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压混凝土空心方桩组织设计

静压混凝土空心方桩组织设计

*******住社区配套基地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年月日目录一、概况二、工程概况三、工程质量要求四、施工工艺选择五、施工机械设备六、施工组织机构力量部署及质量管理制度七、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八、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九、施工进度计划十、施工流程方案十一、对周围环境影响及防护措施十二、材料用量计划十三、现场总平面布置十四、安全生产措施十五、文明施工措施十六、原始记录及提交成果十七、附件一、前言拟建“*******桩基工程”位于上海********。

我公司拟承担本工程桩基工程。

为保证桩基础的质量及施工进度,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执行我公司“三标合一”的有关规定,满足设计和建设方的要求,本着公司“百年承诺,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

做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目标在本工程的建设中,本公司将积极推进工程目标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将目标管理与职工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确保实现本公司的全部承诺,本工程总体目标如下:1.1.工期计划目标本工程工期为40天。

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尽早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并做好各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工作。

我们将发挥本公司管理的综合优势,协调交叉搭接各专业工序之间的施工,同时考虑工程的结构特点,组织协调各分部工程施工,计划在承诺工期40天内全部完成。

1.2.质量管理目标我们将在本工程实行创优目标管理,执行各有关单位及相关文件中提出的质量和技术要求,按国家质量规范、国家质量验收标准验收,达到《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同时必须达到建设管理委员会规定的竣工验收备案标准。

争取低应变动测Ⅰ类桩达到90%以上,Ⅱ类桩小于10%,无Ⅲ类Ⅳ类桩。

1.3.安全施工目标本工程安全目标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确保无人身伤亡事故,无机械事故,无火灾事故,无交通事故,创安全达标工地。

1.4.文明施工目标在施工期间,我们将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上海市政府发布的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组织施工,认真做好工程建设施工区域内的文明施工,争取达到市文明工地标准。

2.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下列编制而成:2.1.勘察报告、设计图纸及相关文字说明;2.2.现行的有关技术规程、规范:2.2.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2.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2.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2000沪G502)2.2.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2.6.《工程测量规范》(DB50026-2007)2.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2.8.《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46-2005)2.2.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2.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2.11.公司“三标合一”管理文件。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大型居住社区配套基地桩基工程位于*******。

本工程总包单位为******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有限公司。

本工程采用KFZ-A300(160)-32空心方桩2239根71648米,KFZ-A300(160)-33空心方桩32根1056米,KFZ-AB300(160)-33空心方桩96根3168米,KFZ-AB300(160)-13空心方桩386根5018米,详见图纸。

1.1场地条件详见地质勘查报告。

1.2施工用电平面布置现场用电从指定一级配电箱接口接出,在施工现场设二级配电箱供现场使用,各用电点从二级配电箱中接出开关箱。

电缆采用架空敷设,过路影响交通时,需采用钢管保护,并埋入地下。

我方用电负荷为500K W。

1.3现场用水现场应该有满足生活用水的水源。

1.4道路现场应有能满足施工运桩的施工便道。

三、工程质量要求1、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丝型号为ER50-6。

2、桩插入土中定位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3、施工时应检查竖桩和桩架的垂直度,超过1%应及时调整。

4、当桩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并满足龄期后方可沉桩。

5、桩位偏差:垂直于基础梁中心线方向不大于10cm,平行于基础梁中心线方向不大于15cm。

6、标高控制在+0~-5cm范围内。

四、施工工艺选择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及地层特点,在本工程的管桩及方桩采用静压法进行沉桩施工,采用线锤对中,单勾单点起吊,夹具和油缸配合送桩,经纬仪调垂直度,水准仪测定送桩标高的成桩,其工艺流程详见附件:压桩施工工艺流程。

五、施工机械设备根据我公司施工预制桩的经验和工期要求及工程规模,拟采用3台静压桩机进行本工程桩基的施工。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清单见下表。

主要施工机械及材料配备清单六、施工组织机构力量部署及质量管理制度1.现场管理模式为了加强施工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岗位责任制管理模式,在本项目施工管理中,拟采用公司总经理和总工程师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

2.质量管理制度为了确保项目达到国家和行业有关规范和规程的有关要求,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2.1进场前,必须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使每个施工人员做到对工程的总体要求明确,对本岗位的职责、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有深刻的了解;2.2实行质量管理技术负责制,公司技术质量部对该工程负责监督检查,施工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实施,现场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负责现场质量检测把关,关键工序须经质检人员和监理签证后,方可继续施工;2.3建立工程项目质检小组,监督各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2.4建立自测手段,实行工序管理,对各工序的检查验收认真负责,上道工序未签字认可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要求自检率为100%;2.5施工中建立三级质量检查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2.6质检员、资料员必须及时、认真地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2.7定期向甲方、总包方及监理填报有关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展情况,以便建设方随时了解和监督施工情况。

