工期,采取以下措施:1、配备好项目班子,做到专业齐全,人员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按项目施工要求进行管理,严格执行我公司各项管理制度,项目工作人员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作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对工期、质量、安全等各项指标进行预控,与业主、监理、设计共同配合,对工程实行有效管理。

2、科学安排施工作业计划,合理划分施工流水区段,确保各工种的交叉作业,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配,尽量达到劳动力均衡,保证工序穿插衔接合理,以创造更多的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

3、加快开工前准备,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工人和设备进场,搭设临建,布置临时用水用电线路,做好测量、定位放线等工作。

4、充分发挥我公司多次施工同类工程的优势,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该工程的施工,在确保工期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

六、安全施工措施1、组织管理措施⑴本工程设安全生产小组,彭根柱任组长。

配备专职安全员,各工序有人抓安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严格遵守机电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