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目录
一、监理依据 (1)
二、监理工作的程序 (1)
三、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
1.轨道工程的监理 (1)
2.站场路基工程 (2)
3.站场道路工程 (3)
4.人行地道、人行天桥、站台、雨棚、站场其他构筑物工程 (4)
4.1 房建工程 (4)
4.2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监理 (6)
4.3 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理 (7)
4.4 既有线施工安全的监理 (10)
四、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2)
站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一监理依据
见《质量监理通则》
二监理工作的程序
1.质量控制程序流程图(见附图1)
2.单位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框图(见附图2)
3.工序交接检验程序框图(见附图3)
4.隐蔽及分部、分项工程签认程序框图(见附图4)
5.工程主要材料、设备质量控制程序框图(见附图5)
6.工程质量缺陷处理程序框图(见附图6)
三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轨道工程的监理
a、监理工程师要严格审批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对承包人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
应特别注意审查既有线施工保障运营安全的防范措施及方案。
b、监理工程师应对使用的钢轨、道岔、轨枕及各种连接零件等厂制产品检验合格证,并检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和承包人的储存场地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c、检查承包人施工所用的道碴、碎石和砂等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道碴材料质量应符合《铁路道床底碴》(TB/T2897)及《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的有关规定。
严格按《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频率对
道碴进行试验检测。
d、检查轨枕铺设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轨枕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监理工程师应重点检查承包人钢轨的铺设和轨道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e、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或抽查轨枕螺栓锚固及其安装情况,螺栓锚固后的抗拔力应满足规范要求,每个螺栓安装质量达标。
f、严格遵守铁道部和招标人关于开通通速度的规定和有关技术标准,监督检查承包人在铺碴整道、无碴道床、轨道质量验收标准等方面落实情况,保证开通速度符合规定。
g、旅客列车设计速度为160kM/h路段,正线土质路基道床厚度不应小于50厘米,(含20厘米底碴),正线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路基道床不应小于30厘米,硬质岩石路堑道床厚度不应小于35厘米;旅客列车设计速度为200kM/h路段,正线道床厚度不应小于30厘米,硬质岩石路堑道床厚度不应小于35厘米。
h、旅客列车设计速度为160kM/h路段,正线道床顶面宽度不得小于3.4米;旅客列车设计速度为200kM/h路段,正线道床顶面宽度不得小于3.5米;Ⅰ、Ⅱ级铁路碎石道床材料应采用一级道碴。
2.站场路基工程
a、监理工程师审查站场路基施工方案,重点审查取(弃)土方案及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噪音和扬尘污染的措施。
b、站场路基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控制应分别符合路基工程《验标》及铁路钢筋混凝土与起砌体工程《验
标》中的有关规定。
c、检查驼峰线的峰顶和加速坡地段路基高程。
d、对排水工程所用原材料(水泥、砂、石、钢筋、管道)进行进场检验,其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产品合格证、进场复试报告。
e、检查排水各分项工程的中心位置、高程、结构尺寸、坡度等允许偏差项目,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设计和验标的要求。
f、排水盲沟、管道的质量控制要点、检查井及沉淀井、水沟质量控制要点、跌水与急流槽质量控制要点、渗水池质量控制要点均应符合设计和《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3.站场道路工程
a、检查施工单位对填料种类和含水率测定,并确定摊铺和碾压工艺,进行评估以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
b、监理工程师跟踪检查分层填筑的厚度,摊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重点加强对路基质量控制要点的各项监控。
c、对路面基层(垫层)的各项质量控制要点在进行检查,包括:路基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批准路面工程开工;基层工程中的各项原材料及土工项目试验;审查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工艺及其参数。
d、重点检查基层的铺筑压实度,检查基层的高程、厚度、宽度、横坡度、平整度。
见证取样检测无结合料底基层的弯沉值或有结合料底基层的抗压强度试验。
e、监理工程师审查面层的施工方案,重点审查各项工艺参数,对面层所用的原材料进行进场检验。
f、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入式路面面层等各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按《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g、对平过道铺面、道路设施道路标志、道路护栏等各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按《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4.人行地道、人行天桥、站台、雨棚、站场其他构筑物工程