3.施工组织机构力量部署根据本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和实际工程量,配齐全部管理和施工人员;具体配备人员详见下表:工地人员配备一览表七、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工程质量目标:一次性验收合格1.开工前,总包方及我方需做到以下准备工作:1.1场地平整,供电到位根据施工场地情况,总包需做到“三通一平”,回填场地、修筑好便道保证桩能运送到施工区域,供电到位。

对打桩场区有积水的地方,沉桩前需排除积水,对于场内障碍物或不明暗浜等,应排除干净,并用好土回填压实,以防场地浸水沉陷,影响施工。

另外在本施工场地内用15cm厚道渣铺设,便于压桩机的施工。

2.2基轴线定位、水准点引测基轴线由总包单位在场地进行导测,控制导测基轴线数量,水准点引至场地内,其基轴线水准点位置应置于打桩影响范围以外,并予以保护定期复测。

2.工程质量控制措施2.1测量放线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经监理和总包单位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施工中应该经常复核。

测放好的桩位必须由总包、监理复核,并在桩机就位时进行校核,消除因挤土引起的误差,测放好的桩位应进行标识,桩位放样允许偏差≤10mm。

2.2预制桩的验收业主所提供商品桩到位后,先由项目部及总包方组织验收,并填写检查记录,确认合格后再报由监理验收后方可使用。

3.桩位偏差下表桩位偏差4.桩的堆放4.1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

4.2垫木与支承点保持在同一横断面上。

4.3装卸时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吊运过程应平稳。

4.4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3层。

叠堆二层以上时各级支垫在同一直线上,支垫在l/4处。

5.沉桩要求5.1桩机就位误差≤10mm。

5.2一节桩入土30—50cm后检查和校正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0.5%之内。

5.3沉桩时应保持连续,当沉桩压力超过桩本身所能承受压力时应及时通知总包、甲方、监理、设计。

6.接桩焊接要求6.1焊接应避开砂层中接桩。

其入土部分预制桩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m;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宜保持对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 m。

6.2管桩拼接成整桩采用端板焊接法,管桩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

6.3焊接时应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点~6点,施焊宜对称进行。

管桩拼接处坡口槽的电焊应分三层以上进行环缝焊接,并采取减小焊接变形,正确掌握焊接电流和施焊速度,每层焊厚度应均匀,每层间的焊渣必须清除后方能再焊次一层,坡口槽的电焊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应离出坡口1mm,焊接必须每层检查,焊缝不宜有夹渣,气孔等缺陷,焊缝要求连续饱满,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自然冷却大于8分钟后方可沉桩,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

7.桩端标高控制根据场区地质条件,结合规范要求,本工程桩以设计标高为主,压入值只作为参考。

如局部沉桩较困难且压力已达到桩身极限,而桩顶标高未达到时,应及时报知甲方、设计、监理、总包确认。

本工程桩顶标高允许-50—+0mm,桩顶标高采用水准仪控制。

8.桩位控制桩位偏差:垂直于地基梁中心线方向不大于10cm,平行于地基梁中心线方向不大于15cm。

具体以设计要求为准。

9.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按《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执行。

10.桩基检测:桩基工程施工完成后均需按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进行桩基测试。

静载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测试应包括设计人员指定和随机抽取的桩,数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八、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1、预制桩身断裂,沉桩时突然错位或桩身出现裂缝原因分析: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桩身制作弯曲或桩身长细比过大;遇地下障碍物;上下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主钢筋触及桩顶,压入时产生纵向裂缝等。

防治措施:清除浅层地下坚硬障碍物;制桩、养护应符合强度、平直度要求;接桩面平整,使上下节在同一轴线上;沉桩倾斜时,不能用移动桩架来校正等。

2、预制桩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要求原因分析:勘察资料与实际土层情况不符;桩机选用过小或沉桩间隙时间过长,摩阻力增大,或群桩施工时,后沉的桩因挤土效应造成沉桩困难等。

3、预制桩桩身倾斜,偏离设计桩位原因分析:场地不平整,桩架不水平;插桩时偏斜,未到位;接桩不在同一轴线上;群桩施工时,桩距过近,沉桩时上层挤出,产生侧向力,使已沉桩位移,桩顶桩帽接触面不平,桩身受偏心荷载作用,沉桩后桩身倾斜等。

防治措施:应规范作业,做到场地平整,桩架要平直,桩位对中,控制桩身垂直度,上下节接桩保证在同一轴线上,检查桩顶与桩帽接触面,保证平整,沉桩期间不宜同步开挖基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