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第二节焊丝的熔化和熔滴过渡

第一章第二节焊丝的熔化和熔滴过渡


2.4 焊接飞溅
2.4.3减少飞溅的措施 (1)材料方面 原因:焊材中的C+保护气体中的OCO 熔滴中被氧化后的FeO+熔滴中的CCO ——膨胀爆裂形成飞溅 措施:a.焊丝成分控制——限制含C量,适当脱 氧成分(Si,Mn等) b.添加Ar气(增加了成本) c.焊材中添加稳弧剂。 (2)工艺和规范方面 a.正确匹配焊接电流、电压;
b.电源特性的影响 适当的di/dt、Imax取决于回路电感: di/dt=(U0-iR)/L L过大,di/dt、Imax过小,颈缩不能及时形成, 造成固体短路、爆断、熄弧 L过小, di/dt、Imax过大,液柱未形成颈缩即 爆断,小颗粒金属飞溅增加。 c.送丝速度的影响
送丝速度与 短路过渡的 关系
2.2 熔滴上的作用力
2.2.1熔滴上的作用力 熔滴上的作用力是影响熔滴过渡及焊缝成形的 主要因素。
(1)表面张力 (2)重力 (3)电磁力 (4)等离子流力 (5)斑点压力 (6)爆破力 (7)电弧气体吹力
熔滴上的作用力示意图
2.2 熔滴上的作用力
(1)表面张力 Fγ=2πRγ R ——焊丝半径, γ——表面张力系数 R增大 Fγ增大; T增大γ减小Fγ减小; 表面活性物质(S、O)γ减小Fγ减小。 对熔滴过渡的作用: Fγ 长弧焊——阻碍熔滴过渡力
2.1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2.1.1焊丝的熔化热 ——焊丝的作用:①作为电极参与导电;②作为 填充材料填充焊缝。 ——焊丝熔化热来自于: ①电弧热; ②焊丝电 阻热。
焊丝熔化热的组成
2.1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1)电弧热 焊丝作为阳极(DCRP)的产热量: PA=I(UA+UW+UT) 焊丝作为阴极(DCSP)的产热量: Pk=I(Uk-UW-UT) 其中,UA——阳极压降;Uk——阴极压降; UW——电极材料逸出电压;UT——弧柱电子、 离子动能的等价电压。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射流过渡临界电流:产生射流过渡的最小电流。 电流一旦达到临界电流,熔滴尺寸减小,过渡频 率大大增加。
熔滴过渡频率与焊接电流的关系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影响射流过渡临界电流的因素: 焊丝成分、焊丝直径、焊丝伸出长度、气体 介质、电源极性。
不同材质焊丝的临界电流
燃弧——短路过程交替进行。
短路过渡示意图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2)短路过渡特点 1)能调节对焊件的热输出,有效的控制母 材熔深,适合薄板焊接。 2)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其适用于全 位置焊接。 3)短路过渡一般采用细焊丝,焊接电流密 度大,焊接速度快,而且电弧短,热量集中, 减小热影响区宽度和变形。 4)由于短路时金属液态桥爆断,所以飞溅 比较大。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2.3.2短路过渡 短路过渡在各种气氛中,低电压、细焊丝 (小电流)(但电流密度不小)均可获得。 (1)短路过渡过程 条件:细焊丝(0.6mm-1.4mm),实际生产 可到1.6mm,大于1.6mm的短路过渡飞溅严重, 很少采用;低电压;小焊接电流。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焊丝直径、干伸长与临界电流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气体介质对临界电流的影响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2.3.5渣壁过渡 沿渣壳(埋弧焊)、沿套筒(焊条电弧焊) 焊条电弧焊主要是在厚药皮出 现。 埋弧焊随着过渡频率增加,每 秒从10滴增加到几十滴。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2.3.6常见焊接方法的熔滴过渡形式 焊条手工焊:细滴过渡、粗滴过渡、短路过渡、 渣壁过渡 CO2焊:滴状过渡(粗丝)、短路过渡、表面张 力过渡(STT)(细丝) MIG(焊铝):喷射过渡、亚射流过渡 埋弧焊:渣壁过渡 TIG焊:搭桥过渡
干伸长与焊丝熔化速度的关系
2.1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6)气体介质 CO2增加,Ar减少,CO2分解使吸热增加, 电弧收缩效应使UC增大,即PC增大,使vm随之增 加。
气体介质与熔化速度
2.1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7)焊丝极性 DCSP,焊丝为阴极,Uk>>UW,所以Pk>PA。
焊丝极性与熔化速度的关系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对于φ 0.8-φ 1.6的焊丝,最佳值约为20V,短 路频率增大,稳定短路过渡。 小于最佳值或过低, 电弧引燃困难,焊接过 程不稳定,弧长短,易 固体短路、焊丝爆断, 使焊接不稳定。 大于最佳值,弧长较 短路过渡频率与电弧电压的关系 长,大颗粒长弧过渡,焊接不稳定。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材料连接方法与工艺
第二节 焊丝的熔化和熔滴过渡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焊丝的熔化和熔滴过渡
2.1 2.2 2.3 2.4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熔滴上的作用力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焊接飞溅
本章提示
本章重点:①焊丝的熔化机理;②熔滴上力的作 用及其对熔滴过渡的影响;③典型的熔滴过渡形 式,如短路过渡、喷射过渡;④焊接飞溅。 本章难点:与熔滴过渡有关的热、力的作用及其 对焊接工艺的影响。 学习方法建议:将焊丝熔化、熔滴过渡的物理过 程与焊接电弧物理相关知识结合,帮助学习理解。 学习提示:本章内容主要涉及添加焊丝的焊接方 法的熔化现象,即MIG、MAG、CO2、SAW等熔化极 电弧焊与TIG、PAW等非熔化极电弧焊。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1)射滴过渡
射滴过渡示意图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2)射流过渡 形成过程
射流过渡示意图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射流过渡的特点: 1.焊接过程稳定,飞溅极少,焊缝成型质量好。 2.由于电弧稳定,对保护气流的扰动作用小, 故保护效果好。 3.射流过渡能量高,熔滴冲击力大,所以熔深 大。 4.不适合焊接3mm以下的薄板。
2.1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可得:焊丝端部产热量与电流成正比,比例常数 为熔化等价电压。 ∵UT<1V,j较大时,UA≈0 ∴PA=IUW ——DCRP Pk=I(Uk-UW) ——DCSP 熔化极电弧焊(冷阴极): ∵Uk>>UW, ∴Pk>>PA
2.1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焊丝为阴极(DCSP)时产热比焊丝为阳极(DCRP) 产热高——焊丝接负时比焊丝接正时熔化快。 总结:熔化极电弧焊采用DCRP的原因 ①焊丝接负(DCSP)比接正熔化快,产生的焊缝 余高a大,不利于焊缝成形; ②焊丝接负斑点力阻止熔滴过渡,易产生飞溅; ③母材接负产热高,有利于母材熔化; ④阴极清理作用,有利于清除氧化膜。 非熔化极电弧焊(热阴极): ∵Uk<<UW,∴PC<<PA,电极作阳极产热大

