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武清区南蔡村镇莲胜中心小学
刘妍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武清区南蔡村镇莲胜中心小学
刘妍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研究。

并总结了教师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给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树立榜样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赏识教育,激发学习的自信心等策略与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教师,我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教师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影响。

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做到:
1、教师要讲诚信。

党的十八大也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作为教师更要对学生讲诚信。

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答应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旅行承诺;有时在学生和同事面前肆无忌惮地瞎说……这些细微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2、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重要条件,而作为老师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3、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

老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

成绩好的学生自然受到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而偏心他,成绩不好而疏远他。

二、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

这是因为学习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效果。

当学生处于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时,一般都
会思维活跃,身心放松,乐于学习。

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质量与效率比较明显。

反之,就会极大地抑制、禁锢学生的思维,其学习积极主动性必然遭受极大的挫伤和打击,这样其学习质量与效果也就必然大打折扣。

三、树立榜样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

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董存瑞、刘胡兰等;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李四光、邓稼先等;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渔夫和妻子桑娜;有从小不说谎,最后当上国王的熊日;有讲述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让学生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而骄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理的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

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次班会,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周总理。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

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

四、赏识教育,激发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因此,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这个适当的表达方法就是赏识,它包括肯定、赞美、表扬、鼓励以及宽容,学生的自信心、进取的锐气、活泼的灵性、开朗的性格都来自于赏识。

实施赏识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

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很高,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或有了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强化,例如多说几句“你进步了”“你真棒”“你真厉害”“希望下次考得更好”“相信自己,肯定行”等鼓励性语言,使学生感到“我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

例如,我班杨欣颜同学,她的数学学习成绩比较差,脑子反应慢,常常为此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内心还是想把学习搞好。

在一次研究课上,当我提问一道数学问题时,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审题而回答错误,随后杨欣颜也举起了小手,当时我的内心有些矛盾,不叫她吧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叫她吧又担心说不对,最后我还是叫了她的名字,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她回答对了。

于是,我为她
鼓起了掌,并对她说“老师为你骄傲”随后,课堂上响起了一片掌声。

这次让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2、赏识要持之以恒,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

教师或家长在面对学困生时,有时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行为失控,在情急生气时忘记了鼓励反倒讽刺,大声地指责:“这么笨,别上学了”“你真没记性”等,从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学生的自我评价,失去自信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让他们在痛苦中总结经验,在教训中学到智慧,使其不迁怒,我们对小学生的错误处理至关重要。

爱迪生母亲的宽容使世界多了位发明家。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例如:我班有部分学生的作业潦草,作业质量不高,我就经常找这些学生交谈,偶尔他们有一两次作业表现好,就及时给予表扬,并在作业本上刻上印章,这样他们为了争取这些“印章”,作业自然越来越好。

所以我们对学生要宽容、和善、耐心,使学生感受一份真爱与抚慰。

最后,我引用美国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付出真心、真情、真爱,一切“从心”做起,我们就能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文献参考:《小学生健康教育》斯塔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殷炳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