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规定1、档案收集制度1.1收集工作原则1.1.1为了维护企业利益、确保各种经营、财务、生产凭证的真实面貌的前提下,根据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收集一切有历史凭证作用、科学研究价值的各类不同载体的档案进馆,建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管理体系,为公司各项工作服务。
1.2接收的范围1.2.1公司机关各部门、分公司所形成的各类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
1.2.2公司撤销单位各类不同载体的档案。
1.2.3外事活动中形成的各类不同载体的档案。
1.2.4公司各部门、分公司获取奖励、证书等各类不同载体的档案。
1.3征集的范围征集散失与个人手中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不同的档案。
1.4收集的要求1.4.1各类档案材料必须齐全、完整、系统整理,符合案卷质量要求,与其有关的资料和重要实物,应随同档案一并移交。
1.4.2档案人员要进行业务指导,帮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文件整理工作。
1.4.3编制档案交接文据一式二份,覆行严格的交接手续。
1.4.4公司向被征集单位和个人提供重要档案复制件,以备留存。
2、档案整理制度2.1整理各类档案严格执行《新疆油田公司档案分类方案及说明》。
2.2档案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类档案整理方法,对接收的档案及时进行整理,不积压,不影响提供利用。
2.3认真检查接受的档案,对保管期限划分不正确的及时调整。
2.4档案分类正确,排列合理,分类编号既遵循形成规律,又便于保管和提供利用。
2.5组织目录必须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
2.6根据需要,做好各类档案目录的编制工作。
三、立卷归档制度3.1原则3.1.1要保持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间的有机联系,立卷要问题集中,保管期限明确,便于管理和查找利用。
3.1.2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包括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管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实行文书部门立卷,凡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要及时交由文书处理部门进行平时立卷,年终整理组卷归档。
3.1.3油田勘探开发、基本建设、科学研究、产品试制、设备开箱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由各形成部门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归档。
3.1.4会计、职工档案由生产档案的部门立卷、归档。
3.2归档范围3.2.1凡属企业管理、油田建设等各项活动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3.2.2属二级单位归档范围3.2.2.1负责接受本单位在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照片、实物磁盘等各种载体的材料)。
3.2.2.2负责接受各级领导在视察本单位的题词、讲话等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记录。
3.2.2.3负责接受本单位职工档案(根据单位情况而定)。
3.2.2.4负责定期向油田公司技术资料中心移交永久、长期保存各种载体的档案。
3.3归档要求3.3.1归档的案卷要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要确保全宗内档案齐全、完整。
3.3.2进馆档案图有字迹模糊不清楚或破损的文件,归档部门应予以打印复制或修裱、加固,并在备考表中写明基本情况。
3.3.3永久、长期进馆档案应编制全宗介绍、分类目录、全引目录等检索工具。
3.3.4归档案卷必须编制移交目录,交接双方应根据移交文据清点核对,并覆行签字手续。
3.4归档时间3.4.1党群工作、行政管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类文件材料与次年上半年向各档案部门移交;会计档案与跨年的第一季度内向各档案部门移交;基建、设备、产品、科研档案做到随时接收随时归档。
3.4.2撤销单位的档案,由原单位负责人责成有关业务人员、档案人员按照进馆档案要求进行整理,在三个月内向档案部门移交。
4、档案保管制度4.1档案保管的原则:集中统一保管好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4.2档案人员要了解和掌握档案损坏的规律,采取专门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档案的损毁,延长档案的寿命。
4.3用科学的保管技术与方法,实行防治并举的方针,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4.4档案的本身特点和载体材料性质,采取相适应的存放方式和保护方式。
档案库房和柜架的摆放、编号应符合要求,科学合理,并编制存放索引。
4.5档案入库要做到帐、物、卡片相符,对于破损、模糊或字迹褪色的档案应及时处理、修复。
4.6建立保管台帐,经常检查核实库房档案,及时进行档案的入库、移出、剔除待销毁、已销毁档案数量的清查工作,随时掌握库房库存数量。
4.7爱护档案,在整理、搬移、上下架和提供利用过程中,轻拿轻放、轻翻阅,以保护档案的整洁,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4.8每日检查库房,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认真处理。
4.9加强库房的各项安全保密工作,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库房严禁吸烟,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库,做到人离锁门关灯,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与安全。
4.10入库的档案要系统排列上架,做到存放有序,查找有据,编制存放地点索引,实行科学管理。
4.11库房内的档案、柜架统一编号,密集架、五节柜等要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排号,档案柜架的排列要与窗户平面垂直,柜侧间距不小于60mm,边于空气流通,工作方便。
