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暑假假前安全教育发言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我们惯常的学习和生活,使我们共同经历了一个超长的寒假、一个不寻常的学期和即将迎接一个压缩版的暑假,在疫情肆虐的这段日子里,我们全校师生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奋起抗击,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防疫成果,然而,我们在庆幸自己依然安然无恙的同时,也深深地懂得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更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因此,在假期即将来临之际,我向大家提几点安全方面的要求:
一、从自身做起,自觉加强疫情的防控。
目前,我国防疫方面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全国现存确诊病例还有700多例,其中香港449例,北京158例,北京的丰台区有两个地方目前还处于中风险级别;国外的情况更为严重,尤其是美洲国家,美国目前确诊病例接近370万例,日新增75000多例;巴西确诊病例超过200万例,日新增超过45000例,因此疫情防控尚未结束,并且在今后一段较长时间内将会进入常态化、动态化,切莫麻痹大意,在此,要求大家在假期里,自觉地积极配合各级各类防疫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的有关工作,从自身做起,不聚集、讲卫生、勤洗手、多锻炼、不信谣、不传谣,特别需要做到:1.不去人员密集场所;2.外出回家先洗手;3.居家时要多
开窗通风;4.尽量减少外出,坚决不去疫区旅行;5.乘坐公共交通、到公共场所建议戴口罩;6.作息规律、加强锻练、营养均衡。
二、牢固“安全第一”的思想,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暑假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加上本地区江河水网复杂,溺水事故常有发生,自今年5月中旬以来,全国已发生多起青少年溺亡事故(5月17日,湖北石首市高基庙镇6名小孩邀约到一“鱼塘”玩耍, 4名小孩下水游泳,其中3名溺亡,1名获救;6月20日,河南新乡8个女孩一起到河边玩耍,其中一个9岁女孩不慎落水,她11岁的姐姐施救,结果姐妹双双溺亡。
6月21日,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8名学生周末放假自发相约到河滩处玩耍,期间有一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学生一并落水,8名学生全部溺水身亡;6月22日,3名河南籍男孩在景区内游玩时私自下水游泳嬉戏,最终全部不幸溺亡。
)。
一幕幕悲剧不仅让人震惊和惋惜,更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巨大的打击,让他们的父母、亲人将在无尽的绝望之中度过余生。
同学们,为防止悲剧的发生,我们必须谨记并严格遵守防溺水的“六个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以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暑假是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的高峰期,在暑假期间同学们要遵守交通法规,骑车要在人行道靠右边行使,严禁在路上骑车追逐打闹,注意乘车安全,不乘坐无营运证的黑车。
若发生交通事故,要想办法及时通知家长,并拨打120及时实施抢救。
严禁无证驾驶任何车辆,避免交通肇事。
四、掌握生活常识,严防风火雷电雨等自然灾害及居家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
同学们每天都可能会与风火雷电雨等自然现象打交道,在与其打交道的过程中,为有效避险,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以降低或消除它们对我们的威胁,例如:不玩火,严禁在林区及其边缘地段玩火、用火;若遇到火警时要知道及时拨打119报警。
不私自拆装电器电线;雨季来临,我们要提高防汛意识,不要到河道、水库、低洼地带游玩,以免发生突遇险情;不要在雷雨时在空旷场地奔跑,更不要在大树下避雨,免遭雷击。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买“三无”食品,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
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居,多锻炼,预防疾病侵染,提高身体素质。
五、文明上网,远离网络诈骗。
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学会安全上网,文明上网。
切勿在一些微信群、qq群等平台上散布一些不实或不良的信息,切勿利用网络谩骂或攻击他人。
切勿向陌生人或不安全网站透漏本
人的个人信息及家庭信息,遇到需要支付的网站,需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远离上网安全陷阱。
2020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