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_龙里格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龙里格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龙里格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

2、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艺术美,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感受京剧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使学生对国粹京剧产生兴趣,初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

3、用和谐、活泼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表现出该歌曲独特的京剧韵味。

教学重点:
感受京剧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使学生对国粹京剧产生兴趣,初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用较逼真的京剧唱腔和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并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准确演唱歌曲。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教师用京腔向学生问好
2.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今天打招呼的方式跟往常有什么不同吗?
3.老师用的是京剧中的一种表演形式来和大家问好的,你们能像我一样问好吗?
4今天的这节课是和京剧有关的,首先来了解我们的国粹——京剧师:我国有300多个剧种,在所有剧种中,京剧排行老大,所以被称为我国的“国粹”。

如今,它不仅是我国的国粹,而且已经走向了世界,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5师:京剧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也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功夫”。

6大家看,下面这些人都是唱京剧的,我们观察一下,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手里拿的、脸上画的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现代演员一样吗?(在伴奏音乐中欣赏图片)
生:不一样
师:他们的装扮具有鲜明的戏剧特色,而且每一个人物都有其固定的角色名称。

7依次简要介绍生旦净丑这四大行当
8欣赏京剧《卖水》片段)
师:说得真棒,是旦角!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由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刘长瑜表演的《卖水》选段。

大家说,京剧美不美?
生:美
师:这节课就让我一起走进《龙里格龙》这首歌曲,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去感受京剧的魅力,
二、寓教于乐,新歌教学
(一)初听歌曲,听完以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是不是京剧呢?
出示“京歌”的含义。

(二)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来听一遍,观察这首歌曲的歌词都唱了什么?
生:只有“龙里格龙(咚)”几个字,
师:“龙里格龙(咚)”是京剧中的一种习惯用词,没有实际的意义。

(三)读歌词
1、反复记号
2、儿化音
(四)下面老师也想唱唱这首好听的京歌,请同学们拍手为老师伴奏。

师:我发现有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和老师一起演唱了,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我们分成三个部分来学唱,首先来看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
a、跟琴教唱
b、顿音记号休止符
C、同学们看这一部分里面还出现了什么记号?对,这是中强和中弱,同学们来听(体会强弱对比)
D、跟琴演唱
2、第二部分
a、弹琴教唱
b老师来唱,请同学们从老师的动作中观察歌曲中的力度变化,歌曲用了哪些力度记号?
C、老师领唱
3、结束句的演唱
A、老师弹琴,听唱
B、跟琴唱
(五)完整演唱
1、下面请同学们跟着伴奏完整演唱一遍
2、请同学们带着欢快的心情,按照力度的变化再来演唱一遍
3、同学们,你们的声音让老师沉醉,我也想加入你们,请同学们在唱的时候看老师是什么时候加入的?
4这是一首二声部轮唱和合唱的歌曲,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三、劳动创造,拓展延伸
1、了解京剧伴奏三大件
2、加入行当跟歌曲演唱
3师:我听说咱班有一群小戏迷,让我们掌声欢迎她们给大家带来一段京歌《说唱脸谱》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只要你热爱京剧,了解京剧,你们一定能得到更多的收获,还能够将我国的国粹发扬和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京剧艺术代代传!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学情分析
在知识方面,四年级的学生对京腔京韵没有太多的了解,而且学生尚未接触过锣鼓经和身段动作。

总体来说,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

在能力方面,学生能比较迅速地学会歌曲的单声部演唱,但是对于四度模进的二声部我还是要放到下节课中重点学唱;对歌曲里面的表情记号、情绪表现的能力、动作表现能力等方面较差。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本届四年级学生不太喜欢表现自己,可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龙里格龙》效果分析
本课的教学主要分四个环节: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二、寓教于乐,新歌教学。

三、劳动创造,拓展延伸。

四、完美节课。

创设情境的环节,我用京腔来师生问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让学生简要了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对比《卖水》选段引入下一环节,这一环节效果不错。

在新歌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特别是学唱前的吊吊嗓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学唱过程中情感处理的还不够到位,歌曲教唱应该更加深入。

在扩展延伸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联系生和旦两个角色,先师范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让学生扮演生角和旦角初步完成情感上的体验,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

第四环节整体效果还可以,基本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龙里格龙》教材分析
歌曲《龙里格龙》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歌曲,这首歌曲选自魏明伦作词、姚明作曲,后经朱良镇改编的合唱《流水恋歌》中的选段。

该曲属于京歌(或戏歌)体裁,曲调比较简单,主要采用京剧西皮唱腔中的音乐素材编写。

全曲主要由一句主旋律和一句上方四度的模进旋律组成,合唱部分是把这两句进行了叠加处理,形成了带有一点轮唱感觉的二部合唱。

唱词简单,主要就是“龙里格龙(咚)”,是京剧音乐中常用的象声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因此,这首歌曲比较适合用简单的京剧身段动作表现。

歌曲中有较多的力度及表情记号,对于表现歌曲情感有较大作用。

《龙里格龙》评测练习
《龙里格龙》一课的教学,主要特点在于由浅入深的指导,教师
对歌曲教学的要求始终清晰明确,而且由易到难,由表及里。

在新歌教学中按节奏读歌词的环节,设置让学生模仿老师读歌词和师生接龙读歌词的方法来加强练习,效果还是可以的。

通过课上的表演测评结果来看,孩子们羞于表现自己,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

随堂测评,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直观检验,极大程度地暴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缺点。

便于我们总结、思考、提升!
《龙里格龙》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龙里格龙》,欣赏《卖水》选段。

考虑到学生没有接触过京剧,我是这样来设计课堂的:首先对我国的国粹--京剧,做了一个简短的讲解,然后了解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欣赏京剧片段《卖水》,通过聆听、观赏、感受,最后学习歌曲《龙里格龙》。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认识京剧,了解京剧之后来演唱,为演唱做铺垫,事实告诉我,这样是对的!
在讲解京剧的四大行当时,学生都很安静,眼睛充满了渴望知识的神采,使我的教学很轻松很自然,不自觉给学生讲了很多;在欣赏《卖水》唱段时,学生积极的听唱,一下子就听出是旦角这个行当在表演,打消了我在上课之前怕他们一听到京剧就哄堂大笑的顾虑。

最后在学习《龙里格龙》这首歌曲时,学生能把京剧的味道加进歌曲,我觉得这点也难能可贵!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把京剧加进课本是很好的发扬途径,不要把他当作是必修课,只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传承民族的文化来普及,这
样,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对民族的文化更深层次的延伸,何乐而不为呢?
《龙里格龙》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中对3-6年级的要求是: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我确定了从了解国粹京剧开始,简要了解京剧的四中表演形式和四大行当,并将对行当的认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的教学思路。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充分挖掘教材中快乐的因素,采取各种快乐的教学方式,以达到快乐的学唱歌曲、学会歌曲并有感情的表现歌曲。

使音乐课处处充满了快乐,使快乐音乐走进学生的心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