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民用航空器管理法律制度第一、二节
第三章 民用航空器管理法律制度第一、二节
五、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的程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六条 规 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民用航空主 管部门依法进行国籍登记的民用航空器,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由国务院民用 航空主管部门发给国籍登记证书。 • 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设立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簿,统一记载民 用航空器的国籍登记事项。
• 我国各航空公司租赁的航空器,除少数外, 绝大多数已在我国登记,但此种登记必须 具备以下条件: • 首先:经营人必须是中国法人; • 其次:航空器基地在中国境内; • 第三:经营人应向中国民航总局提交按规 定格式和方式填写的申请及产权证明; • 最后:租赁的新航空器,如系首次进口, 需进行型号认可审查,取得中国民航总局 颁发的型号认证(含发动机),租赁使用 过的航空器,须经中国适航管理部门进行 适航检查,符合规定的要求。
登记制度的缺陷: 造成国籍和所有权分离的可能性。
• (二)只许有一个国籍 • 公约的航空器国籍原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一架航空器只许有一个国籍,但其登记可 以从一个转移至另一国。 • 一个国籍的规则虽然杜绝了双重或者多国 籍的混乱,但也带来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各国航空企业之间互换飞机、组机(干 租)与包机时,就会使国籍国与经营人所 属国分离,由此引起一些列复杂法律问题。
• 航空器的国籍不有自然人的国籍的类似的 法律效力,也不能因航空器具有其登记国 的国籍,就认定或抑制航空器是登记国领 土的一部分。航空器国籍的重要意义在于: 航空器的国籍,是航空器与登记国(国籍 国)相联系的法律“纽带”。航空器登记 国据此对具有其国籍的航空器享有权利和 承担义务,对航空器予以保护和施行管理。
• 1919年《巴黎公约》在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 中曾作如下规定: • (1)除非有相反的规定,军用航空器原则上享有 “治外法权”(治外法权是免除本地法律司法权 的情形,通常是外交谈判的结果。 例如,一个甲 国公民当在乙国访问时享受治外法权。 在这种情 况下,这个人在涉嫌犯罪时,乙国的法院不能进 行审判)。 • (2)警察和海关航空器,可由有关国家通过特别 协议确定在何种情况下准许飞越边境,但这类航 空器不享有上述特权。 • 此外,对于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执行特别 使命的高级官员乘坐的专用航空器,在外交特权 和豁免权出发,享受上述特权是应不存在问题的。
二、航空器在法律上的分类及其法 律地位
• 航空器在法律上划分为“民用航空器”和 “国家航空器”,分别具有不同的法律地 位。 • 1919年《巴黎公约》第三十条规定如下: “下列航空器应被视为国家航空器:①军 用航空器。②专门用于国家部门的,如邮 政、海关、警察的航空器。除军用、海关 和警察航空器之外,所有的国家航空器均 作为私用航空器对待,并由此受本公约的 约束。”
• (二)、变更登记程序 • 《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的民用航空器,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向 民航总局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①民用航空器所有人或其地址变更; ②民用航空器占有人或其地址变更; ③民航总局规定需要办理变更登记的其它情 形。 申请人应当按照民航总局规定的格式填写民 用航空器变更登记申请书,并提交有关证明文件, 交回原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证书。民航总局自收 到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变更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 日内,对申请书及有关证明文件进行审查;经审 查,符合本规定的,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 空器国籍登记簿上进行变更登记,并颁发变更后 的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证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五条明 确规定,民用航空器是指除用于执行军事、 海关、警察飞行任务外的航空器。
(一)国家航空器的法律地位
•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一缔约国 的国家航空器,未经特别协定或其他方式 的许可并遵照其中的规定,不得在另一缔 约国领土上空飞行或在此领土上降落” (第三条第3款)。
• 航空器国籍登记的程序分为一般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 记和临时登记。 • (一)、一般登记的程序 • 《条例》第七条: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 记的,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格 式如实填写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申请书,并向国务院民用 航空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 (一)证明申请人合法身份的文件; • (二)作为取得民用航空器所有权证明的购买合同和 交接文书,或者作为占有民用航空器证明的租赁合同和交 接文书; • (三)未在外国登记国籍或者已注销外国国籍的证明; • (四)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有关 文件。 • 第八条: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民用航空器 国籍登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书及有关证明 文件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应当向申请 人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证书。
二、民用航空器国籍管理的基本原则
• (一)登记与所有权 • 英代表在1919年巴黎会议上提出建议:用 航空器所有人的国籍决定航空器的国籍。 • 用登记制度决定航空器国籍。 • 登记制度是各国民商法中普遍采用的一种 确定财产所有权的规则,即对不动产和价 值重大的动产(如轮船、汽车、飞机等) 必须向国家有关当局注册登记。
