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试卷(二)一、选择题:单选题:(1×30=30分)1·异染性是指()A 肥大细胞颗粒被甲苯胺蓝染成紫红色B 网状纤维被染成棕黑色C 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蓝紫色D 细胞质被伊红染成粉红色2·下列单层扁平上皮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A 细胞有核处稍厚其它部位很薄B 通过基膜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贴C 细胞之间呈锯齿状嵌合D 仅为内皮和间皮两种类型3·上皮细胞基底面没有哪一种结构()A半桥粒 B 基膜C 质膜内褶D 缝隙连接4·哪一种细胞不产生纤维和基质()A 肥大细胞B成纤维细胞C 成骨细胞 D 骨原细胞5·以下哪一种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A 骨膜成纤维细胞B 成骨细胞C 破骨细胞D 骨细胞6·横纹肌肌纤维内的终池由()A 高尔基复合体形成B 滑面内质网形成C 粗面内质网形成D 肌膜内陷形成7·突触前膜是指()A 受体所在部位的细胞膜B 释放神经递质处的细胞膜C 轴突的细胞膜D 胞体的细胞膜8·大动脉壁上最发达的结构是()A 内弹性膜B 外弹性膜C 胶原纤维D 中膜的弹性膜9·与大动脉相比,大静脉的特点是()A 中膜中弹性结构发达B 中膜中平滑肌发达C 外膜厚并有纵行平滑肌束D 三层膜分界明显10·厚表皮可分5层,由深层向浅层依次为()A 基底层、颗粒层、棘层、透明层、角质层B 基底层、透明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C 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D 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11·胸腺小体位于()A 胸腺的皮质B 胸腺的髓质C 胸腺的皮质和髓质D 胸腺皮质与髓质交界处12·淋巴小结生发中心的出现()A 无须抗原刺激B 是免疫发应的表现C 是T淋巴细胞增殖的结果D 由浆细胞集聚而成13·甲状腺激素是指()A 甲状球蛋白B 碘化的甲状球蛋白C 三碘甲腺原氨酸和四碘甲腺原氨酸D 甲状球蛋白前体14·关于肾上腺束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 薄,分泌糖皮质激素B 厚,分泌糖皮质激素C 厚,分泌盐皮质激素D 薄,分泌盐皮质激素15·小肠绒毛()A 无毛细淋巴管B 有散在的平滑肌C 无毛细血管网D 表面上皮细胞无微绒毛16·人的肝小叶()A 为方形棱柱体B 为圆柱体C 为梭形体D 为多角棱柱体17·肺的结构单位是()A 肺叶B 肺小叶C 肺泡D 肺的呼吸部18·II型肺泡细胞内有()A 嗜银颗粒B 嗜酸性颗粒C 异染性颗粒D 嗜锇性板层小体19·肾血管球的滤过膜不包括()A 基膜B 基膜与足细胞间的结缔组织C 毛细血管有孔内皮D 足细胞裂孔膜20·近曲小管上皮细胞()A 有基底纵纹B 胞质嗜碱性C 没有微绒毛D 细胞界限清楚21·睾丸的功能是()A 分泌雄激素B 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C 产生精子D 以上都对22·在生精上皮中最不易见到的细胞是()A 初级精母细胞B 次级精母细胞C 精子D 精子细胞23·原始卵泡中央的卵细胞是()A 卵原细胞B 卵子C 初级卵母细胞D 次级卵母细胞24·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期时,卵巢处于()A 卵泡生长期B 黄体期C 初级卵泡期D 次级卵泡期25·单精受精的实现依赖于()A 顶体反应B 透明带反应C 抗精子抗体D 蜕膜反应26·植入开始于受精后()A 第3天B 第4天C 第5天末或第6天初D 第8天27·宫外孕常发生在()A 子宫阔韧带B 卵巢C 肠系膜D 输卵管28·中胚层细胞来自()A 上胚层B 下胚层C 外胚层D 胚外中胚层29·胎膜不包括()A 胎盘和胞衣B 尿囊和羊膜囊C 绒毛膜D 卵黄囊和脐带30·胎盘不分泌()A 雌激素和孕激素B 生长激素C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D 催乳素多选题:(1×10=10分)31·对伊红亲和力强的结构有()A 嗜酸性颗粒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32·单层立方上皮可见于()A 甲状旁腺B 甲状腺C 远曲小管D 肝门管区的小叶间胆管33·关于胶原纤维的描述哪些正确()A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B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C HE染色成粉红色D 粗细不等,交织成束34·单核细胞的特点()A 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白细胞B 胞质丰富,呈灰蓝色C 胞质内有特殊颗粒D 穿离血管进入组织分化成巨噬细胞35·骨陷窝含有()A 神经B 毛细血管C 骨细胞D 组织液36·关于肌细胞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B 细胞质称肌浆C 肌浆中含肌丝D 肌膜内陷可形成横小管37·骨骼肌纤维的粗肌丝位于肌节的()A I带B M线C H带D A带38·化学突触由下列哪些结构构成()A 突触前成分B 突触间隙D 突触后成分 D 缝隙连接39·下列哪些细胞参与组成免疫系统()A 内皮细胞B 浆细胞C 抗原呈递细胞D 白细胞40·II型肺泡细胞的功能为()A 参与构成气-血屏障B 吞噬尘粒和细菌C 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D 分裂分化为I型肺泡细胞二、填空题:(1×25=25分)1·组织切片染色中,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染色法,简称______染色。
前者为______染料,可将细胞核染为蓝色;后者为______染料,可将细胞质染成粉红色。
组织细胞成分若被前者所染,称为__________;若与后者呈强亲和力,称为__________;若对两种染料均缺乏亲和力,则称为__________。
2·小肠绒毛的上皮是__________上皮,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组成,前者的功能是__________;后者的功能是__________。
