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交换器设计选型

热交换器设计选型


蓄热式换热器图
蓄热式换热器 特点
蓄热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价格便
宜、单位体积传热面大,故较适 合用于气一气热交换的场合。如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就是一种蓄热 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表面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表面式 换热器)是利用间壁(固体 壁面)将进行热交换的冷热 两种流体隔开,互不接触, 热量由热流体通过间壁传递 给冷流体的换热器。
换热设备是石油、化工生产
中普遍应用的典型的工艺设 备,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单 元操作设备之一,其它如动 力、原子能、冶金、食品、 交通、家电等工业部门也有 着广泛的应用。
应 用

在石油化工工艺过程 中,换热设备通常以不同 的种类和型式出现,它们 可以是加热器、冷却器、 蒸发器、再沸器、冷凝器、 余热锅炉等。
蓄热式换热器(或回热式换热器)
在换热器内首先由热流体通过, 把热量积蓄在蓄热体中,然后由冷 流体通过,由蓄热体把热量释放给 冷流体。由于两种流体交替与蓄热 体接触,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使两种 流体少量混合。若两种流体不允许 有混合,则不能采用蓄热式换热器。
蓄热式换热器(或回热式换热器)
这种蓄热式换热器主要用于废气 温度很高而需要预热空气的场合, 石油化工厂也有用其作为裂解炉的。 由此难免存在着一小部分流体相互 掺和的现象,必须注意可能造成流 体的“污染”问题,由此而可能带 来的安全问题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措 施。图 8—2 为蓄热式换热器示意图。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特点
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敏感 性较小,管子可承担较大的流体介质压 力。常用于高压流体的冷却,以及反应 器的元件。 缺点:管外流体的流速小,传热系数小, 传热效率低,需要的传热面积大,设备 显得笨重。

喷淋式蛇管换热器特点
将蛇管成排地固定在钢架上,被冷却的 流体在管内流动,冷却水由管排上方的 喷淋装置均匀淋下。 优点:管外流体的传热系数大,且便于 检修和清洗。 缺点:体积庞大,冷却水用量较大,有 时喷淋效果不够理想。
螺旋板式换热器
应用: 适用于液-液、气-液流体换热,对于 高粘度流体的加热或冷却、含有固体颗 粒的悬浮液的换热。

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组长方形的薄金属传热板片 和密封垫片以及压紧装置组成,其结构类似板 框压滤机。板片表面通常压制成为波纹形或槽 形,以增板的刚度,增大流体的湍流程度,提 高传热效率。两相邻板片的边缘用垫片夹紧, 以防止流体泄漏,起到密封作用,同时也使板 与板之间形成一定间隙,构成板片间流体的通 道。冷热流体交替地在板片两侧流过,通过板 片传热。
3.间壁式换热器分类

管式换热器(蛇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 热器、缠绕管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 其它形式:石墨换热器、聚四氟乙烯、 热管换热器

管式换热器特点

管式换热器虽然在换热效率、结构紧凑 性和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消耗量等方面 都不如其它新型换热器,但它具有结构 坚固、可靠、适应性强、易于制造、能 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和温度等优点。在 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管式换热 器仍占绝对优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 一类换热器。

(2)套管式换热器

它是由两种不同大小直径的管子组装成 同心管,两端用U形弯管将它们连接成排, 并根据实际需要,排列组合形成传热单 元,换热时,一种流体走内管,另一种 流体走内外管之间的环隙,内管的壁面 为传热面,一般按逆流方式进行换热。 两种流体都可以在较高的温度、压力、 流速下进行换热。
套管式换热器图

板翅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
优点: 传热效率高,传热系数比管壳式换热器 大3~10倍。 结构紧凑、轻巧,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 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十几倍到几十倍, 而相同条件下换热器的重量只有管壳式 换热器的10~65%。

板翅式换热器
缺点: 结构复杂,造价高,流道小,易堵塞, 不易清洗,难以检修。
蛇管式换热器
蛇管式换热器一般由金属
或非金属管子,按需要弯 曲成所需的形状,如螺旋 形和长的蛇形等。它是最 早出现的一种换热设备, 具有结构简方便等优点。
蛇管式换热器分类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喷淋式蛇管换热器
沉浸式蛇管换热器
使用:沉浸在盛有被加热或被冷
却介质容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 管内、外进行换热。
换热设备(换热器、热交换器)
1.
简介
换热设备(换热器、热交换 器)
作用:用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使热量由高温流体传递给低 温流体。
换热设备(换热器、热交换器)
地位:在炼油厂,用于换热设 备 的 费 用 约 占 总 费 用 的 35 % ~40 %,在化工厂约占总费用 的10%~20%。
应 用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或混合式 换热器)
为增加两流体的接触面积,
以达到充分换热,在设备 中常放置填料和栅板。通 常采用塔形结构。下图为 板式冷却塔的示意图。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或混合式 换热器)
蓄热式换热器(或回热式换热器)
它是借助于固体(固体填料或 多孔性格子砖等)构成的蓄热体 与热流体或冷流体交替接触,把 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换 热器。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或混合式 换热器)

