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班)】考试要点

重庆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班)】考试要点

1、计算机构成原理(冯·诺依曼结构):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曼型结构”计算机。

冯.诺曼结构的处理器使用同一个存储器,经由同一个总线传输。

2、三总线:地址总线AB(用来传递存储单元或输入\输出接口的地址信息,信息传送是单向的),数据总线DB(用于CPU与内存、CPU与输入\输出接口之间传输数据),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递各种控制和应答信号)3、字长的参数意义:CPU内部各寄存器之间一次能够传递的数据位,即在单位时间能够一次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该指标反映CPU内部预算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4、主频的参数意义:CPU的时钟频率,也是CPU的工作频率,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

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

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5、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又称冯诺依曼原理。

简要概括为三点:①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②计算机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③指令和数据都放在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无需操作人员干预,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命令。

6、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见P12图1.3。

①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协调指挥计算机各部件工作)、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实现记忆功能)、输入设备(输入信息并转化为机内信息存储)、输出设备(将机内信息转化为便于识别、处理和使用的字符、图形输出显示)。

②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用于控制、管理和维护计算机)和应用软件(为解决某一专门问题而开发的软件程序)组成。

7、计算机的层次结构:P13图1.4。

8、计算机的硬件组成:P12图1.3。

主要包括主板、CPU、存储器、总线、I/0接口、I/0设备等。

9、ROM与RAM的区别:ROM为只读存储器,CPU对它只取不存。

ROM中的信息一般由制造商写入并做固化处理,即使断电ROM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

RAM为随机存储器,是一种读写存储器,随时可写入或读取信息10、计算机指令:指示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

由操作码(指明指令要进行什么操作)和地址码(指出参与操作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位置)组成【【。

11、计算机指令系统:计算机所有指令的集合。

指令系统描述了CPU的基本功能,一台计算机的指令越多、越丰富,则该计算机的功能就越强。

不同的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拥有的指令种类和数目是不同的。

12、计算机逻辑运算:以二进制数为基础。

基本的逻辑运算有“与(AND)”、“或(OR)”、“非(NOT)”运算三种,其他的逻辑运算都可由这三种推出。

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进程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在操作系统中实现存储资源的管理,从而为用户合理的使用存储资源提供技术支持)、文件管理(对计算机系统软件之资源的管理)、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用户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口,是对计算机系统除CPU 和内存以外所有输入、输出设备的管理)。

2、Windows操作系统:①系统安装与配置:升级安装、全新安装、双系统共存安装P45。

②基本操作:P75③资源管理器:用户使用“资源管理器”可以显示计算机内文件及文件夹的结构,可以启动应用程序、打开文件、查找文件、复制文件、为文件更名、创建新的文件夹等,实现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

用户可以不必打开多个窗口,而只在一个窗口中就可以浏览所有磁盘和文件夹。

④控制面板:用于进行硬件设置的程序组,是一个综合管理工具,它包含多个子面板,通过这些面板工具,用户可以定制出更加个性化的系统,方便用户的使用和操作。

⑤资源共享:同一资源可以被多个用户使用。

3、操作系统五大管理任务对应的应用程序:进程管理(任务管理器)、作业管理(任务管理器)、存储管理(任务管理器)、文件管理(资源管理器、IE浏览器、我的电脑)、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器、控制面板)4、Windows文件系统(FAT32、NTFS)特点:①FAT32:分区的空间分配更有效率,主要应用于Windows 98及后续Windows系统(实际从未正式发布的Windows 97,即OSR2就开始支持了),它可以增强磁盘性能并增加可用磁盘空间,同时也支持长文件名。

增强的文件系统,减少空间浪费,最大分区32G。

不能保持向下兼容。

②NTFS:与FAT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NTFS支持元数据(metadata),并且可以利用先进的数据结构提供更好的性能、稳定性和磁盘的利用率。

所以NTFS文件系统比FAT32的功能更加强大。

32位高性能文件系统,强于FAT系统安全性。

5、文件管理使用的几种程序:①我的电脑:显示整个计算机文件及文件夹等信息,可以完成启动应用程序、打开文件、查找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为文件更名、创建新的文件夹等操作,实现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

②资源管理器:可以显示整个计算机内文件及文件夹的结构,可以完成启动应用程序、打开文件、查找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为文件更名、创建新的文件夹等操作,实现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

6、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树形结构,也是资源管理器的分层方式。

7、文件正名:一般是用户定义,不要使用操作系统占用的设备名,\ / : * ? ” < > | 等不能用于文件名,最多255个字符,但由于其中包含驱动器及完整的路径信息,所以用户实际取名字符为236个。

