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地址:*******。
1.2 工程用途:********。
1.3 标志标牌形式、高度:根据地勘资料及北引导及互通路线路基图估算,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1.4 结构体系:户外标志标牌设施钢结构。
二、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2.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2.2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0年2.3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2.4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2.5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三、自然条件3.1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3.2 基本风压:0.30 kN/m2(重现期为50年)。
地面粗糙度类别: B类。
3.3 基本雪压:0.35 kN/m2(重现期为50年)。
3.4 场地地震基本烈度6度。
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须满足抗震构造要求。
3.5 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1)本工程根据**************进行设计。
2)基础形式: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桩基础。
3)地下土层地质情况详见基础图单页图纸。
四、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和图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户外广告设施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48:200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建筑钢结构焊机技术规程》(JGJ81-2001 J218-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湖北省标准) DB42/242-2003注:本工程按现行国家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时除应遵守本说明及各设计图纸说明外,尚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及工程所在地区的有关规范或规程。
五、结构设计计算程序上部结构采用上海同磊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空间钢结构设计系统 3D3S v10.1计算软件。
基础部分采用北京理正结构设计工具箱 6.5版计算软件。
六、设计采用的荷载本图计算荷载:标志标牌面板材料(如镀锌钢板、铝合金板、铝塑板或灯箱布等,不含面板结构)的自重标准值不大于 0.15kN/m2;固定设备(如灯光照明设施等)的点荷载标准值不超过0.3kN/m2。
七、本图工程适用环境适用于室外环境,环境温度不低于-400C,且不高于600C,中等及以下侵蚀环境。
八、主要结构材料8.1 钢材标志标牌上部主体结构均采用 Q235钢;钢筋:HPB300钢筋(用%%130表示)fy =270MPa;HRB335钢筋(用%%131表示) fy =300MPa;8.2 混凝土垫层: C15; 基础: C30。
钢管柱地板下二次浇灌找平:无收缩细石混凝土C35。
8.3 焊条1)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5118的规定。
2)钢筋焊接: HPB235钢筋采用 E4303;HRB335采用 E5003。
3)预埋件穿孔塞焊:锚筋为HPB235级钢筋时采用 E4303;锚筋为HRB335级钢筋时采用 E5003。
锚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九、材料要求9.1 上部结构钢材1)承重结构的Q235B钢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规定,对应温度的冲击韧性有合格保证;2)标志标牌面板采用镀锌钢板时,钢基板为Q235A,厚度不应小于0.6mm;3)主体结构钢管柱、钢管梁均应采用热轧无缝钢管或者直缝电焊钢管,其技术条件应分别符合《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99、《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92 和《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6728-2002的要求;9.3 紧固件紧固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98.2-2000等标准的规定。
普通螺栓为4.6级,其技术条件应符合《六角螺栓 C级》GB/T5780-2000和《六角螺栓》GB5782-2000的规定。
高强螺栓为10.9级(摩擦型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35),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GB/T1228-9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91、《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9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基础条件》GB/T1231-91等标准的规定。
9.4 钢筋混凝土钢筋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求10.1 钢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及耐久性的基本要求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未经结构工程师允许不得改变结构的使用环境。
)2)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见下表:10.2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详图中注明者除外)详见《11G101-1》第54页。
10.3 钢筋的锚固和连接1)纵向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 li 抗震锚固长度 laEi按《11G101-1》第53页表格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li 、l|lEi按《11G101-1》第55页表格。
