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1-1 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解答:1开环系统(1)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
用于系统输入信号及扰动作用能预先知道时,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2) 缺点:不能自动调节被控量的偏差。
因此系统元器件参数变化,外来未知扰动存在时,控制精度差。
2 闭环系统⑴优点:不管由于干扰或由于系统本身结构参数变化所引起的被控量偏离给定值,都会产生控制作用去清除此偏差,所以控制精度较高。
它是一种按偏差调节的控制系统。
在实际中应用广泛。
⑵缺点:主要缺点是被控量可能出现波动,严重时系统无法工作。
1-2 什么叫反馈?为什么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用负反馈?试举例说明之。
解答:将系统输出信号引回输入端并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的控制方式叫反馈。
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用负反馈。
由1-1中的描述的闭环系统的优点所证明。
例如,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热电阻(或热电偶)检测出当前炉子的温度,再与温度值相比较,去控制加热系统,以达到设定值。
1-3 试判断下列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属于何种类型(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1)22()()()234()56()d y t dy t du t y t u t dt dt dt ++=+(2)()2()y t u t =+(3)()()2()4()dy t du t ty t u t dt dt +=+ (4)()2()()sin dy t y t u t tdt ω+=(5)22()()()2()3()d y t dy t y t y t u t dt dt ++= (6)2()()2()dy t y t u t dt +=(7)()()2()35()du t y t u t u t dt dt =++⎰解答: (1)线性定常 (2)非线性定常 (3)线性时变 (4)线性时变 (5)非线性定常 (6)非线性定常 (7)线性定常1-4 如图1-4是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中Q1,Q2分别为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
控制的目的是保持水位为一定的高度。
试说明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方框图。
Q2Q1题1-4图 水位自动控制系统解答:(1) 方框图如下:⑵工作原理:系统的控制是保持水箱水位高度不变。
水箱是被控对象,水箱的水位是被控量,出水流量Q2的大小对应的水位高度是给定量。
当水箱水位高于给定水位,通过浮子连杆机构使阀门关小,进入流量减小,水位降低,当水箱水位低于给定水位时,通过浮子连杆机构使流入管道中的阀门开大,进入流量增加,水位升高到给定水位。
1-5 图1-5是液位系统的控制任务是保持液位高度不变。
水箱是被控对象,水箱液位是被控量,电位器设定电压时(表征液位的希望值Cr )是给定量。
实际水温给定水位浮子杠杆阀门水箱2Q 电位计控制阀1Q +-+-浮子减速齿轮电动机题1-5图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解答:(1)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2)当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对应Ur)时,电动机不动,控制阀门有一定的开度,使水箱中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相等。
从而液面保持在希望高度上。
一旦流入水量或流出水量发生变化,例如当液面升高时,浮子位置也相应升高,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电刷从中点位置下移,从而给电动机提供一事实上的控制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减小阀门开度,使进入水箱的液位流量减少。
此时,水箱液面下降,浮子位置相应下降,直到电位器电刷回到中点位置,系统重新处于平衡状态,液面恢复给定高度。
反之,若水箱液位下降,则系统会自动增大阀门开度,加大流入量,使液位升到给定的高度。
1-6 题图1-6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的示意图,试说明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方框图。
给定电位 Cr实际液位电位计电动机减速器阀门水箱放大器电动机门开门开关关门开关绞盘题1-6图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解答:(1)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2)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是通过开门开关控制仓库大门的开启与关闭。
开门开关或关门开关合上时,对应电位器上的电压,为给定电压,即给定量。
仓库大门处于开启或关闭位置与检测电位器上的电压相对应,门的位置是被控量。
当大门所处的位置对应电位器上的电压与开门(或关门)开关合上时对应电位器上的电压相同时,电动机不动,控制绞盘处于一定的位置,大门保持在希望的位置上,如果仓库大门原来处于关门位置,当开门开关合上时,关门开关对应打开,两个电位器的电位差通过放大器放大后控制电动机转动,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仓库大门提升,直到仓库大门处于希望的开门位置,此时放大器的输入为0,放大器的输出也可能为0。
电动机绞盘不动,大门保持在希望的开门位置不变。
反之,则关闭仓库大门。
1-7 题图1-7是温湿度控制系统示意图。
试说明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方框图。
实际位置 开(关) 门位置电位器放大器电动机绞盘大门控制器控制器水蒸气湿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题1-7图温湿度控制系统示意图解答:(1)方框图:(2)被控对象为温度和湿度设定,控制任务是控制喷淋量的大小来控制湿度,通过控制蒸汽量的大小来控制温度。
被控量为温度和湿度,设定温度和设定湿度为给定量。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2 试求图示两极RC 网络的传递函数U c (S )/U r (S )。
