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8]《中外文化史》第一次[论述题]本批次作业请全部完成后一次性提交一、名词解释1.文化2.文化传播3.文化冲突4.文化相对主义5.文化模式6.文化元素二、简答1. 列举文化的四种基本特征,并分别简要解释。
2. 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别是什么?3. 文化主要包括哪三个层次?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物相对应的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经验。
2.文化传播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或社会借取文化要素,并将之融入自己文化之中的过程。
3.文化冲突两种文化接触时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的互相反对的情况,常表现为某一种文化的拥有者排斥、抵触另一种文化。
4.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价其他民族的文化。
5.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6.文化元素文化元素指文化中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它是能独立地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二、简答1. 列举文化的四种基本特征,并分别简要解释。
答:一、规范特征,对文化分子的思想、行为甚至情感,规定其应当或不应当、善或恶;二、艺术特征,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歌唱、装饰等;三,认知特征,文化的知识分子对所在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以及人事周遭所做的认知了解的总和;四、器用特征,文化的知识分子因生存或求知等需要而采用的工具之特征。
2. 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别是什么?答: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称主流文化;相对地,亚文化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3. 文化主要包括哪三个层次?答:文化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形的、具有物质特征的物质文化,它不但是人类创造的器物,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而且带有某种文化价值;第二个层次是以行为规范为主体的规范文化,这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办事规则和共处规范,即制度文化;第三个层次是认知文化,是指人们的各种知识,包括态度、价值和信仰等,即精神文化。
第二次[论述题]本批次作业请全部完成后一次性提交一、名词解释1. 罗马法2.小农经济3.西方文化4.荷马时代二、简答1.农耕经济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发展有何影响?2.西方文化的起源的克里特文化有什么突出特征?3.为什么说宗法等级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成因?4.中国文化的起源主要有哪四项,并简要说明。
三、论述1.古代中国和西方的地理环境有何不同,对中西文化的发展分别造成了哪些具体影响?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罗马法古罗马文化的标志,是古罗马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和帝国时期法律的总称。
2.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以经营规模小和家庭劳动为主要特征,并与自然经济形式紧密结合,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所需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以粮食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单一农业经济结构和农耕、手工业的家内结合,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表现形式。
3.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而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
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
4.荷马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之间,希腊开始了从原始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
这一时期的主要史料是古希腊的西部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传说史诗作者荷马,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之为"荷马时代”。
二、简答1.农耕经济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发展有何影响?答:单一的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成因。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形成了自身稳定的特点。
这就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以及商业资本与土地、高利贷资本相结合。
这些特点使以小市场为生存条件的小商品生产远远达不到瓦解自然经济的现实水平,大部分经济关系始终无法冲破家族宗法关系的藩篱。
2.西方文化的起源的克里特文化有什么突出特征?答:一、有着不同来源的文化彼此综合的特征;二、有海商贸易留下的多样性的文化特征。
3.为什么说宗法等级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成因?答: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权力关系由原始亲权关系发展而来。
最早的部族首领的权力,来源于各民族之血缘尊长的身份。
上古社会各部落联盟国家,无不在族内由尊长统率卑幼,族外由祖、父氏族统帅子、孙氏族。
政治权力的分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原则。
同样,奴隶制社会,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国家组织的设置按亲属尊卑为序。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是依宗法关系结构而成。
一切社会关系均依宗法关系进行调整,非宗法关系也表现为宗法关系的形式。
社会秩序赖此为基础。
4.中国文化的起源主要有哪四项,并简要说明。
答:一、鬼神原始时代,人类知识浅薄,以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神主宰。
二、术数先民认为鬼神能够主宰宇宙万物,于是立数术之法,以探鬼神之意,察福祸之机。
三、天天是最高的神,或称皇天,或称上天,或称帝,或称上帝(《尧典》),或称皇天上帝。
四、祖中国的政治以家族为本位,中国的社会以家族为本位,维系家族的规范就是孝。
三、论述1.古代中国和西方的地理环境有何不同,对中西文化的发展分别造成了哪些具体影响?答: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为深厚的沃土是单一的农耕经济结构。
