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第八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统计学》第八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002年)
§1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
一、国民经济的基本内涵
横向关系: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
国 民
总和。


活 纵向关系:社会产品再生产——生产、分配、
动 流通和使用的总过程。
纵横交叉,构成国民经济网络般的经济联系。
工业、农业、建筑业、 商业和交通运输业
物质生产 部门
非物质生 产部门
文化教育、卫生医疗、 生活旅游、城乡公用
中国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中国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适应国家高度集中计划管 理的需要,在前苏联、东欧国家的MPS的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
❖ 1951年,有关部门建立了农产品平衡表、工业生产资料 和消费品平衡表,后来,又扩大了这些平衡表的种类。
❖ 1952年国家统计局、各大行政区和各省市统计部门在全 国范围内进行了工农业总产值和劳动就业调查。后来,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工农业总产值核算,又逐步从工农业 总产值核算扩大到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 商业五大物质部门总产值核算。
➢ 斯坦普(J ·C ·Stamp 1880—1941)英国 《各主要国家的财富和收入》
➢ 克拉克(C ·G ·Clark 1905— )英国 在1931年出版《1924—1931年 的国民收入》。
➢ 库兹涅茨(S ·S ·Kuznets 1901 — )美国 在1933年为《社会科学百科 全书》撰写“国民收入”条目。197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产出:物质性产品 (实物产品、物质 性服务)、非物质 性服务。
生产过程
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要做到:
其一:国民经济各部门 必须按比例、保持协 调地发展。
其二:保持社会再生产 各环节——生产、分
配、流通和使用之间 的平衡。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只有保持各部 门的按比例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 平衡,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即实现生产与需求的平衡。
1、进行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 和全貌。
2、研究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和平衡关系,对国民经 济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和分析。
3、组织协调整个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发挥统计的检查监 督作用。
§2 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国民经济核算
(一)、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简史: ➢ 巴克斯特(R·D ·Baxter 1827—1875)英国 《国民收入》
价 值 运 动
流通 实现产品在 空间的转移
分配 包括初次分 配和再分配
社会总供给 销 售
使用
投资与 消费
购 买 社会总需求
社会再生产
如果总 供给与 总需求 实现平 衡,社 会再生 产就能 顺利实 现。
三、国民经济统计学
(一)、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研究其数量
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的科学。
国民经济统计学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参考书目:
F222.33 00004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与发展》 (许宪春)
F171.23 00003 《美国国民核算体系及其卫星帐户应用》 F222.33-41 00001 《国民经济核算教材大纲和习题集》 F222.33 00016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钱伯海) F222.33 00012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许宪春) F222-53 00001 《社会科学中的数学和其他论文》(斯通) F123-16 00028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央行调查报告》
❖ 195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在学习前苏联国民收入统计理 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消费 和积累核算。
❖ 1956年,国家统计局派团对前苏联国民经济核算(平衡 统计工作)进行了全面考察,随后在我国推行物质产品 平衡表体系(MPS)。
二、国民经济的两种运动:
实物运动 价值运动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实物运动和价值 运动是商品经济 最基本的运动, 始终处于既对立 又统一的状态之 中。宏观经济调 控就是要使两种 运动保持平衡, 即:社会总供给 与社会总需求实 现平衡。(包括 总量平衡和结构 平衡)
实 物价 运值 动运

生产
总产品
联合国对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贡献:
1.联合国1947年公布核算体系(旧SNA) 2、聘请多芬古茨、汉森、贾西、穆克赫吉和斯通(1984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等人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由 斯通担任主席。经一年多的研究,于1953年制定《国民 经济帐户体系及辅助表》(简称53年SNA)。 2.1957—1969年, 采用SNA的国家由70个发展到120个 3.1968年联合国公布新SNA《国民经济帐户体系》(A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1970年在世界推行, 到1990年有170多个国家采用。 4.1993年,经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讨论通过,一部最新 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1993年SNA”正式诞生。
➢ 米得(J ·E ·Meade 1907— )和斯通(R ·Stone 1913— )《国民收 入和支出》。1939年秋,他们首先应用国民会计方法编算了1938年英 国的国民收入。1941年起英国中央统计处采用国民会计方法按年编制 并公布国民收入白皮书,美、法继之,其他各国也逐渐效法。
➢ 范•克利夫 (荷兰)1941年在《经济学家》杂志发表的《国民核算, 荷兰年度调查的经验》和《论国民核算的意义和组织》中首次提出了 国民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发展? 其方法主要有:
计划手段:最大优点是统一性,最大缺 点是依赖性。
市场手段:最大优点是竞争性,最大缺 点是盲目性。
❖ 现代市场经济是有调控的市场经济,在 中国: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属于国民经济 诸学科的研究 内容。
依赖国民经济核算,要 求国家和地区的统计部 门,及时提供准确而系 统的统计数据和材料。
事业、国防安全服务等
物质生产部门与 非物质生产部门 的共性是:所有 的生产必须有消 耗。即投入与产 出
物质部门与非物 质部门的区别是: 物质部门提供的 产品是具有实物 形态的有形产品 和物质性服务; 非物质部门提供 的是无形的服务 产品。
投入:包括各种生
产要素(劳动手段、 劳动对象和活劳动) 的投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