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换平台——T O P L i n k+技术白皮书上海华腾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Shanghai Huateng Software Systems Co.,Ltd.二○○一年十二月目录1前言 (3)1.1 TOPL INK的形成和发展 (3)1.2 TOPL INK采用的标准 (4)2TOPLINK+体系构架 (6)2.1 TOPL INK+系统结构 (6)2.2 基础支撑层 (7)2.3 前端接入层 (11)2.3.1 TOPLink DM (11)2.3.2 TOPLink InterNet (12)2.3.3 TOPLink FE (12)2.4 核心交换层 (12)2.4.1 Online Switch (13)2.4.2 File Switch (14)2.5 中间层 (14)2.5.1 TOPLink STIP (14)2.5.2 TOPLink Console (15)2.5.3 TOPLink Audit (15)2.5.4 TOPLink RISK (15)2.6 业务批处理层 (15)2.6.1 TOPLink Batch (15)2.6.2 TOPLink Prepare (16)2.7 后台管理层 (16)2.8 运行环境 (16)2.8.1 服务器端运行环境 (17)2.8.2 客户机端运行环境 (17)3TOPLINK+功能特点 (18)3.1 安全可靠的消息交换机制 (18)3.2 网络通讯 (18)3.3 消息格式转换 (18)3.4 消息流控制 (19)3.5 卡路由控制 (19)3.6 数据库基本操作代码自动生成器 (19)3.7 OLTP平台的接入 (19)3.8 安全管理 (19)3.9 良好的异种平台互联性 (20)3.10 负载均衡 (20)3.11 大路由表 (20)3.12 并行处理 (21)3.13 通信线路故障检测和自动恢复 (21)3.14 存储转发技术和重发机制 (21)3.15 参数化设计 (22)3.16 基于“流程”的功能扩充 (22)3.17 提供24小时不间断联机服务 (22)3.18 图形界面控制台 (23)3.19 支持全面业务功能 (23)4TOPLINK+的功能扩展 (24)4.1 TOPS MART A GENT+ (24)4.1.1 TOPSmartAgent+的构架 (24)4.1.2 TOPLink+与TOPSmartAgent的集成 (25)4.2 IC卡应用插件 (26)4.3 与国际银行卡组织联接插件 (27)4.4 商户收单管理插件 (27)4.5 I NTER N ET 插件-网上业务插件 (28)5TOPLINK+的应用 (30)TOPLink+技术白皮书1前言TOPLink信息交换平台是上海华腾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版权的产品。
于1997年在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管理办公室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同时登记的版本有NSK版,登记号0001643;UNIX版,登记号0001645;NT版,登记号0001644。
1.1TOPLink的形成和发展TOPLink是华腾公司于1993年实施海外项目应用系统时形成概念和技术路线。
1994年承接上海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系统时转化为具体方案,并形成在TANDEM专用平台NSK操作系统上的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的应用系统;1997年被评为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起逐步在江苏金卡中心、山东金卡中心、杭州金卡中心使用。
经过4年的业务和技术提炼,于1998年应用于国家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和福建金卡中心,形成产品化的NSK平台上的TOPLink。
在NSK专用平台上进行技术提炼和产品化的同时,针对国内UNIX平台的广泛应用,华腾公司将已经形成的TOPLink成熟应用移植到UNIX平台。
从1997年起在邮政储蓄江苏省交换中心使用UNIX平台上的TOPLink,到2000年相继在辽宁、湖北、浙江、广东、云南以及邮政总局邮政储蓄全国交换中心使用,成为这些省局和国家总局的邮政储蓄信息交换平台。
在这些交换中心项目的实施中,UNIX平台上的TOPLink产品逐步完善,形成可以运行在SCO UNIX、AIX、HP-UX、SOLARIS、ALPHA平台上的TOPLink产品。
同时,为了实现各发卡行与金卡中心的联网,大部分银行均采用PC SERVER 作为前置机,完成金卡中心的信息与行内信息的交换。
因此,华腾公司对TOPLink 进行简化和整合,形成适用于NT平台的TOPLink版本,用于PC SERVER NT平台上的TOPLink产品。
TOPLink+技术白皮书2000年年底,华腾公司对各个应用领域和各个平台上的TOPLink进行整合,结合全国银行卡联网联合标准化改造的实施,对TOPLink再次升级,并在5个区域金卡中心统一版本,形成新版TOPLink——TOPLink+。
1.2TOPLink采用的标准TOPLink作为信息交换平台,在其研发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的国际标准执行,遵循和参照的标准有:➢通用标准:1)GB/T 2312-1980 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2)GB 8566-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3)GB/T 12504-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4)GB/T 12505-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5)GB/T 14079-93 软件维护指南;6)GB/T 