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A组]1.翻译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句子。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
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②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奇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注:①太常:汉之官名,主管理乐的大官。
②窾:通款,即款识,器物上刻写的文字。
(1)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工之侨把它拿回来,和油漆工商议,(求他在琴上)漆上裂纹。
(2)有个高贵的人路过时看到了它,用百金交换,献给朝廷。
参考译文:工之侨得到了非常好的桐木,经过砍削做成琴。
上弦一弹奏,发出金钟般的声响和玉磬般的共鸣声。
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献给太常乐官。
(太常)叫全国知名的乐工鉴定它,(乐工)说:“不是古琴。
”(于是就)退还给他。
工之侨把它拿回来,和油漆工商议,(求他在琴上)漆上裂纹。
又求能刻写篆字的技工,刻上古代的篆字。
装在木匣里,给它埋上土。
过了一年,把它抱到市上去(卖)。
有个高贵的人路过时看到了它,用百金买去,献给朝廷。
乐官们互相传看,都说:“(这是)人间稀有珍品。
”工之侨听说后,感叹地说:“太可悲啦,这个世道!难道只是(对于)一张琴吗?”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须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节选自《孟子·尽心上》)(1)将上面文言文用斜线(/)断句。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须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2)①所以见过大海的人就很难被一般的水所吸引,在圣人门下受过教育的人,就很难被一般言论所打动。
②流水这个东西,它不填满地面的坑坎是不会前进的;君子(如果)立志于大道,不积累一定成就就难以通达。
参考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见过大海的人就很难被一般的水所吸引,在圣人门下受过教育的人,就很难被一般言论所打动。
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看它壮阔的波澜。
太阳月亮都有耀眼的光辉,凡是能容纳光线的小缝隙都能照到。
流水这个东西,它不填满地面的坑坎是不会前进的;君子(如果)立志于大道,不积累一定成就就难以通达。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伸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管仲执掌国政担任齐国的相国以后,(他)凭借着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国家富足,使军队强盛,(办事能够)与老百姓同好恶。
(2)老百姓所要求的,(管仲)就顺应民心给予他们;老百姓所反对的,(管仲)就顺应民心废除它。
(3)齐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签订的(归还鲁地的)盟约,而管仲却趁机规劝齐桓公履行条约从而使天下人都相信齐国,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
参考译文:管仲执掌国政担任齐国的相国以后,(他)凭借着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国家富足,使军队强盛,(办事能够)与老百姓同好恶。
所以他说:“仓库储备充实了,老百姓才能懂得礼仪节操,衣食丰足了,老百姓才能懂得荣誉和耻辱,君主如能遵守法度,六亲便会和睦团结。
礼、义、廉、耻这四大纲纪得不到伸张,国家就要灭亡。
国家颁布的政令像流水的源头一样,让(它)顺应民心。
”所以管仲所论述的道理很浅显,但容易实行。
老百姓所要求的,(管仲)就顺应民心给予他们;老百姓所反对的,(管仲)就顺应民心废除它。
管仲处理国家的政事,善于利用祸事而变为好事,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他)重视事情的轻重缓急,谨慎地权衡利害得失。
齐桓公实际上是因少姬之事而发怒,才南下袭击蔡国的,而管仲却趁机去攻打楚国,责备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
齐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的,而管仲却趁机责令燕国恢复召公时的政令。
齐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签订的(归还鲁地的)盟约,而管仲却趁机规劝齐桓公履行条约从而使天下人都相信齐国,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
所以说:“懂得给予就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政的法宝。
”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1)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2)请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2)①你教我驾驭车马,没有把本领全教完啊?②而您不管是领先还是落后,您的心思都在我这里,您还有什么心思去调整马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了。
参考译文:赵襄王向善于驾驭车马的王子期学习,学习不久之后就与王子期进行比赛,赵襄王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了。
赵襄王说:“你教我驾驭车马,没有把本领全教完啊?”王子期回答说:“本领全都教给你了,只是你使用得不恰当。
但凡驾驭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
现在国君在落后时就一心想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我赶上。
其实驾车比赛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掉在后面。
而您不管是领先还是落后,您的心思都在我这里,您还有什么心思去调整马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了。
”5.给下列文言短文断句。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第十六》) 【解析】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
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