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也可采用绑扎搭接。
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如梁、板内通长钢筋的接头,上部钢筋在跨中1/3跨长范围内,下部钢筋在支座处(地梁和地下室底板反之)。
当接头位置无法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应≤50%。
接.接头的类型和3)框架梁、柱和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当直径≥25mm 时,应采用机械连质量控制要求应严格按照《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4)受力钢筋的接头应相互错开,要求如下: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中点两侧各0.65l|hlE|i(合计1.3l|hlE|i)范围为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宜≤25%,对柱类构件宜≤50%。
当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或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50%。
5)在梁、柱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10.4 基础1)应按照批准的基坑围护设计图纸进行基坑围护施工和基坑开挖,并按要求做好基坑及周围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物的检测工作。
2)基坑开挖时应特别注意因土体开挖不均匀造成桩体偏移。
机械挖土时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坑底应保留不小于200厚的土层用人工挖除。
3)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进行桩基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基础垫层施工。
4)在进行承台施工前,应事先按设计要求对标高和轴线进行校准,同时做好降水措施(至施工面以下>500),以防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
5)柱钢筋除详图中注明外宜伸至承台基础梁底。
当锚固长度不足时端部应设直钩,直钩长度≥10d。
伸入承台或基础梁的插筋应采取必要的固定措施,确保浇捣混凝土时不移位,不倾斜。
6)在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应认真检查基础钢筋及墙、柱插筋的数量、位置是否正确,设备管线、底板凹坑有否遗漏,防雷接地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7)基坑回填土及位于室内外地面、散水、踏步等之下的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300,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十一、构件加工要求1)加工制作前应编制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在制作中实施工序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2)选用的钢材除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外,在下料前还应进行抽样复检,证明符合质量保规范要求标准后方可下料。
3)构件放样和号料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量和加工余量。
4)下料时宜采用自动切割机切割,钢管柱、钢管梁应采用精密切割.切割、剪切的偏差应符合规范的相应要求。
5)焊接构件的坡口和切口质量、焊接连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6)钢管柱、钢管梁及标志标牌支架结构等主要承重构件进行焊接或拼接时,焊缝质量等级不低于二级,并应进行探伤检验。
7)雨雪天气禁止露天焊接;构件焊区表面潮湿或有雨水时,须处理干净后方可施焊。
四级风力以上焊接时应采取防风措施。
8)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其中每一层焊缝焊完后,应及时清理,如发现有影响焊缝质量的缺陷,须清除径大1~1.5mm。
主要构件不允许现场打孔。
11)钢构件的制作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户外广告设施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48:2003及相关标准。
十二、防锈与防腐1)钢构件制作前须进行彻底除锈,除锈质量等级为Sa2 。
2)钢构件制作完成后须进行防腐处理,优先考虑采用热侵镀锌法和热喷涂铝锌复合涂层法。
也可采用防腐油漆涂料。
3)采用热喷涂铝锌复合涂层法时,喷涂前构件应进行加热,涂层厚度不应小于100um。
3)采用防腐油漆涂料时,要根据环境的腐蚀介质情况选择相应涂料,涂敷遍数为2底3面,且底漆须在工厂完成喷涂。
干漆膜总厚度不应小于150um。
十三、安装要求1)安装前应校对进场的构件和连接材料,检查质量证明书和设计文件,并对柱脚螺栓位置的准确性进行校对和校正。
2)结构构件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均不得损坏、并防止搬动过程中构件发生变形。
3)钢管柱就位后应设临时支撑或缆风绳国定,且柱底要填加钢锲。
钢柱位置应准确,且垂直偏差不应超过柱高的1/1000。
校正完毕后方可进行柱底板下细石混凝土及柱外包混凝土的浇筑。
4)钢管柱外包、内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上部结构的安装。
5)上部结构宜在地面组装成单元后整体吊装,也可采用单件拼装;面板及其结构宜在地面组装成单元后整体吊装。
整体吊装时须在构件节点处吊装,并进行吊装验算。
6)安装过程中须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不产生永久变形,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高空坠物。
大风天气不得进行施工。
7)法兰盘连接节点处,法兰板接触面的贴合率不得低于70%%%,且边缘最大间隙不得大于1.0mm。
可采用0.3mm塞尺检查。
8)普通螺栓须采用双螺帽或弹簧片防止松动。
拧紧螺栓后,螺栓外露长度可为2~3丝扣。
整个结构安装完成后,所有螺栓须检查拧紧度。
9)当构件须在现场进行制孔、组装、焊接时应满足本说明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安装时螺孔不应采用气割扩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