第三章 民用航空器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 民用航空器概述
• 一、航空器的含义 • 首次表述在1919年《巴黎公约》的附件A中, 称“航空器是指可以从空气的反作用力作 支撑的任何器械”。它包括重于空气的飞 机、飞船、滑翔机、直升机,也包含轻于 空气的氢气球,其关键在于该器械有无升 力。
• 上诉含义很宽的定义后来被《芝加哥公约》 原文引录于它的附件中。芝加哥公约附件 中,还对“飞机”定义如下:“有动力装 置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其升力主要来自 空气动力在翼面上的反作用,其翼面在特 定条件下固定不变。”这个定义一般排除 了火箭。火箭在大气层中并不是靠空气反 作用作支撑,通常是一种靠气态发射物产 生的冲力装置,其冲力来自该装置本身所 携带的燃料。
• 1944年《芝加哥公约》第三条“民用航空 器和国家航空器”中规定:“一、本公约 仅适用于民用航空器,不适用于国家航空 器。二、用于军事、海关、警察部门的航 空器,应认为是国家航空器。” • 显然这里采用的是排除法,即国家航空器 之外的都是民用航空器。但本公约没有对 “国家航空器”做出明确定义。
• 《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 》第五条规定下列民用航空 器应当依照本规定进行国籍登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的民用航空器; (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的企业法人的民 用航空器;企业法人的注册资本中有外商出资的,外商在 该企业法人的注册资本或者实收资本中所占比例不超过3 5%,其代表在董事会、股东大会(股东会)的表决权不 超过35%,该企业法人的董事长由中国公民担任; (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住所或者主要营业所 的中国公民的民用航空器;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的事业法人的民 用航空器; (五)民航总局准予登记的其他民用航空器。 自境外租赁的民用航空器,承租人符合前款规定,该 民用航空器的机组人员由承租人配备的,可以申请登记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但是,必须先予注销该民用航空器原 国籍登记。
• 民用航空器同国家航空器相比有如下比较明显的 特征: • ①民用航空器一般是在一国民用航空当局注册登 记; • ②从事运送旅客、行李、货物和邮件等公共航空 运输; • ③在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 的航空作业,如工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的作 业飞行; • ④从事医疗卫生和采取保健措施; • ⑤进行气象探测、科学实验等活动; • ⑥从事教育训练、文化教育等飞行活动; • ⑦进行救灾抢险等活动。
美青蛙献身航空被火箭气浪吹上天
• 这只青蛙,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假定,比它所有的同伴都离月 球更近。这是青蛙的一小步,也是全部无尾目的一大步。
• 1967年11月8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修改了 这一定义,把空气对地球表面反作用力的 情况排除在外,将航空器定义如下:“航 空器是指可以从空气的反作用,但不是从 空气对地球表面的反作用,而在大气中取 得支撑力的任何机器。”
• 依据这一定义,凡利用空气对地(水)面 反作用取得支撑力的器械,如气垫车、气 垫船之类,不属于航空器;凡不依靠空气 反作用取得支撑力飞行的器械,如火箭、 导弹之类,亦不属于航空器。
• 航空器在技术上分成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和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前者包括气球、飞艇 等,后者包括飞机、直升机、滑翔机等。
• (三)、注销登记的程序 • 《规定》第十五条: • 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遇有下列情形之 一的,应当向民航总局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一)民用航空器所有权依法转移境外并已办理出口 适航证的; (二)民用航空器退出使用或者报废的; (三)民用航空器失事或者失踪并停止搜寻的; (四)符合本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民用航空器租 赁合同终止的; (五)民航总局规定需要办理注销登记的其他情形。 申请人应当按照民航总局规定的格式填写民用航空器 注销登记申请书,并提交有关证明文件,交回原民用航空 器国籍登记证书,但本条前款第(三)项的情况除外。民 航总局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书及有 关证明文件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本规定的,即注销该 民用航空器的国籍登记。民用航空器注销国籍登记的,该 航空器上的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应当二)航空器登记国应承担的义务 1、发证义务 2、管辖义务 3、保证义务 4、提供资料义务 5、禁止义务
四、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的条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七条规定下列民用航空 器应当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登记: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的民用航空器; • (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的企业法人的民 用航空器;企业法人的注册资本中有外商出资的,其机构 设置、人员组成和中方投资人的出资比例,应当符合行政 法规的规定; • (三)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准予登记的其他民用 航空器。 • 自境外租赁的民用航空器,承租人符合前款规定,该 民用航空器的机组人员由承租人配备的,可以申请登记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但是必须先予注销该民用航空器原国 籍登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条 例》第二条第二项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法律设立的企业法人的民用航空器; 企业法人的注册资本中有外商出资的,外 商在该企业法人的注册资本或者实收资本 中所占比例不超过35%,其代表在董事会、 股东大会(股东会)的表决权不超过35%,该 企业法人的董事长由中国公民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