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先进个人总结

质量先进个人总结

质量先进个人总结
质量先进个人篇一:质量先进个人总结(黄鹏民)
质量先进个人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2010年已经过去,2011年已经开始。

自神话宁煤煤基烯烃项目部来到青岛炼化项目部已经4个多月了。

青岛炼化公司8.5万吨/年苯乙烯项目正值施工的主要阶段,钢结构已经收尾结束,管道大干已初具规模。

在项目经理和各项目主要领导的带领下,我们项目部在2010年的质量管理方面得到了业主、监理等有关单位的认可和表扬。

对于我个人来说,2010年的质量管理工作更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它代表着我的质量工作开始,为本人的整个质量管理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使我在到来的2011年及以后的日子里,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动力参与到整个项目和公司的质量管理当中去,成为公司质量管理革新、升级的排头兵。

我认为我在质量管理方面有以下的提高和认识。

一、思想方面:作为一个专业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两者是不同的,但有是统一的。

我从这方面入手,深刻体会、琢磨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统一两者思想,把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融合在一起,从技术上促进质量,使质量管理成为技术管理的主要目的。

一年的质量管理工作,使我确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工作方面:首先,在质量管理当中,使所管理班组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加强,将“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
思想通过班前喊
话的方式一点一滴的影响到班组平时的质量行为当中去。

其次,加强对各个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理解,做到规范规定控制项目数据熟练掌握。

平时在现场施工巡检时,发现问题后及时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立刻进行整改,做到发现一项,解决一项,并且将规范和设计要求宣贯给施工人员,举一反三,杜绝类同的质量问题。

收集各种质量声像资料,在整改之前拍照,在整改之后再进行拍照,并将照片进行记录,然后对照片进行标注、解释,发放给班组。

在班组设置质量专栏,将优秀的质量行为,整改的图像资料进行张贴,加深班组对质量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再次,与业主、监理的质量管理人员多进行沟通,对质量管理进行讨论。

吸收各方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将大部分的质量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然后,及时、准确、真实地填写施工过程控制资料,将资料打印成册发放到各个施工班组,做到天天一份表,真实收集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行为和结果,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整改,做到自检合格后,组织业主、监理进行共检,交工资料及时报验。

作为一个普通的质量管理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以满腔的热情投注到公司的质量管理当中。

成绩属于大家,荣誉属于过去,2011年我会更加努力,在领导的领导下,与同事的合作下,为公司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共谱绚丽辉煌的华美乐章。

质量先进个人总结篇二:质量管理先进个人
2012年度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先进个人申报表
2012年度质量管理先进个人先进个人申报表
2012年度质量管理先进个人申报表
2012年度质量管理先进个人申报表
质量先进个人总结篇三:质量先进个人推荐材料
质量先进个人评选推荐材料
——机电车间孙建松
孙建松同志是机电车间的一名技术指导员,主要负责船舶液压系统调试及液压设备的检修工作,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并配合车间质量员做好质量方面相关工作。

回顾2012年全年的工作,在公司、车间各级领导的正确指挥下,他踏实工作,把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克服种种困难,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严格执行公司“三检”制度,在不断解决液压相关设备故障的过程中,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通过努力做好每项工作. 孙建松同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得到了船方、车间一致认可和好评。

具体总结如下:
一、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努力提高施工质量。

船用液压设备及相关附件的修理一直是困扰公司、车间的难题,修理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经常出现返工等不良现象。

车间研究决定成立液压专修小组,孙建松同志带领小组成员承担起船用液压设备的调试及检修工作。

他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加强对施工过程及施工质量的监控。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做好船方、
施工人员之间的桥梁,充分做到沟通的及时有效。

在“吉米尼”轮进行舱口盖调试工作中,开仓油马达三台进厂修理,三台油马达修理结束且泵压正常后,上船装复进行开关舱试验,结果舱口盖运转缓慢。

当时按船期必须连夜调试才能保证船期,他迅速到达现场后,根据以往经验初步判断故障原因,之后向船方找到图纸及说明书,按照
系统图指示,找到系统安全阀(溢流阀),逐渐调节后压力正常,实效试验正常,舱口盖正常开启和关闭。