短弧焊——促进熔滴过渡力(短路过渡)
2.2 熔滴上的作用力
(2)重力 Fg=ρVg 平焊——促进熔滴过渡力,如果熔滴重力大于表 面张力,熔滴脱离焊丝; 仰焊、立焊——阻碍熔滴过渡力。 (3)电磁力 径向分力——促进颈缩的形成; 轴向分力——方向总是从小截面指向大截面。
2.2 熔滴上的作用力
电流流过熔滴时,导体截面是变化的(熔化极, 指焊丝——熔滴——电极斑点——弧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
2.4 焊接飞溅
2.4 焊接飞溅
2.4.1几个概念 熔敷效率:过渡到焊缝中的金属质量与使用的焊丝(条) 金属质量之比。 熔敷系数:单位时间、单位电流所熔敷到焊缝中的焊丝 金属质量。 飞溅率Ψ :(飞溅损失/熔化焊丝(条)重量×100% 2.4.2焊接飞溅 (1)飞溅的影响: 造成焊接材料损失,恶化操作环境,增加焊接清理工 序,影响焊接稳定性,威胁焊工安全。
2.3 熔滴过渡及其特点
2.3.1熔滴过渡的分类 熔滴过渡过程复杂,对电弧的稳定性、焊缝成形 和冶金过程均有影响。 传统上,通常将熔滴过渡分成短路过渡、颗粒过 渡、喷射过渡和渣壁过渡四种主要形式,每一种 又可以再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熔滴过渡的名 称尚未规范、统一。
熔化极电弧焊 的电弧形态
2.4 焊接飞溅
(2)测量方法:收集飞溅颗粒(称重法)、测量焊丝损失 率 (3)影响飞溅的因素: a.材料:熔点低,活泼金属飞溅大。 b.焊材:焊条:碱性大于酸性;焊丝:实芯大于药芯。 c.气体:CO2大,氩弧焊小。 d.焊接方法:CO2焊大于手弧焊。 e.过渡形式:颗粒过渡大于短路过渡。 f.焊接工艺:电压、电流、干伸长、倾角、送丝速度。 g.焊接电源:交流大于直流;正接大于反接。
2.1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2)电阻热 PR=I2Rs Al、Cu焊丝,Rs小,PR可忽略不计; 钢、不锈钢等焊丝,Rs大,PR不可忽略。 (3)焊丝熔化总热量 Pm=I(Um+IRe) 即:Pm=I(UC-UW)+I2Rs ——DCSP Pm=IUW+I2Rs ——DCRP
2.1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2.2 熔滴上的作用力
正离子(正接时)的撞击力。是阻碍熔滴过渡力。 b.蒸发反作用力 金属蒸发,是阻碍熔滴过渡力。 c.电磁收缩力(见电磁力分析) (6)爆破力 熔滴内气体膨胀而爆炸。是促进熔滴过渡力,易 形成飞溅。 (7)电弧气体吹力 焊条电弧焊,是促进熔滴过渡力。
2.2 熔滴上的作用力
2.2.2熔滴上的作用力对熔滴过渡的作用(小结) ①除重力、表面张力、等离子流力外,电磁力、 斑点压力与电弧形态有关; ②纯促进熔滴过渡力:等离子流力 ③依情况而定:重力——平焊:促进力 立焊、仰焊:阻碍力 表面张力——长弧焊:阻碍力 短弧焊:促进力 电磁力——小截面指向大截面 斑点力——阻碍力(除电磁力)
2.1.2熔化速度和比熔化量——评价焊丝熔化特 性 (1)焊丝比熔化量(MR) 定义:单位时间、单位电流下的熔化金属量,体 现了热效率,单位mg/(A· s)。 (2)焊丝熔化速度(vm) 定义:单位时间的熔化金属量,单位m/min或 kg/h。由电弧热及焊丝电阻热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