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高层学生宿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高层学生宿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高层学生宿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二○一六年三月二十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高层学生宿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程负责:王百宁报告编写:王百宁审核:薛武海审定:周晓燕副总工程师:周晓燕院长:刘咸斌提交报告单位: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提交报告日期:二○一六年三月二十日目录1.前言 (1)1.2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 (2)1.3勘察工作布置及方法 (4)2.场地地质条件 (6)2.1地形地貌 (6)2.2地层结构 (6)2.3地下水 (7)2.4地质构造 (7)2.5地裂缝及其它不良地质作用 (8)3.地基土的工程性能分析 (9)3.1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9)3.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不同压力段压缩模量 (11)3.3场地土湿陷性 (11)3.4场地水、土的腐蚀性 (11)4.场地地震效应 (12)4.1场地抗震地段划分 (12)4.2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12)4.3地基土液化、震陷可能性 (13)5.地基基础方案 (13)5.1地基土主要工程性质评价 (13)5.2地基均匀性评价 (14)5.3地基基础方案 (14)6.基础施工及有关问题 (20)6.1基坑开挖 (20)6.2基坑降水 (21)6.3施工注意事项 (21)7.结论与建议 (22)附录1.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1张2.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1张3.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张4.工程地质剖面图……………………………………………………6张5.土工试验成果表……………………………………………………2张6.地基土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1张7.剪切波速测试成果报告……………………………………………4张8.水质检验报告………………………………………………………2张9.土样易溶盐检验报告………………………………………………1张10.灌注桩单桩承载力计算过程 (6)1.前言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高层学生宿舍楼项目由陕西天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受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委托,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承担并完成了该建设项目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1.1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咸阳市统一路与同德路十字东北角,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北区学生餐厅西侧(详见图1)。

拟建场地位置图1 拟建场地位置图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建(构)筑物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附录1),拟建建筑为1栋27层学生宿舍楼,建筑物平面呈“L”形,基本情况详见表1。

建筑物基本情况一览表表1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划分:拟建工程属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划分:拟建建筑属甲类建筑;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划分:拟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划分,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一)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附录1)及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场地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为建(构)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及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供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任务是:(1)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等,评价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2)查明地基土成因、类型、埋藏条件及组合关系,提供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指标;(3)查明场地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程度及分布、确定场地湿陷类型及地基湿陷等级;(4)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评价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划分抗震地段及场地类别,提出抗震设计有关参数,进行场地地震效应评价;(6)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提供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建议;(7)评价桩基可行性,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工程参数;(8)提供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所需参数;(9)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二)勘察主要技术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及建筑物总平面图;(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1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1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12)《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0);(13)《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1.3勘察工作布置及方法(1)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量依据上述规范及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沿拟建建筑物边线和角点共布置8个勘探点,其中钻孔8个,间距16.0~24.8m,深度55.0~65.0m,总进尺490m;探井3个,井深6.0m;剪切波速试验钻孔2个,测试深度20m。

勘察工作量布置详见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附录2)及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附录3)。

工作量统计见表2。

工作量统计表表2(2)测量放线本次勘探点的定位,根据建筑物总平面图,依现场已有建筑物相对位置进行施放。

勘探点高程引自建设方指定的场地东侧已建8#学生公寓楼一层室内地坪(红漆标记),并假定其高程H=100.00m,勘探点地面高程采用水准仪引测。

(3)勘察方法①地面调查施工期间,对场地及附近进行了地面调查,收集了相关地貌、地质构造、水文等资料,初步掌握了场区内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及不良地质作用等有关情况。

②钻探及取样工程钻探采用DPP—3E—100型工程车装钻机2台,采用螺纹钻头低压高速回转钻进,120mm黄土薄壁无衬取土器和水下取土器静压采取不扰动土样,土样质量等级为Ⅰ级;③探井及取样探井采用机械洛阳铲挖掘,人工井壁刻槽取样,土样质量等级为Ⅰ级。

