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2,分数:64.00)1.名词解释21-28小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进化论】(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物物种起源和发展的理论。
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动植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发展的进化学说。
1871年达尔文出版了另一名著《人类起源和性选择》,其中论述了人类在生物界中的位置,人与高等动物的亲缘关系及其区别。
他认为人类起源于动物,人类和猿类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由已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的。
进化论理论的提出对科学认识人类起源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解析:3.【血缘家族】南京大学2006年世界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
在这个社会组织内,人类的婚姻关系是按辈份划分的。
在这种婚姻形式下,不同辈份之间的婚姻关系被禁止,同一辈份中的男子和女子互为兄弟姐妹,也互为夫妻,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性关系的进化。
由于这种婚姻关系中的男女都带有血缘关系,故名血缘家族。
血缘家族存在于旧石器时代,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公社、一个集团。
血缘家族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群开始解体。
)解析:4.【晚期猿人】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世界通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又称直立人。
其生存年代距今20万年到200万年。
目前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地点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包括我国的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坦桑尼亚的舍利人,德国的海得堡人等。
其中以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材料最为丰富。
晚期猿人的头颅面貌似猿,而四肢又极似人。
脑容量增大,手脑配合更为进步,已经能够制造多种类型的石器,能用火,并有了血缘家族。
)解析:5.【尼安德特人】厦门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
生活于12.5万一4万年前,为早期智人的典型代表。
1856年首先发现于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小洞里,故名。
尼人一般住在洞穴或岩棚下,会用火,是迄今所知的最早有埋葬死者习俗的远古人类。
典型尼人骨骼粗壮,眉嵴发达,前额低平,面骨很长,无下颏,但身体比例与现代人很相似,脑量平均为1450毫升,有的甚至大于现代人,身高约在152厘米以上。
尼人同现代人的关系在学术界尚有争议。
)解析:6.【中石器时代】(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考古学分期中指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间的过渡时期。
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年代距今1.5万年至1万年。
中石器时代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弓箭的发明。
中石器时代的另一项成就是开始驯养家畜,最早被驯养的是狗,狗成为猎人打猎时的有力助手,在当时人类的狩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石器时代文化,在欧洲南部以法国、西班牙的阿齐尔文化为代表(公元前9000一前8000年);北部以马格尔莫斯文化(公元前6000年)为代表,其分布范围是从波罗的海向西跨西北欧到英国。
)解析:7.【农业革命】(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石器时代原始种植业和原始养畜业取代采集、渔猎经济的革命。
原始农业的发生地有三个中心,即西亚、东亚和中南美洲。
亚洲西部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年代可推至公元前8000年,这里的人们栽培了大麦、小麦、豌豆等农作物。
东亚地区的早期农业文明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和泰国等地。
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在距今约7000年前就已种植水稻,黄河中上游地区居民在大约6000年前就开始培植粟。
中南美洲的秘鲁等地也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最早培植了玉米、马铃薯、南瓜等作物。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解析:8.【图腾崇拜】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吉林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形式之一。
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方言,原意为“它的亲属”。
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
图腾崇拜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在各民族中图腾的含义不尽相同,有的把图腾当作氏族标志或象征,有的把图腾认作氏族或部落的血缘亲属,有的视图腾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有的以图腾为具有多种意义的生物或无生物。
)解析:9.【青铜时代】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史基础真题;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介于石器与铁器时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硬度大,适宜制造锐利的锋刃和细密的花纹,因色青灰而得名。
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地,约在前3000年。
中国的青铜时代与中国奴隶制的产生、发展及瓦解相始终,相当夏、商、周朝。
公元前16一前11世纪的商朝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
)解析:10.【凯尔特人】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世界通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公元前2000年活动在中欧的一些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特质的有亲缘关系的民族的统称。
凯尔特人是一个由共同语言和文化传统凝合起来的松散族群,应属古代型的民族集团。
主要分布在当时的高卢、北意大利(山南高卢)、西班牙、不列颠与爱尔兰,与日耳曼人并称为蛮族。
)解析:11.【大津巴布韦遗址】南京大学2006年世界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代非洲的文明遗址之一。
位于津巴布韦维多利亚堡东南,是一座由90多万块花岗巨石砌造而成的古建筑群。
大约建于公元5—7世纪,13世纪扩建,后来成为莫诺莫塔帕王国的都城。
在当地考古出土的器物中,有各种陶器、熔炉、金饰品、铜铁制品和武器等,并且发现有铸造十字形铜币的泥模。
此外还有15世纪的中国瓷器和印度串珠等。
这一切表明这里有过发达的国家组织、采矿业、农业、商业及对外贸易。
)解析:12.【苏美尔文明】首都师范大学2016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两河流域早期文明。
公元前4300一前3500年为军事民主制阶段。
公元前3500一前3100年出现小城市,产生早期的文明。
公元前3100一前2900年文字普遍使用。
苏美尔文字(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文字之一。
公元前2900年进入奴隶制城邦盛期,乌鲁克、拉格什、乌尔为主要代表。
公元前2378年,乌鲁卡吉那改革,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一次社会改革。
公元前2371年,为北部阿卡德所灭。
)解析:13.【乌鲁卡吉那改革】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世界上古中古史真题;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世界史真题;西北大学2018年世界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苏美尔城邦末期,拉伽什国王乌鲁卡吉那执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据《乌鲁卡吉那改革铭文》记载,改革的主要内容为:禁止贵族侵夺平民财产,废除向祭司征收重税,减轻平民负担,兴修水利等。
约公元前2371年,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攻占拉伽什,乌鲁卡吉那改革彻底失败。
乌鲁卡吉那改革增强了祭司贵族的力量,削弱了王权,但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解析:14.【阿卡德王国】(Akkadian Empire)(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古两河流域南部由阿卡德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
约公元前2371年,萨尔贡击败卢伽尔扎吉西,征服苏美尔诸城邦,建立阿卡德王国,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