16680-1996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信息标准1)GB/T 15150-94 产生报文的银行卡交换报文规范金融交易标准内容(ISO 8583-1987)2)ISO 8583-93 Financial transaction card originatedmessages-Interchange message spacification(Second Edition1993-12-15)3)GB/T 2659-94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4)GB/T 12406-94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5)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与代码TOPLink+技术白皮书6)GB 13497-92 全国清算中心代码7)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8)ISO 7812-2 :1993 识别卡发卡方的标识9)ISO/IEC 7816-4:1995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4部分:行业间交换用命令10)GB/T 15694.1-1995 识别卡发卡方标识编码体系11)GB/T 17552-1998 识别卡金融交易卡12)中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13)全国银行卡办公室《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14)全国银行卡办公室《银行卡联网联合业务规范》15)全国银行卡办公室《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16)全国银行卡办公室《银行卡磁条信息格式和使用规范》17)全国银行卡办公室《银行卡磁条卡销售终端规范》➢安全标准ANSI X9.8-1982 标识号的管理和安全ANSI X9.9-1986 金融机构的消息鉴别《ISO 8732 Banking-KeyManagement(Wholesale)》《ISO 8731-1992 Approved Algorithms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国务院《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规范》TOPLink+技术白皮书2TOPLink+体系构架2.1TOPLink+系统结构TOPLink+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模块化、层次化和参数化的设计思想和原则,对旧版TOPLink的体系架构进行了整体优化,重构系统模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金融领域的业务发展趋势,对业务功能进行了扩展。
在体系结构上,按照功能逻辑,TOPLINK+系统可以分为5个层次:前端接入层、核心交换层、中间层、批处理层、及后台管理层。
TOPLink+系统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TOPLink+技术白皮书TopLink+从图中可以看到,整个TOPLink+的体系结构呈现非常清晰的层次结构,每一个层次由一个或多个子系统组成。
各个层次、各个子系统之间互相提供接口,协同工作,完成完整的交易处理流程。
以下各节将对每个层次中的子系统作详细介绍。
2.2基础支撑层TOPLink+技术白皮书基础支持层由若干部分组成,虽然并没有具体体现在上面的TOPLink+体系机构图上,但却是整个系统的内核部分,是系统内其它子系统的公共基础部分。
具体来说,基础支撑层包括以下部分:❑TOP/Q-消息队列TOP/Q是TOPLink+底层的消息交换机制,由于该机制以“队列”为核心,支持系统进程之间,以及多个系统之间的消息交换,因此,称为TOP/Q。
TOP/Q中有相应的队列管理器对这些队列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队列的均衡负载及流量控制。
需要进行消息交换的应用程序通过调用TOP/Q提供的队列操作函数进行消息交换。
消息发送方将需要送出的消息内容以及相关的信息(如消息类型标识、消息接收方、消息的传输方式、消息是否需要加密等)写入队列;消息接受方从队列中读取消息,完成消息的传递过程。
在此过程中,队列管理器起到了保证消息的正确传输的作用和消息传输的安全,保证消息传输的不重复、不阻塞、不丢失。
在多个TOPLink+系统之间的消息交换机制是由队列管理器和TOPLink+底层数据通道TCP/IP通讯机制共同完成的。
❑TimeOut-超时控制模块TimeOut超时控制模块提供了交易超时控制机制,主要进行交易的超时管理,每一个交易可以独立申请交易超时控制。
交易一旦超时,系统将自动通知相关进程采取措施。
此外,超时控制还提供了系统内部流水号的统一分配和管理等功能。
❑SAF-存储转发模块SAF存储转发模块负责网络报文的存储和定时重发,同超时控制模块一起,最大程度保证了交易消息交换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通讯模块通讯模块提供底层通讯协议的支持,支持目前常用的各类网络通讯协议,以及不同的网络通讯实现方式。
目前支持的通讯协议有SNA、TCP/IP、X.25等。
TOPLink+技术白皮书支持的通讯方式包括同步、异步通讯,通讯进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是双工、半双工、单工等。
通讯模块除了完成网络间消息传递,也提供了方便和安全的网络文件传输功能,可以进行大量数据和文件传输。
通讯模块和TOP/Q一样,具有流量控制功能。
此外,通讯模块还提供了通讯故障自动恢复功能。
❑配置信息库配置信息库实际上是整个系统的运行参数库,包含了各子系统所需的大部分运行参数,同时也集中体现了系统参数化设计的特点。
用户通过设置或修改配置信息库中的参数,对TOPLINK+系统进行客户化,使之适合用户特定的网络环境、消息接口规范和业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