④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主要在砂层中进行,采用落锤质量63.5kg、落距76cm,标贯器外径51mm,内径35mm,钻杆直径42mm、相对弯曲度小于1/1000的标准贯入设备,试验方法采用自动脱钩装置进行,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10.5节要求。

剪切波速测试在钻孔中进行,采用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制生产的RSM-24FD浮点工程动测仪,试验方法为人工激振单孔速度检层法,测试深度20m,测点间距1m。

⑤室内土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主要进行了土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黄土湿陷性、固结快剪、颗粒分析等试验。

其中液限含水量采用76g圆锥仪法,塑限含水量采用联合测定法进行测定。

⑥水、土的腐蚀性测试为判定场地水腐蚀性,本次勘察取水样2件进行水质检验分析;为判定场地土腐蚀性,取土样2件进行土样易溶盐检验分析。

(4)勘察日期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2016年3月7日开始,次日结束。

室内试验于2016年3月10日完成。

2.场地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形平坦,拆迁整平后勘探点地面相对高程为98.88~99.25m,最大高差0.37m。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渭河东岸一级阶地。

2.2地层结构根据钻孔和探井揭露,拟建工程场地65m勘探深度内的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冲积黄土状土、粉质粘土和中、粗砂及上更新统冲积粉质粘土和中砂。

按其时代成因、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将地基土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各土层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录4),地层描述见表3。

地层描述综合表表32.3地下水本次勘察各钻孔均遇地下水,实测场地稳定水位埋深5.60~6.10m,水位相对高程为93.08~93.38m。

勘察阶段水位属年平水位期水位。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拟建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幅为1.5~2.0m。

2.4地质构造关中盆地形成的断裂带规模较大,其中与勘察区域有关的断裂主要有:①渭河断裂(F2、F3):西起宝鸡以西,经眉县、武功、兴平、咸阳、渭南、华阴至潼关北进入河南境内逐渐消失,延伸约330km,为北部黄土台塬与南部阶地的分界。

②沣河断裂(F19):为隐伏断裂,物探发现错断第四系地层。

断裂呈弧形沿沣河发育,北段位于沣河东岸,南段基本沿河床延伸。

拟建场地构造单元属渭河断陷盆地,位于渭河南岸断裂(F3)以北约6公里处,场地地层未见错断现象。

依据规范《GB50011-2010》判定,拟建场地可以不考虑活动断裂的影响。

图2 区域断裂分布图2.5地裂缝及其它不良地质作用根据本次勘察资料,拟建工程场地地层分布连续稳定;勘探深度内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冲积黄土状土、粉质粘土和中、粗砂及上更新统冲积粉质粘土和中砂。

未钻遇软弱土层;场地及附近无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稳定性较好。

根据现场地面调查及访问,场地及其附近无地裂缝、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综上所述,拟建工程场地地层分布连续、稳定,其周围及附近无全新活动断裂和地裂缝通过,也无滑坡等其他不良地质作用,故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3.地基土的工程性能分析3.1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室内试验结果①一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对所取土样进行了一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见附录5,按照规范、规程的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结果附录6。

统计过程中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对异常值进行了剔除。

②固结快剪试验本次勘察在②层黄土状土、③层粉质粘土中取一定数量的不扰动样,进行了固结快剪试验,统计结果见表4。

固结快剪试验成果表表4③颗粒分析试验本次勘察对砂土采取扰动样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见附录5。

其分层统计结果见表5。

颗粒分析主要指标统计表表5(2)原位测试①标准贯入试验本次勘察期间,在钻孔的不同深度处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统计结果见表6。

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统计表表6②剪切波速试验本次勘察分别在3#、7#钻孔中分别进了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地面下20m深度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分别为261.6m/s、256.7m/s。

剪切波速测试成果报告见附录7。

3.2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不同压力段压缩模量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结合本地区已有的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各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不同压力段压缩模量建议值见表7。

地基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建议值表7注:④、⑤、⑥、⑧层砂土压缩模量为经验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