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六大系统
一、监测监控系统1、要求达到的标准系统主机必须双机备份5分钟内启动。
主机或显示终端必须设在调度室。
2、本工作面使用情况在距工作面≤5m无风筒侧安设瓦斯探头T110-15m 范围内安设瓦斯探头T2。
在皮带机头处安设YW报警仪yw 报警仪。
总控上安设DD仪。
风筒传感器FT安设在距工作面5-10m范围内的风筒上。
温度传感器、CO报警仪安设在距风口10-15m范围内。
在风机负荷线上安设两台KT。
二、人员定位系统
1、要求达到的标准1实现井下坑道作业面工作人员的精确定位
2提供直观的巷道图
3矿井移动目标实时监视和屏幕显示
布情况以及个通信分站的状态;显示大巷内各人员编号及其当前所在的位置
4实现各部门工作人员考勤功能
为管理层对生产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考核提供依据。
5实现井下定点考勤功能
6信息存储和历史数据回放
7突发情况报警功能
通过矿用本安型定位卡上的报警按钮进行报警。
8发出报警信息功能
9异常数据自动报警功能
10) 人机对话
11
122、本工作面使用情况本矿所有人员下井必须佩戴人员定位仪
随时掌握本工作面人员情况。
三、通信系统
1、要求达到的标准通信有效距离应不小于10km100m。
容量量、信号装置或系统内终端设备并发数量由相关标准
规定。
终端设备输出功率信号设备输
出功率无线设备工作频率
的工作频率由相关标准规定。
备用电源工作时间
续工作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
2、本工作面使用情况安设两部有线电话
便于皮带开停时互相联系。
第二部安设在距工作面50m处
并每隔200m安设一组矿用隔爆式扩音器。
四、紧急避险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层等情况
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所有矿井在各水平井底车场设置固定式避难硐室。
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室在防逆流
1000m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
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
5%
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址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
20m
井下避难硐室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检测、
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
矿井避灾路线图应包括井下所有避难硐室设置情况。
避难硐室
种类
全避险。
五、压风自救系统
1、
1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113的规定。
2GB2626的规定。
3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音、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4
5
过5mm的现象。
6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7
8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0.3MPa
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
9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噪声应小于85Db(A)。
10150mm
100mm50mm。
2、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XX
0.8m
救装置安装高度应距底板0.50-1.0m
25-50m的距离安
200m
六、
1、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AQ-1020-2006
1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装配。
2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材料应符合GB.3836等相关规定。
3装置的水管、三通及阀门及仪表等设备的耐压材料不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
4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5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6装置的外表面涂、底层应均匀、牢固。
7装置应具有减压、过滤、三通阀门等功能。
8饮用水质用应符合CJ94-2005的规定。
9供水水源应至少2处以确保在灾变情况下正常供水。
10供水施救。
供水应保持24小时有水。
11避灾人员在 2、本工作面使用情况。
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