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_有理数的乘方说课课件
新人教版_有理数的乘方说课课件
想,同时为后面探索乘方的符号法则留下伏笔.
3
、
探 索 研 究 发 现 规 律
思 从规考 上零的任何正律:例?中正数的任何,你发负数的偶次现负数负数的奇次的幂的地位。正负作,把课堂还给学 有获取乘方运算的符什设计意图:通过学么
当指整数是次奇 幂数时,幂负数的幂是生,负号法 生自数
数幂 当指次数是都偶
32= _____
(选做题) (-1)2n=____ (-1)2n-1=____
3.(选做题)有一杯可乐,第一次喝去一半,第二次 又喝去余下的一半,如此方法喝下去,第四次后 剩余的饮料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故事和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
的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氛围。
聪明的同学们, 你能猜想出第64 格的米粒是多少
吗
第1格: 1
第2格: 2 第3格: 4=2×2=22
第4格: 8 =2 ×2 ×2 =23
第5格: 16 = 2 ×2 ×2 ×2 =24
2、即时训练 巩固新知
1)、计 算
(1) (4)3 (2) (2)4
(3)
2
3
3
解:(1) (4)3 (4) (4) (4) 64
(2) (2)4 (2) (2) (2) (2) 16
(3)
2
3
2
2
2
8
3 3 3 3
27
2、即时训练 巩固新知
2) 在94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三、教法学法:
2、学法分析
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 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 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 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使学生从“乐学”到“学会”再到 “会学”.
3、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 效果.
已经有了两个方面良好的基础,一是小学学过如何求 一个正数的平方与立方,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乘方的 意义和记法,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二是学生刚学完有 理数的乘法不久,具备良好的运算基础,对于准确理 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缺点是 从小养成了重结果、轻过程的习惯,基础知识不够扎 实,计算准确性不够。对于 (3)2 与 32 这类型运算 易混淆。 因此本堂课的难点定位为: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 号法则。
,或读作
;
3) 在(-2)3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
4)
在
3 4
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
4
5) 在 5 中,底数是
,指数是
;
6) 02 =
,03 =
, 04 =
;
7)23 =
,24 =
, 25 =;来自8)(-3)2 =,(-3)3 = ,(-3)4 =
, (-3)5 = ;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和运算, 让每一位学生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找到自信.体会分类的数学思
幂是
是是
真 正
正数数时,负数负数的幂是体现学
则己
。做
正教师
练数
习
放、
都正
生手探 的学索
零数
主生规 体操律
,
4、讨论辨析 深化概念
能力试金石
1.(必做题)让每个学生根据底数是正数 、零
和负数出3题乘方运算题,考一考同桌,然后同桌
同学互相批改。看哪个同学做得又快又好!
2.填空(n为正整数)
(必做题) (3)2 = ___
……
63个2
第64格=2×2×······× =263
2
n个
a·a·…·a an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底数
an
指数
幂
a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的知识,比教师的 单独讲解要记得牢,同时也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 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捷美。
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探索研究,发现规律 讨论辨析,深化概念 总结反思,感悟收获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探求新知
国际象棋为一正方形盘,盘面有纵横各8 格、深浅两色交错排列的64个方格。
棋盘上的数学
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 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 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 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 要求。大臣说:“陛下,就在这个棋盘上 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 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 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 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 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 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等特点。我认真创设 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归纳 能力,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捷美和化归的数学思想。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会进行乘方运算。
一、教学分析
1.2、学生情况分析:从知识基础方面来看,学生
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 作交流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
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进 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 不仅是授与受的过程,也不是机械 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而是学习 者主动学习的过程.因而在遵循启 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本节通过 老师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和交流进 行教学,即采用启发诱导式为主, 讲练结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年级上册1.5.1乘方
一、教学分析
1.1、学习任务分析:《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 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 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 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 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 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
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 运算。
数学思考: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
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 学思想。
解决问题: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