从开始到结束仅仅用了5个小时,为船体进行舱口盖调试工作争取了时间,保证了船期计划。

在他的带领下,通过2012年全年不断的努力,大大提高了液压设备修理质量,明显减少了返工,在不断解决现场难题的过程中,得到船方的好评和认可。

二、严格执行公司“三检”制度,消除质量隐患。

为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孙建松同志带领液压小组先后制作了“五星油马达质量跟踪卡”、“叶片油马达质量跟踪卡”、“柱塞式油马达质量跟踪卡”、“液压油缸质量跟踪卡”,跟踪卡制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司“三检”制度,首先,在液压件拆解前进行初步描述,由液压小组成员对液压件进行初步评定并签字存根;其次,拆解过程分成详细的步骤:包括修理内容描述及关键部位的测量数据,并由施工人员签字确认;最后,组装试验并附有检验记录,由厂检及船方现场验收并签字确认。

通过制定此液压件修理质量跟踪卡,能有效跟踪修理过程,发现问题后及时定位问题原因,保证修理质量,提高实际工作效率,更大程度杜绝二次返工的现象。

通过2012
年全年的试运行,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修理过程得到有效地跟踪,修理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三、提高质量意识,及时排除故障。

1、“萨迦—M”轮是自带龙门吊式集装箱船,其中每台龙门吊靠4只顶升油缸升降,根据工程要求,4只顶升油缸进厂拆解检修,进厂之前船方就提供了该油缸拆解的详细图纸,并且要求按图施工。

根据图纸要求,他发现首先应将
该油缸固定在某一位置,然后给油缸泵压,使油缸伸出50mm,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活塞底部的锁紧销子脱开,然后使用专用工具将顶部端盖打开,从而将活塞杆拉出,通过现场检查,他发现实物与图纸有一定区别,图纸上标明的端盖位置明显与缸套为一体,但船方坚持要求按图施工,后多次尝试未能拆解该油缸,后将油缸放倒他仔细观察发现油缸底部有一端盖可拆,仔细确认后再与船方沟通,图纸确实存在问题,工人重新使用专用工具将底部端盖拆掉,后将油缸完全解体,通过他认真核对船方的图纸,及时发现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浪费。

2、“斯达—D1”轮进厂后两台龙门吊共8只提升舱口盖油缸由外协送上海完成修理工程。

7月10日晚,船方进行龙门吊调试工作,结果发现1号龙门吊右舷靠近船头的提升油缸不动作。

孙建松同志带领液压小组成员上船后经过初步调试,他们发现这台龙门吊有左右两组共4只油缸,而且4只油缸共用一台泵站,其余3只油缸升降正常,由此判定整个系统应该没有问题,应该右前这只油缸本身有问题,泵启动后操作控制阀,油缸不动作。

其中有几种
可能的原因:1)油缸内部存在泄漏,而且泄露严重;2)油缸本体流量阀开度太小;3)油缸本体调压阀压力调定值偏低。

后将该油缸拆解进车间,将所有控制阀类拆除,直接用压缩空气吹进油缸,油缸伸缩正常,排除了油缸内部泄露的可能,后将控制阀装复,再次泵压油缸不动作,由此他们确定问题在此控制阀上面,然后他带领大家开始逐个排除,通过仔细观察,最终将问题定位在单向节流阀上,后将单向节流阀调节螺丝松掉,发现阀芯可调部分已经锈蚀,后将该阀阀芯拆除,给油缸泵压正常,
装复后调试正常,由此保证了船舶按期出厂。

四、刻苦钻研,努力创新。

液压系统的修理工程中液压马达检修是液压系统修理过程中的核心。

为测试液压马达在修理之后的使用性能,孙建松同志带领液压小组成员从前到具体施工,成功搭建了液压马达试验平台。

液压马达试验平台搭建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变废为宝,自制工装。

油泵、减速齿轮箱及电动马达等直接从废船上拆下来的废旧设备中挑选匹配,其余所需的相关零部件也利用废旧加工而成,由此节约了大量购买新部件的成本。

液压马达试验平台搭建完成后,进厂修理的液压马达在修理工作结束后(上船装复前),能在车间内场进行初步实效试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了返工和浪费。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目前该油马达试验平台已经发挥了不错的效用。

回首2012年,孙建松同志带领液压小组团结协作与努力拼搏,出色完成了“领航员”、“斯达—D1”、“密斯特”、
“坚强—D”、“伊塔鲁娜”、“卑尔根”等重点船舶液压系统的调试和检修任务,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对船舶按期出厂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2013年,他将从小事着手,带领液压小组及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公司“三检”制度,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以点带面,结合车间明年质量提升年计划,全面推动车间施工质量的提高,创新思路,公司的不断向前发展尽一份力。

机电车间2013年1月14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