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题
(苏教版)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卷首语】同学们:金秋十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通过对科学世
界的研究,你一定又有不少收获吧!下面的科学知识,
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新的评价,请你仔细审题,
认真答题,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祝你成功!
一、填空小能手。
(每空1分,共30分)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___才能看清楚,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
___。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_____。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___中、___中、___里、
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牛奶中有一种名叫___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___会使奶发酵成酸奶。
5、细菌体积微小,有___、___和____三种基本形态。
6、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___,这种物质叫做____。
7、物体在___和___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8、___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9、古代人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______”的猜想。
10、1957年,___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_。
11、2003年,我国宇航员_____乘坐______飞船绕地球飞行
了14圈。
12、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___、___、海洋与岛屿、___和
___。
13、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___、___和___。
14、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______发明了世
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______。
二、我是小判官。
(下列说法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
打×。
)(15分)
1、显微镜下微生物被放大的倍数等于显微镜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和。
()
2、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3、脓是身体上的烂肉。
()
4、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
5、细菌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
6、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上亿个后代。
()
7、到目前为止,人们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14千米。
()
8、人类改变地表的行为都是合理的。
()
9、细菌都是有害的。
()
10、喜马拉雅山就是地球内部形态发生的缓慢变化的结果。
()
三、对号入座。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5分)
1、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大肠杆菌
D、乳酸菌
2、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一般使用()进行观察。
A、左眼
B、右眼
C、双眼
D、以上都可以
3、“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D、霉菌
4、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陆地的城市中
B、沙漠和荒野中
C、基本上都在海上
D、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
5、地壳是地球的固定外壳,由一层层岩石构成。
地壳越到深处()。
A、压力越小、温度越低
B、压力越大、温度越低
C、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D、压力越小、温度越高
6、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的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D、以上都不是。
7、1961年苏联宇航员()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
行,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中观察到地球。
A、杨利伟
B、费俊龙
C、龙里·加加林
D、麦哲伦
8、世界上第一个以实践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人是()。
A、张衡
B、亚里斯多德
C、哥伦布
D、麦哲伦
9、被称为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的是()。
A、骨骼
B、细胞
C、肌肉
D、血液
10、与面包发霉有关的微生物是()。
A、霉菌
B、醋酸杆菌
C、酵母菌
D、螺旋菌
四、我来连一连。
(6分)
列文虎克首先发现青霉素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袁隆平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弗莱明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张衡杂交水稻之父
五、我会思考,我会答。
(每题6分,24分)
1、说一说细胞有那些特点?
2、请举例说明霉菌的功与过?
3、地震发生时如何来保护自己?
4、用那些方法可以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六、我的科学实践:(10分)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研究在那些条件下橘子皮容易发霉。
问题:在那些条件下橘子皮容易发霉?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012年10月期中检测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显微镜、微生物
2、列文虎克
3、空气、水、泥土
4 乳酸菌、乳酸菌5、杆菌、球菌、螺旋菌6、细菌、青霉素
7、温暖、潮湿8、细胞9、天圆地方10、苏联、人造地球卫星
11、杨利伟、神舟5号12、高原、山地、平原、峡谷
13、地壳、地幔、地核14、张衡、候风地动仪
二、我是小判官。
1、× 2 √ 3 × 4 √ 5 ×6 √7 √8 ×9×10√
三、对号入座。
1、D
2、A
3、B
4、D
5、C
6、A、
7、C、
8、D、
9、B、10、A
四、我来观察。
列文虎克------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弗莱明---------青霉素
张衡--------候风地动仪
五、我会思考,我会答。
1、答: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
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引起的
2、答:人们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变质。
有的霉菌会危害人体健康。
引起植物病变。
P10
3、当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家中,可以躲在厨房和厕所里;如果在学校,要尽量跑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如果在教室,尽量躲在讲桌,讲台下。
4、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六、我的科学实践(详见教材P13页。
)
假设:橘子皮在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改变的条件:放置橘子皮的环境(温暖、寒冷)(潮湿、干燥)。
不变的条件:橘子皮的大小,放置时间的长短等。
实验方法:材料湿橘子皮,干橘子皮、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橘子皮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橘子皮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5天后观察它们。
结论:湿橘子皮发霉了干橘子皮没有发霉。
说明温暖潮湿的湿橘子皮容易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