8、文件类型名:即文件扩展名,一般是用来表示文件的类型。

常用文件类型名:.exe .com .bmp .jpg .wav .txt。

9、文件通配符:用于文件查询。

?(问号代替一个字符)、*(星号代替0个或多个字符)如查找以AEW开头的一个文件,但不记得文件名其余部分,可以输入AEW*,查找以AEW 开头的所有文件类型的文件。

10、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①相对路径:以引用文件之网页所在位置为参考基础,而建立出的目录路径。

因此,当保存于不同目录的网页引用同一个文件时,所使用的路径将不相同,故称之为相对。

②绝对路径:以Web站点根目录为参考基础的目录路径。

之所以称为绝对,意指当所有网页引用同一个文件时,所使用的路径都是一样的。

例如,只要看到这个路径:\"D:\\图片\\许慧欣.jpg\"我们就知道\"许慧欣.jpg\"文件是在D盘的\"图片\"目录中。

类似于这样完整的描述文件位置的路径就是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就是你的主页上的文件或目录在硬盘上真正的路径。

相对路径就是指由这个文件所在的路径引起的跟其它文件(或文件夹)的路径关系。

11、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①快捷方式与程序的关系:快捷方式是个小程序,作用为指向程序入口地址的一个指针。

运行它就可以运行它所指向的程序。

②桌面:Windows正常启动后看到的主屏幕区域。

像实际的桌面,上面有任务栏、开始按钮、回收站等。

③回收站、剪贴板的实质:它们都是windows为用户提供的应用程序,用来暂存各种格式信息。

回收站设置在硬盘,剪贴板设置在内存。

所以前者的信息断电不丢失,后者断电即丢失信息。

第三章1、办公自动化的特点:集成化、智能化、多媒体化、运用电子数据交换。

2、办公自动化的发展阶段:①第一代——实现了个体工作自动化。

②第二代——实现了工作流程自动化。

③第三代——实现以知识管理为核心。

3、办公自动化的系统构成:①硬件系统: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基本办公设备。

②软件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AutoCAD)、动画制作软件(Flash、3D studio MAX)、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Dreamweaver)、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Autoware)、常用工具软件(WinZip、WinRAR)。

4、MS Office 的组成套件名称及各自运用的领域:Microsoft Office Word(文字处理)、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处理)、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演示处理)、Microsoft Office Access(数据库管理)、Microsoft Office Outlook(电子邮件处理)、Microsoft Office FrontPage (网页制作)。

5、Excel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区别:Excel工作簿即Excel文件,是输入、运算、存储数据的文件,缺省名为book1,book2…扩展名为.XLS。

每个工作簿由若干个工作表组成,默认为3个,可添加和删除,最多可以有255个工作表。

工作表是工作簿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个工作表有65536(行)*256(列)个单元格。

表中A,B,C,…Z,AA,AB,AC…表示列号,1-66536表示行号。

缺省表名为Sheet1,Sheet2…,可重新命名。

另:工作表有单元格组成,1个单元格可包含3万多字符或1万多汉字,但只能1个数字。

6、单元格坐标:也称单元格的引用,由单元格在坐标表中的位置所标识,如B5等。

7、单元格的属性:用于定义单元格的数据类型、对齐方式、字体、边框、图案,和保护等。

8、单元格范围表示:如表示A1到A4的单元格,表示方法为(A1:A4)。

9、Excel和Word表格坐标表示:10、Excel的常用公式计算及范围坐标表示:SUM、AVERAGE、COUNTIF、MAX。

11、Excel单元格的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相对引用就是引用单元格的相对地址,绝对引用就是引用单元格的绝对地址。

相对地址就是系统默认的单元格名称,如B1;绝对地址就是在相对地址前加符号“$”,如 $B$1。

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的区别就是:在复制公式时,公式绝对地址的行号和列号不变,而相对地址的行号和列号随公式位置的改变而自动变化。

如公式“=B3-C3+$B$1”,当公式复制到第四行时,自动变为“=B4-C4+$B$1”。

12、Excel工作表数据处理:①排序:按一定的规则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排列。

②条件筛选:在具有大量记录的数据清单中快速查找符合条件的记录,有条件的查看数据。

③分类汇总:对数据清单某个关键字段进行分类,将字段值相同的记录作为一类,进行求和、平均值、计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汇总计算。

需先排序再汇总。

13、PowerPoint幻灯片版式、视图种类、模版、背景的区别:幻灯片版式是一些预先设置好的对象模板,是排版命令的集合,版式有名字,但没有对应文件,没有色彩和动画。

幻灯片模板是一些预先设置好的对象模板,是包含样式、公共内容、专门工具和菜单的图书文件,有色彩但没有动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