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见往事耳()A.了解B.出现C.看见(2)孰若孤()A.好像B.比得上C.似乎(3)卿今当涂掌事()A.沿涂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

(4)但当涉猎()A.过水去打猎。

B.浏览群书不做深入研究。

C.干涉别人打猎。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A.做B.对,向C.认为2. 选出与例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1)例: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A.事与愿违B.大事渲染C.无所事事D.舍身事主(2)例:蒙乃始就学()A.功成名就B.一蹴而就C.一抓就灵D.到任就职(3)例:自以为大有所益()A.精益求精B.受益匪浅C.延年益寿D.良师益友(4)例:及鲁肃过寻阳()A.闻过则喜B.过犹不及C.过故人庄D.文过饰非3. 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卿(qīn)今当涂掌事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xié)!C.即更(gèng)刮目相待。

D.肃遂(suì)瘫蒙母。

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及/鲁肃过寻阳B.自以为/大有所益C.蒙辞/以军中多务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语调是不同的。

6. (3分)司马光,字 ________ , ________(朝代)政治家、________家。

孙权,字________ ,三国时________国的创建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一句的“经”指《易》、________、________、《礼》、________等书。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①治经为博士邪() ②但当涉猎()③蒙乃始就学() ④及鲁肃过寻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3)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比喻什么?用“刮目相待”形容什么?(4)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①戏:取笑。

②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对句中画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过去的事情)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吗,表反问语气)C.恐已暮矣。

(迟,晚)D.何不炳烛乎?(点烛)(2)下列画线词语意思与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C.何不炳烛乎?盲臣安敢戏其君乎?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B.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C.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D.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4)翻译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5)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五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9.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

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

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注】①世祚: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1)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下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A.刚才B.假如C.接近D.向着②日月广明之道 ( )A.道路B.道理C.引导D.方法(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博览群籍凡三往,乃见B.以《易》为宗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皆朝于齐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实是欲界之仙都(3)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B.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

(4)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10.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通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

(2)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__通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

11.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为了引导同学们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校准备开展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你从多方面对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作分析。

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三条即可。

(2)在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班会上,需要你谈谈主动学习的意义。

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

(100—200字)12. 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

孙权坐在龙椅上,________。

(填写人物神态)孙权:(自言自语)________(设计独白)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跪下)大王,不知您找微臣有何事?孙权:爱卿,今天孤找你是想劝你读书!吕蒙:主公您有所不知,我哪有空啊?孙权:你事务有我多吗?我常常看书,觉得挺有收获。

吕蒙:(不住地点头)________(设计人物语言)13. 阅读下面的一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

就算是生在养鸣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安徒生《丑小鸭》)材料二:仲永之道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年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王安石《伤仲永》)材料三: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资治通鉴·孙权劝学》)我的发现: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1) A (2) B (3) C (4) B (5) A2.【答案】(1) A (2) D (3) B (4) C3.【答案】D【解答】选D。

A、卿( qing) :韵母是ing,不是in。

B、“邪”通“耶”,读音:ye,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

C、更:geng,“重新”,和“又4.【答案】C【解答】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5.【答案】D【解答】D正确。

A、《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司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6.【答案】君实,北宋,史学,仲谋,吴,《诗》,《书》,《春秋》【解答】背诵默写-定的文学常识。

7.【答案】(1)①成,当,②只,只是,③于是,就,④经过(2)①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

②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

(3)用“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用“刮目相待”形容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4)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

(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解答】(1)备考时,考生应逐篇对课内文言文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进行识记和理解,特别要重视课文下面的注释。

结合所学理解本题实词。

(2)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从孙权劝说的“不可不学”,到“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写出了吕蒙的巨大进步。

故“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用“刮目相待”形容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4)文章标题为《孙权劝学》,文章写“蒙乃始就学”,但吕蒙学习的效果却没有直接写出,却是借助鲁肃的“大惊”,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这一侧面描写写出。

8.【答案】(1)A (2)C (3)B(4)①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知晓事物这么晚啊!②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国君的呢?(5)①善于引导;②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③热爱学习,开卷有益;④要多读书,读好书,不可以放弃读书;⑤什么时候读书都来得及;⑥珍惜时间。

【解答】(1)A项,往事:历史。

(2)A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项,介词,用/与“为”连用,认为;C项,语气词,表反问,呢;D项,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故选C。

(3)“少而好学”“壮而好学”“老而好学”句式相同,结构完整,其前后都应断开。

故选B。

(4)①更:重新;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尊称;见事:知晓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