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中考材料作文训练指导公开课李建军

武汉市中考材料作文训练指导公开课李建军

力后的结果不 同。
• 小结: 虽然小松树的客观环境(因 素)不好,但主观上不放弃,尽力生长, 即使难以枝繁叶茂,也是好的。

仔细推敲,确定最佳立意。(定)
▪ 1.勇于挑战。 ▪ 2.努力的过程是最美好的。 ▪ 3.一个人应该尽力去尝试,用心去做自己该做
的事。 ▪ 4.一个人虽然自身条件不如别人,所处客观环
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 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回扣材料,拟定问题答
案。(扣)
• 镜头一
• 人物: 王山
李川
• 自身条件: “跳高健将” 小个子
• 主观条件:纵身一跃 连跳三次
找关键词句法
好奇,往训往练是发一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 材料:鞋匠的好奇
▪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 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 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 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 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 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 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 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 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以做得更好!” ▪ 力量的具体表现 ▪ 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 ▪ 为什么 ▪ 父母的呵护与关爱,勉励他……
回扣材料,拟定问题答案。(扣)
▪ 一句话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力量的具体表现 ▪ 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 为什么 ▪ 哲人或名人的话语,警醒了他,让他反
思,给了他人生智慧。
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审材常见病症
1.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 2.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 3. 抓一鳞而弃全鱼 4. 抓现象而弃本质
审准材料
2008年武汉市初三四月调考作文
18.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50分) 2007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上,我们认识了一
个弱女子,她坚守一位医生的良知,冒着生命危险揭 露行业潜规则,屡遭报复,陷入困窘,但她十年不辍, 无怨无悔,被她揭露的伪劣医疗器械有20多种,其中 8种已被查处,她最终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多个法规性 文件。她—陈晓兰,只是一个弱女子,却挑起了维护 医疗环境纯洁的大任。 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也是强大的;是有限的,也 是无穷的……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
2008年武汉市初三五月调考作文
18.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50分) 5月8日,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等极
端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燃烧,举世为之惊叹。在这史无前例的壮举背后, 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在设计火种灯的过程中,由于以往常用的液 体航空煤油在6500米以上无法正常工作,科研人员先后试验多种材料都 被一一否定,后来,退休科研人员任国周看到一个用碳做热源的暖手炉 后突发灵感,决定用碳做火种,但第一次试验效果不理想。后来,任国 周看到一个烧拼摊旁的蜂窝煤炉,顿生联想,将碳柱象蜂窝煤一样上下 挥放在火种灯内,下面的破柱燃尽化成灰,上面的破柱自动落下来,这 样通过不断添加破柱就可以保持火种灯不灭,而且排灰问题也能解决。 最终珠峰火种灯装上了5节50毫米高的特殊破柱,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 一个大难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个小发现迎刃而解,这个现象一定会引发 你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你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自身
的生活体验,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
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本中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校名。

2009年武汉市初三四月调考作文
18.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50分)

约翰·詹姆斯·奥德朋是世界著名的鸟类艺术家。他从小就热
爱大自然,尤其喜欢画鸟。后来以经营干货为生,生意很好,他
的业余时间仍然用来从事鸟类的研究和绘画。1819年,美国爆
发了重大经济危机,他一夜之间破产了,在看不到其他出路的境
当堂训练(二)
2009年武汉市中考作文
•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
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
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
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
▪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 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 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 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 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 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 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 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 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自学指导
阅读2008年武汉市初三四月调考作文题 1.请想想:材料作文有什么特点? 2.请写写:这则作文你准备确立什么观点? 3.请说说:你作文观点的确立依据是什么?
确定写作主旨
▪ 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也是强大的;是有 限的,也是无穷的……(为什么)
▪ 1.因为坚守良知: ▪ 2.因为勇敢无畏有正义感: ▪ 3.因为无私奉献 ▪ 3.因为坚持不懈(执着、恒心、信念) ▪ 4.因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5.因为.……
▪ …… ▪ 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
量?这些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回扣材料,拟定问题答案。(扣)
▪ 一句话 ▪ “加油!” ▪ 力量的具体表现 ▪ 顽强地冲向终点 ▪ 为什么 ▪ 同学的友爱,父母、老师的关爱,鼓励
他、 ▪ 激励他……
回扣材料,拟定问题答案。(扣)
▪ 一句话 ▪ “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
2008年武汉市初三元月调考作文
18.阅读下面新闻,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字左 右的文章,表达你的想法。文体自选,文题自拟。 (50分)
在克罗地亚的海滨扎达尔,有一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海风琴。这是一架经过精心设计的海浪管风琴,白色 石阶下暗藏35个大型风琴管,大海就是风箱。海水拍 打和潮汐涨落会在风琴管中自动形成气压变化,美妙 的乐声也随之产生。海风琴建成于2005年,设计者是 建筑师尼古拉·巴希奇,巴希奇生长在海边,小时侯就 喜欢聆听海浪拍打岩石的声响,海风琴的设计灵感也 来源于此。去年海风琴获得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
找关键词句法
训练一
▪ 材料:鞋匠的好奇
▪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 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 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 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 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 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 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 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 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境不好,但只要主观上不放弃,尽力而为,就 是好的,没有遗憾。
自学小结:材料作文审题“四步”法
一 通读题目,找准关键语句。(找) 二 寻根探源,设定核心问题。(设) 三 回扣材料,拟定问题答案。(扣) 四 仔细推敲,确定最佳立意。(定)
全面的观点
审 原则 联系的观点
题 立
发展的观点
况下,他决定将自己的爱好变成全职工作。他带着画笔顺着密西
西比河漂流而下,决心将美国大陆上所有的鸟类都用画笔记录下
来。1826年,奥德朋带着他的作品《美国之鸟》——435张和实
物大小相同的画——来到了英国,受到了热情追捧。多年后,成
为著名禽鸟画家的他回忆道:“在经济危机那段黑暗的日子里,
我得以发展我热爱的天赋。”
• 结果: 跨过1.5米 没越过1.2米
• 为什么:个人自身条件、主观条件不一 样,努力后的结果不一样。
• 小结:虽然个人自身条件不好,但主观 上不放弃,尽力去做,即使努力后的结 果不如别人,也是好的。
回扣材料,拟定问题答
案。(扣)
• 镜头二 • 事物: 一棵小松树 • 客观条件: 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 • 主观条件:尽力生长 • 结果:…… • 为什么: 客观环境(因素)不同,努
学习目标
1、明确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了解 材料作文基本概念。
2、掌握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的基本 方法。
材料作文
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
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 种作文形式。
材料 来源
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
材料形式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抓关键句法
例2
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楯,兢 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 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 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 “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析: 关键句——“第放下即实地也” 立意——学会放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
找关键词句法
训练一
▪ 材料:鞋匠的好奇
自学小结:材料作文审题“四步”法
一 通读题目,找准关键语句。(找) 二 寻根探源,设定核心问题。(设) 三 回扣材料,拟定问题答案。(扣) 四 仔细推敲,确定最佳立意。(定)
当堂训练(一)
2008年武汉市中考作文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50分)
▪ “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 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孩子,老师说你 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 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 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 有山,人外有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