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节目制作知识点

电视节目制作知识点

1、电视是传送图像的一种广播、通信方式。

就是利用电子技术对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和电信号传输,使静止或活动的图像能在远距离即时再现的手段。

是指对客观图像、声音的记录方式、处理方式、传播方式、接收方式的综合;是摄像机、录像机、信号发射、无线与有线传输、电视接收机等设备的总和。

2、电视在信息传递方面表现出的突出功能有广泛性、及时性和具像性。

3、电视的种子节目是指“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

4、按照节目的制作方式,电视节目可以分为直播类节目和录播类节目;按照节目内容,可以分为新闻节目、教育节目、文艺节目和服务类节目;按照节目受众群,可以分为儿童节目、青年节目、老年人节目等;按照题材,可以分为军事类节目、经济类节目、农业类节目、教育类节目。

5、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分为电子新闻采集、电子现场制作及数字演播室制作方式。

6、电视节目的基本生产流程包括稿本阶段、拍摄阶段、编辑阶段、审定工作。

7、电视节目制作稿本阶段主要完成的三项工作是选题、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

8、电视节目制作选题的基本原则是价值性和可行性。

9、电视作品选题的价值性主要包括选题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新闻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等。

10、电视作品的配音工作主要包括配解说词、配台词、配音乐和效果声等几个方面。

11、电视作品的审定工作主要要对节目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等方面进行审查。

12、电视镜头组接的基本句型一般包括前进式、后退式、环形式和跳跃式四种句型结构。

13、长镜头可以分为声音长镜头、氛围长镜头、细节长镜头、积累长镜头、过程长镜头等类型。

14、普多夫金认为,“将若干片段构成场面,将若干场面构成段落,将若干段落构成一部片子的方法,就叫做蒙太奇。

”15、表现式蒙太奇主要可以分为并列、交叉、对比、象征和重复等几种。

16、声画关系在电视作品中呈现声画统一、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三种状态。

17、画面剪接点可分为动作剪接点、情绪剪接点和节奏剪接点。

18、声音剪接点又可以分为对话剪接点、音乐剪接点、音响剪接点。

19、电视稿本准备主要指文字稿本(剧本)和分镜头稿本的准备。

2、电视节目:电视摄制机构为播出而录制的有一定内容的完整的作品,是电视传播中最为基本的单位。

3、电子新闻采集方式,是由摄像师扛着轻型摄像机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进行素材拍摄,经过后期的编辑制作后成片播出的制作方式。

4、电子现场制作是几台摄像机同时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景别进行拍摄,信号在控制台选择、切换、编辑,并实时播出。

7、长镜头:现代电视纪实中的一种基本形态和拍摄方式。

与短镜头相对而言,是指镜头尺度和延续时间都较长的镜头。

它往往用推、拉、摇、移等多种拍摄方法,连续地对一个场景或一个主体进行拍摄,形成一个完整的镜头段落,从而保持被摄物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一般习惯将长度超过15秒的镜头认为是长镜头。

8、无剪辑拍摄:在前期拍摄过程中,一边拍摄,一边运用摄录设备进行画面的机内剪辑,而不需要在后期进行剪辑的拍摄技巧。

9、主镜头:指在摄像总角度拍摄的某一场景全貌的画面,在景别上,大都是全景。

当这个主镜头中有主体的运动时,用一个长镜头把主体连贯性动作、语言从头至尾拍成一个较长的段落,又可从称作“贯穿镜头”。

10、插入镜头:比较细致地表现主镜头同一场景中某人物或景物局部的镜头,是对主镜头的继续开展,是对这一场景画面形象的详细叙述。

11、切出镜头:在主镜头拍摄的场景之外,在另一个场景拍摄的在情节上与主镜头有联系的镜头。

12、主观镜头:指摄像机处于或接近画面中人物眼睛的位置,用镜头去“目击”画面中人物所看到的另一人物或景物。

这种从画面中人物的主观角度拍摄的镜头,画面中的主体是相邻画面中某人物的主观印象。

13、客观镜头:与主观镜头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他指的是摄像机以观众的观察视角即客观角度去拍摄的画面。

14、反应镜头:画面中人物对前一个镜头中对方语言、行为作出表情反应的画面。

反应镜头的作用一是表现前一个镜头主体形象的语言、行为产生的效果,二是充分展示第二个镜头画中人物的情绪,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

15、蒙太奇:源于法语,是建筑学上的装配、组合的意思。

它是电影、电视艺术创作中的特殊的叙述方法和表现方法。

它根据内容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通过画面和画面、画面与声音的有机结合,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组合起来,使人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节奏等感觉,构成一部完整的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艺术片。

在电影、电视艺术中,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作为电影、电视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即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蒙太奇思维和蒙太奇原理;第二层意思是作为电影、电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包括分镜头和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与组合的全部艺术技巧;第三层意思是作为电影的剪辑或电视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顺序蒙太奇,又称连续式蒙太奇。

它按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时间的先后次序,有节奏地组接镜头,进行连续的叙述。

16、倒叙蒙太奇:先交代故事的结局、事件的结果或某些关键性的情节,再倒回去具体叙述故事始末、事件发展的过程。

17、插叙蒙太奇:在叙述中心事件时,插入有关联的其他内容,用以说明背景、交代情节,介绍人物,帮助观众弄清楚主要情节内容和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

