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机械密封/端面密封:是把转轴的密封面从轴向改为径向,通过动环和静环两个端面的相互贴合,并做相对运动达到密封的装置。
2.临界压力:壳体失稳时所能承受的相应外压力,称为临界压力,用P cr表示。
3.自紧密封:依靠容器内部的介质压力压紧密封元件实现密封的形式。
4.等面积补强:壳体因开孔削弱的承载面积,须有补强材料在离孔边一定距离范围内予以等面积补偿。
5.应力集中系数:受内压壳体与接管连接处最大应力与壳体不开孔时环向薄膜应力之比,用K t表示。
6.自增强:通过超工作压力处理,由筒体自身外层材料的弹性收缩引起的残余应力,使工作时应力分布趋于均匀,提高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
7.焊接接头系数:焊缝金属与母材强度的比值,反映容器强度的受消弱程度。
8.一次应力:求得的薄膜应力与相应的载荷同时存在,平衡外加载荷引起的应力,随外载荷的增大而增大。
9.二次应力:在两壳体连接边缘处切开后,自由边界上受到的边缘力和边缘力矩作用时的有力矩理论的解,求得的应力称二次应力。
10.预紧密封比压:预紧时,迫使垫片变形与压紧面密合,以形成初始密封条件,单位面积上所需的最小压紧力。
称为预紧密封比压。
11.第一曲率半径:回转壳体经线上某一点的曲率半径,称为第一曲率半径。
第二曲率半径:壳体中面上所考察的任意一点到该点法线与回转轴交点之间的长度。
12.分析设计:对容器在不同部位、由不同载荷引起的、对容器失效形式有不同影响的应力加以不同的限制的设计方法,称做分析设计方法。
13.设计压力:是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得低于工作压力。
14.工作压力:指容器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顶部可能产生的最高压力。
15.计算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最危险截面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
16.临界转速:当搅拌轴的转速达到轴自振频率时会发生强烈震动,并出现很大弯曲。
17.无力矩理论:当薄壳的抗弯刚度非常小,或者中面的曲率、扭转改变非常小时,弯曲内力很小。
这种省略弯曲内力的壳体理论。
18.有力矩理论:在壳体理论中,若同时考虑薄膜内力和弯曲应力。
19.不连续应力:由于这种总体结构不连续,组合壳在连接处附近的局部区域出现衰减很快的应力增大现象称为边缘效应或不连续效应。
由此引起的局部应力称为不连续应力或边缘应力。
20..热应力: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自由膨胀或收缩受到约束,在弹性体内所引起的应力。
21.残余应力:当厚壁圆筒进入弹塑性状态后,这时若将内应力Pi全部卸除,塑性区因存在残余变形不能恢复原来尺寸,而弹性区由于本身弹性收缩,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但受到塑性区残余变形的阻挡,从而在塑性区中出现压缩应力,在弹性区内产生拉伸应力,这种自平衡的应力就是残余应力。
把这种卸载后保留下来的变形称为残余变形。
22.薄壁圆筒:对于圆柱壳体,若外直径与内直径的比值(Do/Di)max<=~.23回转薄壳:中面由一条平面曲线或直线绕同平面内的轴线回转360。
而成的薄壳称为回转薄24外压壳体的失稳/屈曲:承受外压载荷的壳体,当外压载荷增大到某一值时,壳体会突然失去原来的形状,被压扁或出现波纹,载荷卸去后,壳体不能恢复原状。
25临界长度:对于给定的D和t的圆筒,有一特征长度作为区分n=2的长圆筒和n>2的短圆筒的界限,此特性尺寸称为临界圆筒。
26临界风速:塔产生共振时的风速。
27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储存在密闭容器中的液化气体达到汽液两相平衡时,气液分界面上的蒸汽压力。
28强度胀:是指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密封性能及抗拉脱强度的胀接。
29密封焊:是指保证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密封性能的焊接,不保证强度。
30贴胀:是指为消除换热管与管孔间的间隙并不承担拉脱力的轻度胀接。
31流化床反应器:流体以较高的流速通过床层,带动床内的固体颗粒运动,使之悬浮在流动的主题流中进行反应,并具有类似流体流动的一些特性的装置。
32圆筒全屈服压力或极限压力:假设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承受内压的厚壁圆筒,当筒壁达到整体屈服状态时所承受的压力。
33卸载定理:以载荷的改变量为假想载荷,按弹性理论计算该载荷所引起的应力和应变,此应力和应变实际是应力和应变的改变量。
从卸载前的应力和应变减去这些改变量就得到卸载后的应力和应变。
34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当载荷卸除后能够恢复的变形为弹性变形,载荷卸除后不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
35应变时效:在较高温度下停留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36焊后热处理:利用金属在高温下屈服强度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变,从而达到消除或者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目的一种热处理,属去应力退火。
37名义厚度:指设计厚度加上钢材厚度负偏差后向上圆整至钢材标准规格的厚度,即标注在图样上的厚度。
简答1.提高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a对圆筒施加外压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采用多层圆筒结构;b将厚壁圆筒在使用之前进行加压处理,使其内压力超过初始屈服压力。
2.降低局部应力的措施:a 合理的结构设计:减少两连接件的刚度差;尽量采用圆弧过渡;局部区域补强;选择合适的开孔方位。
B 减少附件传递的局部载荷C 尽量减少结构中的缺陷。