原始社会,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是燕山山脉,南部则是起伏连绵的桐柏山、大别山,西部为太行山脉、秦岭、大巴山,东临太平洋的浩瀚波涛。
在这些原始人类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以内,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河流众多,为原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于是形成了"中国”雏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进入封建社会,中国的四周又一次被天然绝域所隔断。
此时,中国东临沧海,西北横亘大漠,西南耸立"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与人迹罕至的横断山脉,南部则是一望无际的印度洋,形成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
因而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形成了以单一的农耕经济为特征的田园式农业文明。
欧洲文化起源于由欧洲、亚洲、非洲所围挠的地中海沿岸地区,特别是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半岛。
古希腊罗马位于欧洲大陆的东南部与南部,濒临地中海、黑海,而地中海又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通过苏伊士运河、红海与印度洋相通,具有便利的海上运输条件,而作为其国土主体的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多崎岖山地,平原较少,河流短小,土坡贫瘠,不适宜农业耕种。
但其海岸线曲折,多天然优良港湾,古希腊人、罗马人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很早就利用海洋优势,发展工商业与海上贸易,同时积极向外扩张领土。
因而,西方文化具有典型的海洋型文化特征。
第三次[论述题]本批次作业请全部完成后一次性提交一、名词解释1.《五经》2.黄老之术3.宋明理学4. 六艺5.墨家6.明清实学二、简答1. 孔子的政治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 阴阳家文化的两大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3. 为什么说道家的管理策略是"水式”管理?4. 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对儒学的"贡献”有哪几点?5. 佛教在中国学术上的影响有哪些?6. 明清实学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并简要说明。
三、论述1.请全面分析并评价宋明理学兴起的文化背景及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五经》早期儒家的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
2.黄老之术汉初统治者假借黄老之言,以黄为本,以老为宗,宣扬无为而治的经世治国术3.宋明理学理学也称为性命义理之学,它从理论上回答自然与社会现象统一性问题。
它以探讨道体和性命为核心。
4. 六艺六艺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5.墨家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
创始人为墨翟。
6.明清实学明清实学是儒学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儒学形态。
明清实学的基本特征是"崇实黜虚”。
二、简答1. 孔子的政治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首先,是自上而下的政治;其次,以德为治之本;再次,正名主义。
2. 阴阳家文化的两大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答:第一,从时间上说,认为开天辟地以来,社会发展都是按五德顺序转变的,将五行学说附会到社会上;第二,认为中国九州是小九州,叫做赤县神州,只是天下八十一州之一。
3. 为什么说道家的管理策略是"水式”管理?答:一、强调管理活动像水随势附形一样善于变化,因势利导,善于把握机遇;二、强调以柔弱胜刚强的特点,体现了强弱转化的事物发展规律;三、强调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特点;四、强调水体现了"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
4. 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对儒学的"贡献”有哪几点?答:一、建立了天人合一的目的论的庞大哲学思想体系;二、一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人文主义,把人从自然序面提升出来,同时又给它以目的论的论证;三、提出了名号理论,从根本上树立了经学的思想权威。
5. 佛教在中国学术上的影响有哪些?答:一、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完成;二、促进了道教的完成;三、佛教翻译文学促使中国文学发生变化。
6. 明清实学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并简要说明。
答:明清实学的基本特征是"崇实黜虚”,即鄙弃宋明理学的空谈心性,在一切社会领域和文化领域提倡一个"实”字。
具体表现为四种精神:批判精神、经世致用思想、科学精神、启蒙思想。
三、论述1.请全面分析并评价宋明理学兴起的文化背景及历史影响。
答:文化背景有:一、宋代君主严厉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二、书院的兴旺和发达;三、藏书与目录学的发展;四、疑经惑传及勇于怀疑学术风气的流行;五、学派林立与学术争鸣;六、宋代禅宗的特质。
历史影响有:一、从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看,理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是理论思维深化的表现;二、理学从理论上否定了儒学传统的"天命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三、理学又是中国以往哲学的发展;四、理学虽在宋代未被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价值日益被统治者所认识和推崇。
第四次[论述题]本批次作业请全部完成后一次性提交一、名词解释1. 中世纪2.文艺复兴3.现代人文主义文化4.罗马法5. 孟德斯鸠6.经院哲学二、简答1.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 法国启蒙运动和人道主义发展的特点是什么?3. 简要介绍西方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基本观点。
4. 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有哪些特点?5. 古希腊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6.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有何历史意义?三、论述1. 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对文化艺术有着怎样的促进作用?请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中世纪从公元5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止,是西欧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时期,历史上一般称为"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