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除我国(中华民族)文学之外的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学。
古埃及文学: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尤为突出的是“神话、宗教学”。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古巴比伦文学(神话传说、史诗和箴言诗):代表古巴比伦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品是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完整史诗。
古希伯来文学:《塔纳赫》(即《希伯来圣经》)古希腊文学: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古印度文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1、古希腊-古罗马文学2、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古罗马三大作家: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基督教文学(教会文学、僧侣文学)和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市井文学构成了欧洲中世纪的两条文学河流。
“中世纪”即指欧洲的封建社会形态,中世纪晚期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中世纪文学的特点:1、是多种古代文化相融合的产物2、经历了由分散到融合的过程3、基督教对其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4、其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欧洲中世纪文学可分为教会文学和世俗文学两大类型教会文学:主要指基督教僧侣写作的以宣扬宗教(基督教)思想观念为主旨的文学,是欧洲中世纪特有的文学现象,以《圣经》的内容和宗教使徒故事为题材。
主要形式有史传类著作、宗教诗歌、宗教戏剧、宗教故事等。
世俗文学:以各个民族的世俗生活为题材,以反映不同时期的世俗情感要求为主旨的文学作品。
艺术样式有神话传说、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骑士文学: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形成和兴盛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
内容主要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典雅爱情,主要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叙事诗)。
早期文艺复兴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但丁【意大利】:“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神曲》:意大利文原意为“神圣的喜剧”,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思想内涵:1、表现了通过精神提升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2、体现了作家思想深刻地矛盾性,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意大利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3、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构成,反映了中世纪转折时期作家对“人”认识的深化;但丁对“地狱”的态度:对不该进地狱的人表示同情、怜悯、怀疑,以上帝代理人名义对当时意大利社会的丑恶势力进行批判。
艺术成就:1、将中世纪文学所大量使用的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同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用陈旧的形式表现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内容;2、艺术结构严密;3、塑造人物和描写情景方面,寥寥数语勾勒人物性格特点,情景上进行具体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描写;4、用意大利文写成。
文艺复兴运动: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为先导,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号召,借此摆脱中世纪神学和封建主义的精神桎梏,表达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开端,也标志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政治上:罗马天主教陷入统治危机、世俗政权开始出现并逐渐壮大、庄园制度和骑士制度发生了动摇;经济上:城市繁荣、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改变了大家的认识,掀起了探索思想上的新世界的热潮,活字印刷术的传入;文化上:中世纪两条文学河流相互碰撞奠定了思想基础、城市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重视。
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新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把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当成最重要的两大任务,核心是与宗教神学对比意义上的“人”,与“神本主义”针锋相对,“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1、以人权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统治一切;2、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个性解放反禁欲主义;3、以人智反对神智,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
人文主义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的欧洲新兴文学。
特点:1、鲜明的反天主教会、反封建色彩;2、创作手法的写实性;3、表现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族性的追求;4、文学语言从韵文转为散文,出现了新的文类。
各国概况:14世纪30年代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和彼特拉克(“第一个近代人”)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衰落原因:1、先后被法国和西班牙入侵、控制;2、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导致东西方陆上贸易线受阻,航运贸易中心向大西洋转移,意大利经济衰退;3、罗马教廷掀起反宗教改革运动,加强了思想控制。
法国:七星诗社、拉伯雷(《巨人传》)、蒙田(《随笔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托美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又名《小癞子》)——西班牙第一部获得世界声誉的作品。
英国:英国文学之父——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大学才子派”、莎士比亚(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推向高峰)、培根(散文)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揭示了西班牙这个外强中干的帝国内部社会矛盾激化、危机重重、日趋没落的实质,批判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1、他首先是一个沉溺于幻想、脱离实际的人物,将其作为骑士的形象既是对骑士小说的讽刺也是对西班牙现实政治的讽刺;2、堂吉诃德不仅信仰坚定高洁,而且勇于行动,敢于以生命捍卫真理,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形象。