3·近端小管曲部位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内,管壁上皮细胞为单层______形或______形。
细胞特点为细胞边界______,细胞质嗜____性,细胞游离面有_________,细胞基底部有_________。
4·黄体主要由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组成。
这两种细胞分别由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分化而来。
三、名词解释:(3×5=15分)1·哈佛系统2·周细胞3·门管区4·赫令体5·生精细胞四、问答题:1·试比较三种肌纤维的一般结构和超微结构。
(6分)2·试述胃底腺的细胞组成及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7分)3·肾小体的微细结构如何?与原尿形成有什么关系?(7分)试卷(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ADDAC 6~10:BBDCC 11~15:BBCBB 16~20:DBDBA 21~25:DBCAB 26~30:CDAAB 31:AC 32:BCD 33:BCD 34:ABD 35:CD 36:ABCD 37:BCD 38:ABC 39:BCD 40:CD二、填空题:1·苏木精伊红HE 碱性酸性嗜碱性嗜酸性中性2·单层柱状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吸收分泌粘液3·皮质迷路肾柱锥体立方不清酸刷状缘纵纹4·粒黄体膜黄体颗粒卵泡膜三、名词解释:1·哈佛系统:是哈佛骨板与哈佛管共同组成的系统。
哈佛骨板以哈佛管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其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密质骨的主要部分。
哈佛管也称中央管,内有血管、神经及少量的结缔组织。
2·位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的一种扁平而有突起的细胞,称周细胞。
周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在血管修复与再生时,可分化为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纤维。
3·相邻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含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称为门管区。
4·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经轴突运送到神经垂体,一些分泌颗粒在神经纤维的轴突内或其末端可聚集成团,为嗜酸性均质小块,称赫令(林)体。
5·生精细胞:位于生精小管内,与支持细胞共同组成生精小管的生精上皮。
生精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四、问答题:1·试比较三种肌纤维的一般结构和超微结构。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形态细长圆柱形短柱状,有分支并相互长梭形吻合细胞核多个,位于肌膜下1~2个,居中1个,居中肌丝排列规则,形成明无明显的肌原纤维,形肌丝不形成肌节,显的肌原纤维和肌成肌丝束和肌节有中间丝节横纹明显有,不及骨骼肌明显无横纹横小管位于A、I带交界处位于Z线水平无横小管,仅有肌膜小凹肌质网发达,与横小管形不太发达,与横小管不发达成三联体形成二联体其他有闰盘有密斑和密体2·试述胃底腺的细胞组成及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及胃体处,可分为峡部、体部及底部,由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主要分布于腺体中下部。
细胞呈柱状,核圆形位于细胞基部。
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可分泌胃蛋白酶原。
壁细胞又称盐酸细胞,多分布于腺管中上部。
胞体大,多呈圆锥形,基部较宽,顶部较窄,核圆形居中,胞质呈嗜酸性。
电镜下,胞质内有迂曲分支的细胞内分泌小管,小管腔内有许多微绒毛。
分泌小管周围有许多表面光滑的小管和小泡,称微管泡系统。
壁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盐酸。
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成为胃蛋白酶。
人的壁细胞还能分泌内因子。
内因子能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颈粘液细胞位于腺的颈部,常夹在壁细胞之间。
核呈扁平形或三角形,居细胞基部。
核上方充满粘原颗粒,可分泌粘液。
干细胞可分裂增殖并分化为腺细胞和表面上皮细胞。
内分泌细胞散在于胃腺及上皮细胞之间,胞质内的分泌颗粒多位于细胞基部。
3·肾小体的微细结构如何?与原尿形成有什么关系?肾小体呈球形,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极,血管极相对的一端与肾小管相连,称尿极。
肾小体由血管球和肾小囊构成。
血管球是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包在肾小囊中,由入球微动脉分支形成。
毛细血管汇集成一条出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离开肾小体。
入球微动脉粗,出球微动脉细,因此,血管球内具有较高的血压。
血管球毛细血管为有孔型。
毛细血管袢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相连,称球内系膜,含球内系膜细胞。
球内系膜细胞除起支持作用外,还有其他重要功能,如:吞噬和清除血液滤过时残留在基膜上的沉积物,参与基膜的更新和修复,等等。
肾小囊由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凹陷而成,双层包绕血管球,外层称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内层称脏层,由足细胞构成,两层之间为肾小囊腔,与近端小管相通,腔内盛有原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