该网络是否等效于两个RC 网络的串联?()r U s ()c U s R +-+-()a 11c s21c sR ()r U s ()c U s R +-+-()a 11c s21c sR 1()U s +-+-1()U s解答:湿度设定湿度控制器电动水阀湿度变送器221221221212111222222121221.1111112211111()111()1()111()()1()111()()()()()11(),,1()1()1()()()c r c c c r r r R C S C S R u s C S C S C S a u s R R C C S R C R C R C S R R C S C S C SR R C S C S u s u s u s u s C S u s b u s R C S u s R C S u s u s u s R C S+++=•=+++++++++====⨯=+++11221111R C S R C S ⨯++ 2121211221()1R R C C S R C R C S =+++ 故所给网络与两个RC 网络的串联不等效。
2-4 某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出电压U d =KU 2Φcos α式中K 为常数,U 2Φ为整流变压器副边相电压有效值,α为可控硅的控制角,设在α在α0附近作微小变化,试将U d 与α的线性化。
解答:.202002020cos (sin )()...sin sin )d u ku ku ku ku φφφφαααααααα=--+∆=-⋅∆=-d d 线性化方程:u 即u (2-9系统的微分方程组为12112323223()()()()()()()()()()()()x t r t c t dx t T K t x t dtx t x t K c t dc t T c t K x t dt =-=-=-+=式中1T 、2T 、1K 、2K 、3K 均为正的常数,系统地输入量为()r t ,输出量为()c t ,试画出动态结构图,并求出传递函数()()C s R s 。
解答:--21Js fs+111K T s +()R s 1()X s 2()X s 3()X s ()C s 3k12121223*********212(1)(1)()()(1)(1)(1)11(1)(1)k k T S T S k k C s k k k k R S T S T S k k T S k k T S T S T S ++==++++++++++2-12 简化图示的动态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C s R s 。
解答:(a) RC1G 3G 1H 2H 2G--RC2H -1231231G G G H G G +RC12312322311G G G G G G H G G H ++1231232231()()1G G G C S R S G G G H G G H =++(b)-RC1G 2G-+-RC11G +221G G +RC12212(1)(1)12G G G G G ++++12212(1)(1)()()12G G C S R S G G G ++=++(c)CR1G 图(c)-(2)3G 2G CR图(c)-(1)3G 1G 2G CR1G 图(c)-(3)3G 2G 2G CR32211G G G G ++图(c)-(4)1223()()1G G C s R s G G +=+(d)C R图(d)-(1)3G 1G 2G CR图(d)-(2)3G 1G 2G 2GCR图(d)-(3)3G 1G 2G 2GCR32211G G G G ++图(d)-(4)1223()()1G G C s R s G G +=+--+1G 2G +-RC-+1G 2G +2G -RC-+1G 2G +2G -2G 2G -RC+1G 2G +2G 2G 2G +-(a)(d)(c)(b)RC122212(1)(1)1G G G G G G --+-1212122()()1G G G G C s R s G G +-=-2-13 简化图示动态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C s R s 。
解答: (a)-+2G 4G 3G 5G 1G RC-+2G 4G 3G 5G 1G R C2G CR11241G G G G +235G G G +CR1235124()1G G G G G G G ++5123124()()()1G G G G C s R s G G G +=+C R图(b)-(1)1G 2G 4G 6G 3G CR图(b)-(2)1G 2G 4G 6G 3G6G 5G 5G CR图(b)-(3)1G 4G 3G 65G G 6221G G G +CR图(b)-(4)1G 4G 626521G G G G G +62321G G G G +CR图(b)-(5)6521626421413211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141231246526126()()1G G G G G G G G G C s R s G G G G G G ++=++C R图(c)-(1)1G 2G 4G 6G 3G CR图(c)-(2)5G CR图(c)-(3)CR图(c)-(4)65G G 32G G 1G 5G 14/G G 14/G G 32G G 5111G G G +6532G G G G 653215132141G G G G G G G G G G G +++41235511236()()1G G G G C s R s G G G G G G G +=++C R图(d)-(1)1G 2G 4G 3G 5G CR图(d)-(2)1G 2G 4G 3G5G 3G CR图(d)-(3)1G 3G 4G 5G 3221G G G +CR图(d)-(4)421325321321511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141231246261256()()1G G G G G G G G G C s R s G G G G G G ++=++(e)CR11251G G G G +32(1)G G +CR1321251342(1)1(1)G G G G G G G G G G ++++-+2G 4G 3G 5G 1G RC-+2G 4G 3G 25G G 1G R C--4G (d)(b)(a)(c)1321251342(1)()()1(1)G G G C s R s G G G G G G G +=+++(f)CR124523351G G G G G G G G +++-+2G 4G 3G 5G 1G RC(d)(b)-+-+2G 4G 3G 5G 1G RC-+3G -+23G G 4G 45G G 1G R-+2G 5G CR233511G G G G ++1245G G G G +(a)(c)(e)12452335()()1G G G G C s R s G G G G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3-1 已知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10(0.21)G s s =+今欲采用负方馈的方法将过渡过程时间s t 减小为原来的倍,并保证总的放大倍数不变,试选择H K 和0K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