他始终对理想保持着纯真的信仰,他在道义上是强大的。
3、堂吉诃德性格的两重性触及人类面临的最深刻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桑丘·潘沙:胆小怕事、目光短浅、贪小便宜同时也忠心耿耿、朴实善良、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有应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智慧,是封建宗法制度下小户农民的典型,其形象对堂吉诃德的形象起到了烘托和映衬的作用,增加了小说的喜剧性。
莎士比亚:其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三个时期:1、叙事诗(《维纳斯与阿都尼》)、十四行诗、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威尼斯商人》)创作为主,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2、悲剧时期,也是其戏剧创作的高峰时期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3、传奇剧时期:《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哈姆莱特:其复仇行动虽在维护封建政治秩序,但客观上符合时代要求和民众愿望,具有历史进步性。
哈姆莱特从克劳狄斯的罪恶中看到了更深广的问题,也意识到了复仇行动的更大意义,以及自己肩负的更大的社会责任。
哈姆莱特有能力胜任复仇使命。
他勇敢冷静、视野开阔、思虑缜密、善于随机应变、深受民众爱戴,长于思考但拙于行动,还有宗教、道德和习俗方面的顾虑。
其跌宕的根本原因是他在决定复仇的同时,正在经历严重的思想和精神危机。
(思想逻辑与行动逻辑背道而驰)哈姆莱特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王子。
他对世界和人都曾抱有美好的看法,但现实让他对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怀疑。
人文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解放了人的天性,但它也引出了私欲泛滥、道德沦丧。
因为行动的跌宕,哈姆莱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重整乾坤”的历史使命也未能完成,从而成为一个悲剧性人物。
但其在跌宕中,对社会现状有了真正的把握,对人性有了深刻理解,思想产生了巨大飞跃,同时展现了代表正义的力量、思想的勇气和牺牲精神,并取得了道义上的胜利。
因而,这一形象具有重要的思想认识价值和社会批判意义。
艺术成就:1、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2、高超的情节结构艺术;3、精彩的戏剧语言。
巴洛克:葡萄牙语原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形状不规则的、变形的珍珠,后逐渐发展为一个艺术批评用语,专指首先产生于16世纪中晚期的意大利,17世纪兴盛于全欧洲,广泛存在于建筑、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之中的一种艺术风格。
古典主义:诗歌创作首要的不是灵感和想象,而是遵守形式规则,语言要规范、明晰、纯正。
其政治基础是专制王权,思想基础是维理主义哲学,宫廷和沙龙文化为其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艺术特征是:1、拥护王权;2、尊崇理性;3、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4、要求文学形式遵从规范。
古典主义是法国17世纪文学的主潮,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法国悲剧之父”、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优秀作品《熙德》)、拉辛(将古典主义悲剧推向顶峰)、莫里哀(喜剧《伪君子》)、布瓦洛骑士派:指在本·琼恩诗风影响下产生的一群诗人。
他们政治上属于保皇派,追求骑士生活方式,有古典风范。
以写爱情诗见长,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
诗歌短小、流畅、优美。
玄学派:指约翰·多恩及其追随者等诗人。
其诗歌的哲学基础是宇宙万物井然有序、相互对应的观念。
往往通过新奇的类比和比喻,将表面不同的事物或经验联系在一起,点出其类似之处。
莫里哀【法】《伪君子》: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对执迷不悟的奥尔贡作了有力的批判,但对其采取的是规劝态度,并不认为其无可救药。
对国王的歌颂。
——主人公:达尔杜弗(宗教骗子)、奥尔贡(富商)启蒙文学: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2、深厚的哲理色彩;3、真实自然的创作风格;4、活泼多样的文学形式。
英国:笛福: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长篇小说作家、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
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是人而非神创造了这个世界。
乔纳森:英国启蒙主义文学中杰出的讽刺作家。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者:法兰索亚·费奈隆以及阿勒·瑞内·勒萨日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伏尔泰:《老实人》等哲理小说卢梭、狄德罗:启蒙主义运动中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所发动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以反对封建特权和封建束缚为手段、以达到结束分裂实现民族统一为目的,充满强烈的反抗精神。
席勒(德国民族文学的伟大代表之一):《阴谋与爱情》卢梭:古典自然法学派和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其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的先声。
卢梭文艺创作的艺术特色:1、在返回自然的思想指导下,讴歌大自然,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2、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挖掘——古希腊神庙“你要认识你自己”;3、充满激情,将思想融入议论中;、4、具有演说家的风格,善于一定义的方式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思想;5、文笔细腻准确。
《忏悔录》:相当彻底地暴露自己的灵魂,是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最突出最形象的表现——自己在这个混浊的社会中是一个纯真的、诚挚的、追求自由的公民。
歌德:德国诗人、作家、思想家。
《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浮士德》:一部自文艺复兴以来300年间新兴资产阶级精神生活发展的历史。
形象地展示了新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世界观,把文艺复兴以来出现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体系化和系统化了。
知识悲剧:否定陈腐的书本知识和死气沉沉的书斋生活,象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摆脱中世纪书本教条投身社会、探索人生真理的战斗历程,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渴望实践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