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教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有100多种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性质不同,有的性质活泼,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有的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等等。

为什么他们性质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今天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提问]:投影元素周期表,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发现了多少种元素?[学生回答]:112种,那么元素周期表是谁发现呢?[指导阅读]:门捷列夫图象[思考与交流]:为什么这个表要称为元素周期表呢?对“周期”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回答]:[讲解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1636页解释,“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周期。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讲解分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开创了化学历史新纪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讲解]: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思考与教流]: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设问]: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学生回答]:(数后回答)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教师精讲]:对。

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教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5的有关内容。

在发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板书]: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设问]: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依据为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在一个横行里。

[设问]: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归纳小结]: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课堂反馈]: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学生回答]:碳有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4、5、6周期称为长周期,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归纳小结]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短周期1 H—He 2 12 Li—Ne 8 23 Na—Ar 8 3长周期4 K—Kr 18 45 Rb—Xe 18 56 Cs—Rn 32 6不完全周期7Fr—112号26 7[过渡]——族。

[板书]:2、.族[教师精讲]: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叫族。

用罗马数字表示族序数。

[设问]: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设问]:请大家数一下,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纵行?[学生回答]:18个。

[设问]:在每一个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族序数,A表示主族,B表示副族。

[设问]:什么是主族?什么是副族?[归纳小结]: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设问]: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主族?多少个副族?[学生回答]:7个主族、7个副族。

[设问]:零族元素都是什么种类的元素?为什么把它们叫零族?[学生回答]:零族元素均为稀有气体元素。

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为零,因而叫做零族。

[设问]:第Ⅷ族有几个纵行?[学生回答]:3个。

[设问]: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之间的元素名称,它们的偏旁部首有什么特点?说明什么?[教师精讲]:其偏旁均为“金”,说明它们均为金属。

很正确。

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

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教师精讲]:周期表中还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

例如:第IA族: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课堂反馈]:2、完成下列表格:3、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总结]: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Ⅷ和零。

[板书计划]: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2.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写简单的碱金属与氧气、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知道结构决定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由原子结构理论分析推导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理论联系实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及方法。

由实践得出理论,并由理论指导实践。

2、加深学生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

3、用辩证唯物主义量变质变的观点,在本节内容中有着最恰当的体现。

教学重点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碱金属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金属的性质递变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判断规律教学过程【引入】活泼的金属元素Na的性质是我们所熟知的,现象是本质的反应,宏观是微观的体现。

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

【板书】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一)、碱金属元素[科学探究1]请同学们看书本P5,并完成该表。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核电荷数从Li到Cs逐渐增多。

2.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为1。

3.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从2层增大到6层。

[实验1]取钾、钠各一粒,分别放在石棉网上的左、右两边,同时加热。

观察实验的现象。

[现象]钾首先熔化(熔点低),先与氧气发生反应,后钠再熔化与氧气反应。

[板书]1、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思考与交流]请写出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尝试的写出锂、钾与氧气碱金属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加热)锂钠钾递变性?[答]相似性:碱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递变性: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氧气的反应越来越剧烈。

[过渡]我们知道金属钠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水发生反应。

[实验2]钾、钠与水的反应:取两烧杯,放入相同量的水,然后分别取绿豆大的钾、钠各一粒同时分别放入两烧杯中,观察实验的现象。

[现象]钾燃烧,先消失;钠熔化,后消失。

[板书]2、碱金属与水的反应[提问]根据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请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水反应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生成的碱性氢氧化物的碱性如何变化?[答]相同点:碱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不同点: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水的反应越来越剧烈。

生成氢氧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强。

[过渡]以上我们学习的是碱金属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来学习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板书]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碱金属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g/cm-3)熔点(。

C)沸点(。

C)原子半径(nm)Li 银白色,柔软0.534 180.5 1347 0.152Na 银白色,柔软0.97 97.81 882.9 0.186K 银白色,柔软0.86 63.65 774 0.227Rb 银白色,柔软1.532 38.89 668 0.278Cs 略带金属光泽,柔软1.879 28.40 678.4 0.265随核电荷数增加,密度逐渐增大(K除外),熔沸点逐渐降低。

[提问]碱金属有这样的相似性、递变性的本质原因....在哪里?[答]因为,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原子半径的递变,有性质的递变。

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易失去,表现在参加化学反应时越来越剧烈,金属性增强。

[板书]4、结构决定性质[讲解]金属性:金属原子失电子的能力。

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1、金属与水或者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

【引入】借鉴上节课推导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方法,结合已学过的氯元素的性质,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卤族元素,并比较与Cl2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板书] (二)卤族元素[科学探究1]根据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递变性,根据下表总结并推测..卤族元素的结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卤族元素氟 F 9 7 2 0.71nm 氯Cl 17 7 3 0.99nm 溴Br 35 7 4 1.14nm 碘I 53 7 5 1.33nm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差,非金属性减弱。

[讲解]非金属性:非金属得到电子的能力。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2、非金属单质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过渡]下面我们根据对卤素性质的推测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板书]1、卤素的物理性质卤素单质颜色和状态(常态)密度沸点℃溶点℃溶解度(100g水中)F2淡黄绿色气体1.69g/l(15℃)-188.1 -219.6 反应Cl2黄绿色气体3.214g/l(0℃)-34.6 -101 226cm3Br2深红棕色液体3.119g/cm3(20℃)58.78 -7.2 4.17gI2紫黑色固体4.93g/cm3184.4 113.5 0.029g溶剂(萃取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