18、分叙式蒙太奇:是把几个故事或几条情节线索分开来进行叙述,在表现方法上既可以交替描述,也可以依次表现。

这些故事和情节,可以有某种剧情上的联系,也可以毫无关系,但是,它们都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同一个主题思想的。

19、平行蒙太奇:是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强调的是同时性,它的表现形式可以采用依次分叙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交替分叙的方式。

各条线之间可以共同构成情节,也可以不共同构成情节,但统一在同一个主题中。

20、表现式蒙太奇,它是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蒙太奇类型。

它以镜头的对列为基础,通过前后镜头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撞,从而产生一种单一镜头本身不具有的、更为丰富的含义,并用它表达某种情绪、感情、心理或思想,给观众造成强烈的印象。

它的目的不是叙述情节,而是表达情绪,表现寓意,揭示含义。

21、并列蒙太奇(积累式蒙太奇、主题式蒙太奇):通过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并列组接起来,达到渲染气氛、强调情节、突出某种含义的目的。

并列式蒙太奇画面组接的主要依据是逻辑上的联系,这些画面往往从不同侧面说明一个相同的主题,组接之后产生一种综合性效应。

22、平行蒙太奇:在某一个蒙太奇段落中,同时并列地叙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互相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呼应关系等逻辑上的联系。

平行蒙太奇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表现蒙太奇跨越空间的特征,它不是对某一事件“单线的叙述”,而是通过对两个事件的“复线叙述”,来抒发一种主观情绪,从而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23、对比蒙太奇:通过镜头、场面或段落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强烈反差,产生相互加强、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思想和情绪。

24、象征蒙太奇:通过镜头画面的对列,把相距很远的事物加以类比,把一样东西或一件事件的含义,用另一样东西或另一件事件的画面表达出来。

25、重复式蒙太奇:让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和场面或类似的内容,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等艺术效果,起到突出基本主题、加强情绪的目的。

26、声画统一:也叫声画同步,就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协调、统一——语言、音乐、音响各元素在基本内容、时代色彩、环境特征、人物情绪上与画面风格基本统一。

27、声画对立:指的是声音与画面在相反、对立的关系中,通过对立双方的反衬作用,表现出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受到更加感人的艺术效果。

28、画面剪接点:每一部电视作品,都是若干个电视画面的组合。

电视片中若干不同内容的画面要通过合理的组接,构成一个个完整的蒙太奇段落。

以画面内容的起、承、转、合以及画面内容的内在节奏为参照因素选择的剪接点,叫做画面剪接点。

29、动作剪接点:以画面中人物(动物)的形体动作为基础,选择动作的开始、或进行中、或是动作的结束来作剪接点。

30、情绪剪接点:以人物的心理情绪为基础,根据人物情绪的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的表达过程选择剪接点。

情绪剪接点的选择,注重对人物情绪的渲染、夸张,在镜头长度的把握上一般要放长一些,以“宁长勿短”的原则来处理。

31、节奏剪接点:一般是没有人物语言的镜头,它以事件内容发展进程的节奏线索为基础,根据内容表达的情绪、气氛以及画面造型特征,来灵活地处理镜头的长度与剪接。

节奏剪接点的作用,是运用镜头的不同长度,来创造一种节奏——或舒缓自如,或紧张激烈。

32、声音剪接点,以声音因素为基础,根据画面中声音的出现与终止以及声音的抑、扬、顿、挫来选择的剪接点,叫做声音剪接点。

33、对话剪接点:对话剪接点是以画面中人物语言的内容为依据,结合语言的起始、语调、速度来确定剪接点,同期声语言的剪接就是根据对话剪接点来剪接的。

1、电视传播的意义。

信息传递的广泛性、及时性和具像性(逼真性)精神消费的廉价性、公平性、非仪式性(简便性)和心理补偿性2、电视文化的特征。

对象的普泛性语言的综合性受众的愉悦性思想的提升性3、电子新闻采集方式的特点。

灵活方便,能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充分挖掘素材;精心策划,制作精致;制作时间比较长;一般常用于新闻、广告、电视剧和专题片的拍摄。

4、电子现场制作方式的特点。

制作的节目现场气氛感强,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实时性,真正实现“咫尺天涯”;内容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的发展情况容易吸引观众;节目流畅,连贯性强;节省时间,制作成本低等特点。

一般用于电视文艺晚会、重大事件的报道、体育节目的转播,有的室内电视剧的拍摄也采用这种方式。

5、数字演播室制作方式的特点。

数字演播室制作的节目容易引起观众的新奇感;图像质量高,视觉感强烈;生动夸张。

一般多用于一些娱乐性节目、儿童节目、广告和其他电视节目中无法重现或进行真实拍摄一些节目的制作之中。

7、电视作品选题的基本原则。

有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价值性,包括选题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新闻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等。

二是可行性,所选题材、内容是否适合用电视手段来表现,另外所选题材、内容,制作单位在技术、人力、物力上是否能够承担。

13、景别与节奏的关系。

景别对于节奏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不同景别的组接关系来实现的。

不同景别的镜头在电视作品中一般占有长短不同的时间,一般来说,远景镜头6-8秒,全、中景镜头4-5秒,近景、特写镜头2-3秒,若是远视距景别镜头进行组接的话,形成的蒙太奇段落的外部节奏较为缓慢,若是近视距景别的镜头进行组接,则外部节奏较为活泼明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