它是让两种流体(冷流 体和热流体)直接接触与 混合进行热量的交换。最 常见到如凉水塔、气液混 合式冷凝器等等。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或混合式 换热器)
优点:这类换热器传热效率高,
单位容积提供的传热面积大,设 备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在石油 化工厂中也常见应用。 缺点:仅适用于工艺上允许两种 流体混合的场合。

板翅式换热器
应用: 使用范围广。 可作气-气,气-液和液-液的热交换。 适用于多种流体在同一设备中操作。 特别适用于低温或超低温的场合。

板壳式换热器
板壳式换热器
特点: 具有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两者的 特点。 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包含的换热面积比 管壳式换热器增加70%,传热效率高, 压力降小。较好地解决了耐温、耐压、 抗压与高效率的矛盾,容易清洗。

板壳式换热器

缺点:焊接技术要求高。

应用:常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 等过程。
伞板式换热器
伞板式换热器是中国独创的新型高校换 热器。 结构:由伞形传热片、异形垫片、端盖 和进出口接管等组成。 优点:制造成本低,结构稳定、紧凑, 板片间容易密封。传热效率高,易拆卸。 缺点:流道较小,容易堵塞,不易处理 较脏介质。
聚四氟乙烯换热器
它是最近十余年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腐 蚀的换热器。 主要的结构形式:管壳式和沉浸式两种。 优点:聚四氟乙烯耐腐蚀、不生锈、能制成小 口径薄壁软管,因而可使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 耐腐蚀等。 缺点:是机械强度和导热性能较差,故使用温 度一般不超过150˚C ,使用压力不超过l.5MPa .

应 用

在石油化工的许多生产操作 中部无一例外地必须应用换热设 备,如气体压缩输送的冷却、液 体原料贮路的防止凝固、反应过 程的冷却或加热、分离设备的汽 化或冷凝、直至循环水的降温、 环境温度的控制等等。
应 用

总之,在石油化工生产 中换热设备的应用最为广 泛。
发展趋势
( 1 )需求量大:近三十年

管壳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的换热设备。
管壳式换热器图
缠绕管式换热器
板面式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 板壳式换热器 伞板式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
螺旋板式换热器

特点:结构紧凑、传热面积为管壳式换 热器的2~3倍,传热效率比管壳式换热 器高50~100%,制造简单,流体单通道 螺旋流动,由自刷作用,不易结垢,可 呈全逆流流动,传热温差小。
换热器主要介绍内容

主要介绍目前广泛应 用且量多面广的钢制管壳 式换热器,而对其它型式 的换热器只作一定篇幅的 介绍。
2.换热设备的分类及特点

换热设备有不同的分类方 法,而最常用的是根据作用 原理或传热方式来区分的。
分类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或混合式换
热器) 蓄热式换热器(或回热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表面式换热器) 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
应 用
在完成热量传递的同 时.换热设备还可以在生产 工艺流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例如控制介质的温度 ( 加 热器 冷凝器、 再沸器、蒸发器等); 控制介质汽化的流量 ( 蒸 发器、再沸器等 ) ;控制介质 冷凝的流量 ( 冷凝器、冷凝冷 却器等)。

风冷式四氟换热器
热管换热器
热管换热器由壳体、热管和隔板组成。 热管作为主要传热元件,是一种具有高导热性 能的新型传热元件。热管是一根密闭的金属管 子,管子内部有用特定材料制的多孔毛细结构 和载热介质。当管子在加热区加热时,介质从 毛细结构中蒸发出来,带着所吸取的潜热,通 过输送区沿温度降低的方向流动,在冷凝区遇 到冷表面后冷凝,并放出潜热,冷凝后的载热 介质通过它在毛细结构中的表面张力作用,重 新返回加热区,如此往复循环,连续不断地把 热端的热量传送到冷端。

热管换热器

热管换热器的主要特点:结构简单、重 量轻、经济耐用;在极小的温差下,具 有极高的传热能力;通过材料的适当选 择和组合,可用于大幅度的温度范围, 如从 -200 ~ 200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应 用;且一般没有运动部件,操作无声, 不需要维护,寿命长;输热效率高,其 效率可达到90%。
间壁式换热器(表面式换热器)

间壁式换热器是工业生产 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 其形式多种多样,如常见的 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都属于间壁式换热器。
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

此类换热器是把两个间壁式换热器 由在其中循环的载热体连接起来的换 热器。载热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 温流体换热器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 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在低温流体换热 器中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如热管 式换热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