按照铁道部现行的《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路基、房建等验收标准进行相关的检查验收。
4.1 房建工程
1、土建工程监理重点
1)基础工程施工时,仔细对照地质资料,每个独立基础均执行旁站程序,出现与图纸不符或异常现象及时联系有关各方或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基础的质量和耐久性。
2)主体工程主抓钢筋、砼、模板、砌体四大项的质量,严格执行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对砼浇筑及关键特殊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对商砼或进场的各类原材料和设备、人员、厂家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涉及国家要求的试块、材料、半成品、钢筋连接等严格实行见证取样程序。
3)装饰工程采取密集检查方法,首先审核各类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及满足环保要求,同时注重
房屋最终的点、线、面观感和各部位内在质量。
4)屋面工程对各工序质量层层检查、做到排水畅通、无渗漏、空鼓等现象。
5)紧密协调室外工程及各专业工程的交叉和配合,做到工序检查到位,交接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畅通。
6)严格执行国家房建工程的三大验收(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竣工验收)程序、贯彻执行现行的强制性标准及验收标准。
2、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监理重点
1)管材管件、管道附件、阀门、洁具及消防器具的外观检查及对照各项技术标准安装前的检验等。
2)安装位置、坐标、标高、坡向、垂直度、平直度、固定程度,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阀门、散热器组对单体试验检验。
3)系统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及旁站检查。
4)系统功能性试验及调试。
5)各种设备的开箱检查。
3、电力工程监理重点
1)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严格把关,规格不符或质量标准不够的严禁安装。
2)对隐蔽工程施行旁站监理,重点是电缆敷设、防雷接地系统、电线暗管敷设及测量接地电阻值等。
3)查验主要材料设备的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单,安装前进行复试。
4)电源线、母线、开关、插座等安装时必须按规定相序和相位进行。
4.2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监理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环境评估报告书的要求,现场核对设计单位对工程的环保、水保设计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和敦促设计单位补充、完善和修改环保、水保设计方案和措施;检查承包人建立健全环保、水保体系,认真履行环保、水保工程措施落实效果的监督管理,抓好落实工作,监督承包人的废水、弃碴、泥浆以及各种工程垃圾等的排放和植被的恢复工作,特别重视临时工程的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本标段环境和水土得到保护和保持。
a.水土保持:严格按设计要求,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采用取、弃土点,监督施工单位在生产和生活中少破坏既有植被和沟、渠、河道,力争在竣工后不影响原有的水保环境。
b.废水、废气、噪音、粉尘的污染:一方面要教育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环保意识,将施工生产中产生的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另一方面,加强污染源的检查和控制,控制或消灭污染源。
c.植被: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要通过控制施工组织和施工生产,使弃土、弃碴尽量集中,少破坏植被;对不得已而破坏的植被要督促施工单位加以及时修补和有效利用。
d.水资源的保护:
一是要监督施工单位在生产和生活中远离水资源;二是要严格规定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垃圾等的排放点,禁止其污染水资源。
在施工生产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地表土壤尽量少破坏,因施工需要被破坏的,施工完成后,要开垦或恢复其植被。
e.弃土及弃碴:
工程弃土及弃碴应尽量加以有效利用。
根据设计要求,设挡墙,少占耕地及沟渠,沟渠被占后,必须保证沟渠水流畅通,不被冲刷。
弃土顶面要平整、复垦。
4.3 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理
a、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安全文明生产综合治理,要求承包商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坚决制止“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管理局面,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b、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督促承包商建立安全文明管理小组,设专职安全文明检查员,施工中自下而上形成安全文明生产体系。
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安全、文明生产的执行情况,总监理工程师是安全、文明生产第一责任人,监理工程师在安全方面直接向总监汇报,并对工程的进展有一票否决权,即安全生产措施不当或不到位、安全员不到岗等情况下,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承包人就安全方面停工整改,确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