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2014年护理工作计划
一、强化护理管理
1、提高护士长自我管理能力。
全面学习新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技能。
积极参加护理管理培训及交流,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2、积极配合护理重点岗位培训,专科护士培训。
护士培训后将学到的知识及技能充分运用到临床护理。
3、继续推进精细化管理。
将原有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巩固改进,并推出新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2014年将重点在改进病房环境方面加大力度。
创建温馨、整洁、安全的病房为精细化管理重点项目。
提升患者满意度。
4、推进护理岗位管理。
完善护理培训效果,督促护理人员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以达到护理人员顺利晋阶。
5、坚持护理绩效分配方案的完善及落实。
依据护理人员层级、工作量、护理质控、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绩效分配,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达到公平、合理、高效的目标。
6、完善目标管理及信息化管理。
科室年初制定详细、完整的护理工作计划、分解目标,并有措施、方法、目标。
全年积极落实计划目标。
工作中记录相关真实工作数据,配合信息化管理。
按要求完成各项监控指标上报工作。
二、提升护理质量。
1、做好护理人员自控工作。
认真培训、督促、检查护理自控记录,树立护理人员自动自控理念,养成良好的质量观、
安全观念。
护理自控规范化,护理工作零失误。
2、做好科室内互控工作。
通过护士长、护理组长、组员的三级监控,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互相监控,达到护理质量无缝隙管理。
3、认真做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
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及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认真执行落实。
做到同一问题不重复出现。
4、科室制定完整的质控计划,方法、措施、评价、整改系统详细。
并在工作中落实。
充分利用管理工具,及时记录。
包括点状图、柱形图的掌握和利用。
5、在科室内开展品管圈管理。
针对肛肠科日常护理工作及专科护理特点,制定符合本科特点的品管圈,提升护理管理效果。
全科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活动的学习、掌握,通过品管圈解决实际护理问题、难题。
提升护理质量水平。
三、护理安全管理。
1、强化护理风险项目管理。
认真进行全院共性风险项目管理。
包括跌倒、坠床、压疮、导管滑脱、用药错误的风险项目管理。
同时结合科室特点制定出科室共性风险项目管理2项及病人个性化风险管理项目1项。
风险防范率达100%。
2、加大重点环节及特殊病人的监管力度。
将重点环节管理及特殊病人监管列入质控计划。
并通过科室组织的应急预案演练、护士长日巡查提高护理人员应急技能。
护理人员掌握
及落实率达100%。
3、创新护理安全管理举措。
(1)推出邀请患者参与三查十对工作,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
以及患者床号、姓名、年龄、诊断等。
让患者了解三查十对工作内容,自动参与查对。
减少疑虑、减少差错、保障安全。
(2)在科内推出手术室真人体位卡和手术室实景图片。
让患者尽早融入手术情境中,消除恐惧心理,加强手术配合程度。
(3)倡导个性化宣教,多样化宣教:针对不同民族、宗教信仰患者,科室要准备基督教、佛教书刊,护士做到相关了解,并重视与患者在语言、宗教信仰方面的沟通。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家庭矛盾、有无自杀倾向,护士要深入观察,化解危机。
针对有慢性病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做好宣教,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医生。
四、加强专科内涵建设。
1、强化护理培训效果。
(1)针对不同层级护士的实际业务水平、岗位工作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培训。
NI级护士注重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重点做好静脉穿刺、手卫生、护理文件的培训。
N2级护士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及岗位胜任力的提高。
重点培训标准化护理查房、应急预案、职业防护。
N3级护
士注重专业技术的精进、护理科研、护理管理能力的提高。
重点培训专科护理实践、文献检索、护理质量管理。
(2)每名护士针对不同层级,掌握一门过硬本领,如留置针技术、微量泵技术、输液泵技术、心电监测技术等。