3.减小轴端挠度、提高搅拌轴临界转速的措施:缩短悬臂段搅拌轴的长度;增加轴径;设置底轴承或中间轴承;设置稳定器4.影响搅拌功率的因素:搅拌器的几何尺寸与转速:搅拌器直径、桨叶宽度、桨叶倾斜角、转速、单个搅拌器叶片数、搅拌器距离容器底部的距离等;搅拌容器的结构:容器直径、液面高度、挡板数、挡板宽度,导流筒的尺寸等;搅拌介质的特性:液体的密度、黏度;重力加速度。
5.塔设备共振的危害:轻者使塔产生严重弯曲、倾斜,塔板效率下降,影响塔设备的正常操作,重者使塔设备导致严重破坏,造成事故。
6.简述塔设备的振动原因及防振措施:原因:由于风载荷作用产生沿着风力方向的振动和垂直风力方向的振动(诱发振动),主要是诱发振动。
当塔的固有频率与卡曼涡街的频率相等时,塔体即产生振动。
防振措施:塔在操作时激振力的频率不得在塔体第一振型固有频率的~倍范围内,即不得在如下范围内:113.185.0c c f fv f <<如在范围内,应采取如下措施:1 增大塔的固有频率;2 增大塔的阻尼3 采取扰流装置7.无理拒理论应用条件:壳体的厚度、中面曲率和载荷连续,没有突变,且构成壳体的材料的物理性能相同;壳体的边界处不受横向剪力、弯矩和转矩作用;壳体的边界处的约束沿经线的切线方向,不得限制边界角度和挠度。
8.弹性模板的小挠度理论:a 板弯曲时其中面保持中性b 变形前位于中面法线上的各点,变形后仍位于弹性曲面的同一法线上,且法线上各点间的距离不变c 平行于中面的各层材料互不挤压。
9.减少轴端挠度、提高搅拌轴临界转速的措施:a 缩短悬臂段搅拌轴的长度b 增加轴径c 设置底轴承或中间轴承d 设置稳定器10机械密封的结构:它由固定在轴上的动环及弹簧压紧装置、固定在设备上的静环以及辅助密封圈组成。
当转轴旋转时,动环和固定不动的静环紧密接触,并经轴上弹簧压紧力的作用,阻止容器内介质从接触面上泄漏。
A 点是动环与轴之间的密封,属静密封,密封件常用O 形环,B 点是动环与静环作相对旋转运动时的端面密封,属动密封,是机械密封的关键。
两个密封端面的平面度和粗糙度要求较高,依靠介质的压力和弹簧力使两端面保持密紧接触,并形成一层极薄的液膜起密封作用。
C 点是静环与静环座之间的密封,属静密封。
D 点是静环座与设备之间的密封,属静密封11机械密封工作原理:动环和静环之间的摩擦面称为密封面。
密封面上单位面积所受的力称为端面比压,它是动环在介质压力和弹簧力的共同作用下,紧压在静环上引起的,是操作时保持密封所必须的静压力。
端面比压过大,将造成摩擦面发热使摩擦加剧,功率消耗增加,使用寿命缩短;端面比压减小,密封面因压不紧而泄漏,密封失效。
12根据结构特点,管壳式换热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如果管程压力较高,壳程需要清洗,而管壁温差较大,应选用何种类型的换热器,说明选型的理由。
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 型管式、填料函式、釜式重沸器。
如果管程压力较高,壳程需要清洗,而管壁温差较大,应选用U 型管式换热器。
因为U 型管式换热器能够很好的清除由于管壳壁温差所引起的应力,且U 型管式换热器便于清洗壳程。
U 型管式换热器只有一个固定的管板,管子受热时可以自由膨胀,不影响壳程,故能很好的清除管壳壁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同时也便于清洗壳程,也能承受较高的管程压力。
13请绘出一种机械密封结构简图指出该结构可能存在的泄漏点。
C14搅拌轴轴径确定的依据(1)扭转变形(2)临界转速(3)扭距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的强度(4)轴封处允许的径向位移15按传热方式或热传递原理进行分类,换热设备有哪几种主要形式,各有什么特点(1)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它是利用冷热流体直接接触,彼此混合进行换热的换热器;(2)蓄热式换热器:它是借助于由固体构成的蓄热体与热流体和冷流体交替接触,把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换热器;(3)间壁式换热器:它是利用间壁将进行热交换的冷热两种流体隔开,互不接触,热量通过间壁由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4)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它是把两个间壁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载热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
16搅拌轴轴径确定的依据。
(1)扭转变形(2)临界转速(3)扭距和弯矩联合作用下的强度(4)轴封处允许的径向位移填空1选择压力容器用钢的焊接材料时:力学性能,抗拉强度2一般来说容器热处理的目的(作用)分为四种焊后热处理、恢复力学性能热处理、改善力学性能热处理、消氢热处理。
3 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详细划分有强度焊、强度胀、强度焊加贴胀和强度胀加密封焊四种。
4换热管的排列形式主要是:正三角形、转角正三角形、正方形、转角正方形,不小于倍。
5目前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能力的措施大致有固溶化处理、降低钢中的含碳量、添加稳定碳化物的元素6 厚壁筒体三个应力中,环向应力、径向应力7 焊接接头系数应根据受压元件的焊接接头形式无损检测的长度比例8 整体补强的型式有增加壳体的厚度、厚壁管、整体锻件。
9 低温低应力工况系指壳体或其受压元件的设计温度虽然低于或等于-20℃,小于或等于钢材标准常温屈服点的1/6,且不大于50MPa10 焊接接头与焊缝不同之处时:焊接接头是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焊缝金属。
11 咬边的危害是:破坏了焊接的连续性、降低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引起应力集中。
12 卧式换热器的壳程为单相清洁流体时,折流板缺口应水平上下;垂直左右;通液口。
13GB151 标准推荐的三种防短路结构有:旁路挡板;挡管;中间挡板。
14 换热器的I 级管束是指采用有色金属管和不锈钢管、高精度等级II 普通精度等级15容器用钢在与温度200 ℃应考虑氢腐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