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异化观政治范文Political model of Marxist alienation view
编订:JinTai College
马克思主义异化观政治范文
前言:毕业论文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
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
作业、撰写的论文。
本文档根据毕业论文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
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
改及打印。
自从卢梭提出异化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一直是人本主义
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在 1844 年前后,曾一再地使用异化概念来痛责资本主义制度,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马克思主义异化观。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超出了一般的
人本主义立场,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
对于 20 世纪的哲学思潮来说,理解“人”似乎只有一
个出发点,那就是异化。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抨击了资本主义条件下
的物化现象,寄希望于历史的总体运动来克服这种物化。
卢卡奇无疑是从“人”的角度来谈论物化的,但在卢卡奇那里,这个“人”不是个体的人。
虽然卢卡奇没有对“人”的范畴作较
为详尽的阐发,但从卢卡奇从私有制度这一特定环境下来分析物化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把物化与私有制度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物化应当被合理地理解为私有制条件下人与对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形式。
在卢卡奇之后,由于海德格尔对异化问题作出了颇有成就的研究,以及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使异化问题成了 20 世纪极具诱惑力的热门话题。
海德格尔作为一代存在主义大师,他致力于发展起来的异化范畴,不象在以往的人本主义者那里那样,是为了用来批判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用来理解人的存在状态和把握人与人的关系。
在当代,异化问题派生出许许多多学术见解,但概括起来,诸多学术见解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源于海德格尔的人的普遍异化,即从个体的人出发,把异化理解成人的生存的普遍形式;另一类是源于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异化观,把异化与私有制度联系起来考察。
萨特的的异化观却介乎于这两类思想之间,或者说他把这两种相互抵牾的异化观合为一体了。
因为,就他从物的匮乏去追寻异化的根源,和要求通过人的实践的总体化来克服异化而言,他是比较接近于后一类异化观的。
但由于他不是把匮乏看作私有制度的特有现象,而是看作普遍存在于人类始终
的,并且他又极其重视个体的人的非理性因素,所以萨特的异化观又是隶属于海德格尔以来的存在主义传统的。
对于人本主义来说,异化概念是一个哲学发明,因为很少有人对异化的根源作认真的思考,几乎没有一个哲学家对“什么造成异化”作过系统的说明。
一般说来,传统哲学属于还原论的哲学,他们的哲学探讨总爱溯本求源,但在异化问题上却是一个例外。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试图用私有制来说明异化,但他同时也发现,私有制恰恰需要用异化来说明,直到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由于发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才解决了用异化和私有制相互说明的矛盾。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