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刘艳蓉
一、基本情况
七年级只有一个班级,人数25人,期中测试成绩如下;
最高分:96分最低分:38分
二、题例分析:
附:抽样调查。
得分情况
Ⅰ、选择题
1、得分率较高的题型为选择题和判断题:
选择题40分大部分都能得30分只有4人在20-30分
判断题10分有12人得满分其余都在8分以上
2、出错比较多的是材料题:
①我的潜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只有4位同学能理解潜力的意思,把潜力与行动计划想混稀。
②说说我的行动计划(我将怎样努力?)一题,学生回答比较简单,题目也未提出具体要求,要有几个行动计划,因而有十来位同学只有两句话。
3、材料分析时,有些同学对问题把握不准,回答不完整,如(成长的烦恼),对于小灵同学的苦恼二,请根据你的经验,向她传授几招调节情绪的绝招,应为“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理智控制、理性升华、改变认识、幽默”。
有同学如谢宁只答到“转移注意力”
三、存在问题:
1、学生基础较差,语言文字功底薄,卷面不够整洁,字迹马虎,错别字较多。
2、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只做选择题与判断题,简答题与材料题分析题不会回答。
3、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审题不清。
4、该识记掌握的知识不牢固。
5、学生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见解。
6、回答问题不完整,语言不精炼。
四、改进措施:
1、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
2、与其他课任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多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写作能力,加强文字功底训练。
3、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从乐中学,从活动中学。
4、让学生动起来,动脑、动手、动嘴。
5、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并培养自身良好思想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6、让实例走进课堂,让课堂生动起来。
7、创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尊其师,信其道”
八年级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刘艳蓉
一、基本情况:
1、学习成绩
二、抽样调查,题型分析:
其中出错最多的是1题:
我们已进入青春地带,在这里,我们会:
①感受新的变化②获得新的体验③结识新的朋友④开始新旅程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④
大多数同学85%的是选A,应为B
此题不严谨
此题分三个小题,1题生存技能大考验,学生能例举出相关的求生技能,举的最多的是消防安全知识和报警,求救电话,说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安全知识能力。
3题怎样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生命的价值?90%的同学都能回答出“珍惜时间、勇于创造、乐与奉献”只有几位同学未识记。
而2题,创造生命箴言,同学在创作时语言不精炼。
三、存在问题:
1、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审题不清,如“在你身边有人不友好地对待其他生命的事件吗?”在此处“其他生命”应为动、植物,而有部分同学理解为“其他人的生命”。
2、回答问题语言不简洁,随心所欲。
3、对“生命的价值”体现还不清楚,如“只有苦难的经历,才能让我们实现生命的价值”其错误在哪,不明白,对于平凡的生活中也能体现生命的价值,理解不够。
4、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只做了选择与判断题,其他题一字未写。
5、理论联系实际,谈行动能力不强,不具体,如“你打算怎样珍惜青春,让自己拥有无悔的青春呢?”说的比较空洞,说明学生还不能达到知行统一。
四、改进措施
1、与家长交流,与学生沟通。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习。
2、与各任课老师合作,培养学生语言、文字阅读、理解能力。
3、平时多开展时间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
从而达到思想境界的升华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4、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尊其师,信其道。
”
5、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6、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与作业训练的指导。
五里墩中学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卢刚
一、基本情况:
全年级参考人数84人,平均分为71.56分,最高分99分,最低分31分,及格人数按老方法算的话(60分以上为及格)67人,及格率为79.8%,优秀人数(80分以上为优秀)25人,优秀率为29.8%,如按等级算的话(A,B,C.D,E,F六个等级),合格人数82人,合格率为97.6%;A等(20%)人数17人(85分以上为A)。
从本次考试统计结果上看,试题的总体难度水平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相符的,达到了命题要求,绝大多数学生成绩在60—80分之间,符合了“两头小中间大”的基本规律,命题中既重视了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观点的掌握情况,更注重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本套试题能够体现考试目标性,题量适中,难易适当,但也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二、试题分析:
全套试卷共五大题,其中客观题46 分,含单项选择和是非判断题,与中考试题要求相吻合的,主观题54 分,包含三大题型::即轻松概括,材料分析,探究与实践;命题人对题型稍作调整,把简答题改为轻松概括,降低了本题型的难度,设计新颖,有创新,放大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引导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存在问题:
1、个别选择题不严谨。
如第9小题“这些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选项中C ,D二者
兼可,既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必须改变人们的不合理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对答案的设置应尽量作到周密,严谨,避免出现争议较大的问题。
2、主观题太侧重于第二单元:从分值上看,第一单元<世界在我心中>只占22分,材料
题(2)和探究与实践全部都是针对于第二单元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同时问
题的答案甚至可以从试卷中找到,因此,问题的提出还可尽量作到合理,科学。
三、学生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
从学生作的答案来看,发现不少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模糊不清或识记不
准,如是非判断第5,9,10题,不少同学认为“中国是和平与发展的决定力量”,“治理
污染必须首先发展经济”等,材料题第二问“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有80%
以上的同学只写出了“霸权主义”究其原因,还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理解、分析能力不强
有些同学对知识能加强记忆,却不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材料题(2)第一问“反映我国最大的资源国情是什么?”、第三问“如何处理人,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讲解答案时很多同学恍然大悟,肚里装着知识却倒不出,关键还是联系知识、运用知识方面有所欠缺。
3、审题不清
最突出的问题在于第三大题“轻松概括”,要求中很明确的要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题
中体现的道理,有20%是学生是对原文进行缩写,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另外如材
料分析第一题,约5%的同学把伊拉克战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当成是当今世界的形势,以致于后面的问题出现连续性错误。
4、表达能力欠缺
在答案中体现出学生的语言表达不简练,清晰,流畅.最后一题探究与活动中要求写出
参加这项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只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有少数学生语言表达
东拼西凑,很不流畅,文字功底较差。
5、态度不端正
表现在字迹马虎潦草,随意性大,写错的地方乱涂鸦,卷面不整洁,甚至还有极少数同
学学习目标不明确,整套试卷只完成了客观题,主观题只字未写,草草交卷了事.
四、改进措施:
1、坚持课堂主阵地,向45分钟要质量,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以学生
为主体,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利用相关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师引导下构建系统知识网络,理清基本思路,提高整体把握
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3、要求学生多关注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并敢于在活动重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4、重在补差,从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基础知识上做起,慢慢积累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
学生学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