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太空生活趣事多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用时:20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
认识的字圈出来。
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
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
文读准确、流利。
3.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感受,引
发学生思考:由于失重,太空中出
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4.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
字组词。
1.按要求自由读文。
2.采用各种形式读课文,把
课文读正确、流利。
3.学生交流太空生活的趣
事。
4.认读生字。
1.给加点字补充音节。
__òu s__ x__
宇宙.咳嗽.必须.
y__ m__ zh__
浴.室密.封浴罩.
三、自主发
现,指导书写。
(用时:10分钟)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
2.细心讲解,教师示范。
3.指导学生先描红,后临写。
1.观察生字,发现规律。
2.观看范写,注意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2.选字填空。
()扬()亮
()落()动
四、课堂小结,弹性作业。
(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
段落读给家人听,并说说自己喜欢
的理由。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3.指导学生抄写生字词。
1.同桌两人一人出示生字卡
片,另一人认读,然后互换。
2.抄写生字词。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件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让学生初步了解太空的美好,了解太空生活的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向文本的自然过渡。
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碍,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本课要求学生认读的生字较多,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复习生字,才能保证识字效果得以巩固,完成识字任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学习重点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技术的兴趣。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搜集有关太空的资料。
(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字词,激趣导入。
(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
生开火车认读并组成词语。
2.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太空生
活趣事。
3.板书课题。
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成
词语。
2.学生交流搜集的太空生活
趣事。
3.齐读课题。
二、细读品悟,感悟趣味。
(用时:28分钟)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揭示
主旨。
学生思考:第1自然段这样
写的用意?
2.同学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
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
趣?与我们地面上的生活有什么不
一样?
3.指名读第6自然段,小结:
你觉得太空生活如何?
4.思考:太空为什么会发生这
么有趣的事呢?
5.拓展:担任太空小导游给我
们介绍一下书中趣事,也可以介绍
你搜集的趣事。
1.学生思考后回答:总起全
文,引出下文,激发阅读的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读交流。
(1)语段一:在宇宙飞船
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
服。
不过,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
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不然,翻一个身,就会飘到别处
去了。
(在太空中睡觉有趣)
(2)语段二:喝水的时候,
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
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在
太空中喝水有趣)
(3)语段三:在宇宙飞船里走
路更有趣。
人稍一使劲就会飘到
半空中,咳嗽一声就有可能后退
3.选词填空。
(1)要想取得好的成绩,
()刻苦学习。
(2)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了一
些生活()品。
4.我是小法官。
(根据课文内
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
(1)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喝
水用普通的杯子。
()
(2)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穿
带钩的鞋子。
()
(3)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站
着不能睡觉。
()
好几步。
(在太空中走路有趣)(4)语段四:在宇宙飞船里洗澡可不是件容易事,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漂浮在空中。
(在太空中洗澡更有趣)
3.学生讨论交流吗,教师引导点拨
三、弹性作业,拓展延伸。
(用时:7分钟)
1.画一画:自由想象太空的情
景,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2.说一说:把你了解到的太空
生活趣事说给朋友、家人听。
选择性完成弹性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新课开始,先引导学生复习本课生字词,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课后搜集的太空趣事,激发学习兴趣,并为新课作好情绪及内容上的铺垫。
2.在学生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
通过交流,学生增强了对文本的了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片段
◆个性阅读,感受“有趣”
师:我们读得怎么样?好不好?(好)掌声给自己呀!你们读得这么好是不是因为很喜欢这篇课文呀?那你喜欢太空生活哪一方面的趣事呢?
生:睡觉。
师:那你请一个同学跟你一起读读这一部分的内容好吗?
(两生读)
师:嗯,你们读得真不错。
那么,为什么在宇宙飞船里睡觉有趣呢?
(读“站着睡觉……”师随机点评:“哦,我听出来了,刚才××把这句话中‘必须’‘不然’这两个重点词,读得重,很有趣。
咱们跟他学学,再读一次。
”)
(生齐读)
师:嗯,真有趣,在宇宙飞船里睡觉这么自由,在地球上我们是怎么睡觉的?(躺着)躺在哪?(床上)能睡踏实吗?可在太空中,能随便躺着睡吗?(不能)为什么?(会飘)对了,在太空中睡觉会飘来飘去,多有趣呀!可如果是你,能睡着吗?(不能)为什么?
生1:会飘来飘去,一觉醒来,自己不知会飘到哪去了。
生2:睡着了,飘来飘去万一碰到仪器,把仪器撞坏了,那可不得了呀。
生3:万一撞伤自己也很危险。
师:所以在太空睡觉,会睡不好。
用课文里的话说——不安稳。
(板书:不安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为宇航员想了什么办法?
生: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师:(出示“不过,要想……”)请第一小组的同学读读这两句话,注意红字部分。
师:咱们再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师:在宇宙飞船里睡觉会飘到别处去,得把自己绑在睡袋里,多有趣呀。
还有什
么地方有趣?
生:我觉得在太空中喝水特别有趣。
师:还有谁喜欢这一方面的内容?好,起立,请你们一起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生读)
师:你觉得在太空中喝水,最有趣的是什么?
生:在太空中喝水,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师:(出示“即使把……”)咱们和他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读)
师:看,我们地球上的一杯水,这样一倒,就倒出来了,可在宇宙飞船里,杯子里的水却怎么样?(不会流下来)
师:(边说边演示)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在……失去了重量。
师:(出示:因为在……失去了重量。
)对了,咱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在太空里,由于没有了地球引力,所有事物都失去重量,显得轻飘飘的,这种现象就叫“失重”,所以水才不会往下流,人睡觉也会飘来飘去。
师:那要喝水怎么办?
(生答,师出示关键句“要想……得……”这句)
师:我请女同学读读这句话。
(女生齐读)
师:真有趣,咱们全班跟女同学一样,把这几句话连起来有趣地读一读。
……
赏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重在“引”学生把课文介绍的几件趣事说出来,理解促进了表达,表达加深了理解,二者相得益彰。
教师主要是把听说读的综合训练,将吸收与表达熔为一炉;注意前后、内外的联系,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