4.12科学的控制库房温湿度,使之能够达到各类不同载体的档案所要求的温湿度域。
4.13案库房应安置温湿度记录表,每日定时点测记二次,随时掌握温湿度变化情况,及时予以控制调节。
注意积累库房温湿度变化资料,以便掌握库内温湿度变化规律,制定4.14要认真落实“八防”设施,经常检查作好记录。
4.15档案库房周围的空地应植树种草,搞好绿化,减少污染。
对影响恶化库房环境的污染源,应采取措施,及时清除。
4.16档案库房不宜采用自然光源,宜选用白炽灯为人工照明光源。
如采用荧光灯时,应对紫外线进行过滤。
有外窗时应有窗帘、窗板等遮阳措施。
4.17档案库房实行专人管理,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库。
严禁库房存放食品、易燃易爆等杂物,进行库区严禁吸烟,严格执行安全防火制度,杜绝隐患。
4.18库房实行安全巡检制度,每日按时检查库房消防安全,并做好日检制度。
4.19认真办理档案入库和借阅手续,借阅档案时,借阅人按《档案资料查阅审批单》(附件1)逐级审批完成后,交档案管理员,协助查阅档案,归还的档案及时上架。
4.20档案管理人员调离工作岗位,必须全面按册点清,办理档案及档案管理的各种交接手续。
5、底图补充、更改制度5.1对入库底图要认真检查分类编目,登记上帐,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5.2底图的保管期限原则上按照蓝图、原文件材料要求的保管期限确定,蓝图和原文件材料已超过保管期限销毁时,也应对底图进行鉴定,确无保存价值的再进行销毁。
5.3归档底图应四周扎边,平整放置。
5.4库房的温的温度要控制在14—24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要做到防火、防光、防尘、防虫、防鼠,确保底图完好。
5.5定期检查底图,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6更改已归档的底图,必须由设计部门持批准的变更通知单,经主管业务领导批准,方可修改、补充。
5.7按照批准修改的范围进行修改,不得扩大修改范围。
修改内容较少时,可直接在图面上“扛改”、“刮改”,并附变更改通知单,在涂改或刮改处标注修改标志,并加盖修改记录章。
5.8工程改建、扩建、生产工艺、设备或设计有了改变,另出新图时,必须续新图编号,对原来的底图、蓝图要加盖“此图已该,禁供参考”印章,新旧图一并存档。
5.9整套图纸作废,要加盖“作废”印章,并将整套图纸剔出,有新图代替,并编写新的档案号,同时注销图纸的帐卡。
6、档案鉴定销毁制度6.1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必须坚持全面、历史、发展、慎重的原则,以档案的技术性、功能性、典型性等诸多因素全面的鉴定档案的价值。
6.2各类档案的鉴定工作必须有档案工作主管领导、专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或业务技术员以及档案工作共同组成鉴定小组,定期对到期档案进行鉴定,原则上每三年鉴定一次,特殊情况下可延长或缩短检定周期。
6.3档案鉴定采取档案前鉴定和已到保管期限档案的鉴定。
归档前的鉴定一是鉴别文件材料有无保存价值,从而确定其取舍;二是鉴别文件材料价值大小而确定其保管期限。
对已到期限档案的鉴定要对其重新进行审查,全面分析档案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要逐卷逐件地评定,详细审查档案内容,剔出无利用价值的档案给予销毁。
6.4对已确定的销毁的档案,要编制“档案销毁清册”(一式三份)和“鉴、销综合报告”,并同本单位保密部门取得联系,指定二人以上监销,销毁工作结束时,主管领导、监销人共同在销毁清册上签字盖章,销毁清册档案部门长期或永久保存。
6.5已销毁的档案,应在各种档案目录中注销。
7、档案统计制度7.1认真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检查、整理、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7.2建立健全的档案统计台帐,随时详细、准确的记录档案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汇总,年终进行统计分析,实现档案统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7.3统计数据以原始记录为依据,统计要准确、及时、科学,计量单位要标准、规范。
书写清晰、字迹工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
7.4档案统计应内容全面,具体包括:收集、整理、入库、库存档案统计数、档案移交数、档案借阅人次和卷数、档案鉴定销毁、档案利用效果以及各类档案的“五律”统计、档案机构、装具设施、人员基本情况的统计等。
7.5按要求认真填报档案年度统计报表,做好统计分析。
档案统计数量一般以卷为统计单位,没有组卷的单份图纸以幅、张为统计单位。
7.6各类档案的基本统计单位必须以档案实体为基础,并相应统计期延长米。
8、档案利用制度8.1凡借阅(查)档案,必须持有本单位介绍信和身份证并注明所借内容、范围及用途,是否摘录、复制、描绘等事项,方可提供档案服务。
8.2外单位人员利用档案、资料均应按照《油田公司档案利用有偿服务收费的暂定规定》办理相应的付费手续。
8.3外单位人员借阅档案,必经档案形成部门的主管领导和专业主管部门批准,方可提供服务。
8.4凡利用文书档案及重要文件材料需办理借阅申请单。
8.5利用人事档案、需由人事部门指派专业人规定借阅,一律不向本人提供利用。
纪检档案仅限制纪检部门利用。
8.6档案利用者不得以私人关系为借阅、代查转借档案,一经发现,严肃处理,造成档案损毁、丢失、泄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7利用档案则,要爱护档案,保证档案的完整与整洁,严禁在档案上涂改、勾划、污损、作标记并保守机密。
归还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应逐卷严细检查,若发现上述问题,按照《档案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8.8档案利用者如调离工作岗位,应在档案部门办理档案清还手续,无档案部门签字,任何单位和人不得签发调离手续。
8.9档案人员要根据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及时准确提供服务,服务方向明确,服务态度端正。
同时要及时做好档案利用效果信息反馈跟踪和统计记录。
9、档案复制制度9.1需要复制底图、蓝图、党政文件材料,必须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复制。
9.2复制出的每份图纸和文件材料,按图号或页号排列,并注明出处,有经办人和档案部门负责人签字,注明时间,加盖档案复制章,并做好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