鼓励护士在本技术上深入研究、深入探讨。
提高护士自信、提高整体护理技术水平。
(3)重视护理培训考核效果,达到护理技能、理论考核合格率100%。
2、提升专科护理质量。
护士长、护理组长按要求完成年内护理查房活动。
全年护理病历讨论及护理会诊认真开展。
并以此提高护理专科水平及知识点。
护理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开展率100%,记录清晰。
3、打造专科护理特色,创建无痛护理品牌。
(1)提升专科护理水平,提高对患者疼痛护理的质量。
通过疼痛知识早知道、手术疼痛规范化管理、疼痛宣教卡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知识的宣传,患者全面参与疼痛的评估与处理,护士及时观察记录,为医生调整镇痛方案提供参考。
(2)提升理论技能水平。
以两人为一组,成立科室内糖尿病患者管理小组、静脉穿刺护理小组、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康复训练指导小组。
让每一名护士掌握一项专门技术,达到提高、扩展,以带动科室整体理论技能水平。
4、提升护理科研及学术能力。
结合科室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在TST及RPH方面发表论文。
N3级护士每人发表国家级论文1篇。
结合新开展的结肠水疗技术,拟申报市级护理技术成果项目1项。
五、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1、创新护理服务方法,提升病人满意度。
(1)倡导微笑服务。
以微笑面对患者,眼神交流要诚恳,以示重视和责任感。
这项工作,护士长以身作则,已受到好评。
倡导微笑服务是一种服务方式、服务态度、职业态度。
杜绝不看对方说话、低头说话、简短说话,应正视对方,微笑服务。
(2)树立服务理念。
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服务理念。
将护理工作做实、做精、出成绩、出亮点。
在基础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以优质服务、亮化环境、为患者排忧解难为主,赢得患者满意度。
工作中付出真心,尽职尽责,把责任心、人文关怀放在第一位,重视患者的就医感。
服务中增强五个意识。
即以人为本,病人第一的服务意识;规范职业,诚信负责的责任意识;全员参与,协调配合得团队意识;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安全意识;精益求精,持续改进的优化意识。
(3)鼓励护士推出便民措施、小创作、小发明。
并根据取得的效果给予奖励,推广。
(4)升华健康教育内涵,提升患者出院后的自护能力。
设计专科疾病患者自我管理宣传册,从饮食、功能锻炼、注意事项、保养方面,鼓励患者自觉、自我管理,达到护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在院由护士完成,出院后由患者自我管理,充分体现护理成果。
2、提升有创操作成功率。
依据科室特点,重点提升静脉穿刺、静脉注射、导尿、灌肠输血等有创操作成功率。
通过技能培训、考核、问题整改等方法监督实施。
及时上报数据,各项有创操作成功率达100%。
3、加强病区规范化管理。
全面落实“五常”管理,床单元“四统一、一归位”管理。
五个习惯性定位管理。
加强科室病房温馨、规范、整洁管理。
病区管理达标100%。
加大陪护管理,持续降低陪护率。
在原有基础想再降3%-5%。
全面推行晨间查房“无陪护”管理。
时间段内无陪护管理工作监管及落实到位。
六、加强团队建设。
1、创建和谐团队。
(1)举办金点子比赛。
围绕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管理工作,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出谋划策。
(2)举办药品知识比赛。
为应对不断更新的药品品种、剂量、商品名等,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对药品知识的熟悉和掌握,保证用药安全。
(3)举办摄影比赛。
邀请患者、医务人员参加,用相机记录医患之间、护患之间的感动瞬间,并张贴上墙。
(4)举办护理工作情境比赛。
以应急预案演练为形式,贯穿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操作流程,寓教于乐,发挥团体协作精神,从而更好地掌握各种护理制度及流程。
(5)举办有奖知识问答。
以护士条例、优质服务、法流法规、道德规范为主题,举办有奖知识问答,提高护理培训效果。
2、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
继续开展“一、二、三”学习工程。
制定详细的读书计划,并进行考核、跟踪、评价。
积极开展读书报告及交流。
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选先进、树典型。
制定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比方案,每月进行考评。
公正、公平、合理进行评比。
调动护理人员优质护理服务积极性。
肛肠科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