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PPT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PPT


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经过 瑞金
渡过 强渡 湘江 乌江
攻克 遵义
四渡 赤水
爬雪山
飞夺 泸定桥
强渡 大渡河
巧渡 金沙江
过草地
激战 陕北吴起 腊子口 镇会师
粉碎了……
意义 保存了……
三大主力红 军甘肃会师
使……转危为安 (1934、10---1936年10月)
课后作业:
1、背诵 2、完成优化训练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攻克遵义 渡过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一边铺桥 一边战斗,终于占领了对面的桥头,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攻克遵义 渡过湘江
巧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 攻克遵义 渡过湘江
强渡乌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长征途中,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 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四渡赤水
攻克遵义 渡过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四渡赤水后, 红军急行军渡 过金沙江,从 此跳出敌人的 包围.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 一 至 四 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4万 毛泽东
20万
3万
(前三次)
周恩来
30万 3万 朱德
50万 7万 (第四次)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胜利
第 五 次
1933年10月 至
1934年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进攻冒险,
• 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意义分别是什么?
3、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 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 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 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 位,在及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 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 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胜利
第 1933年
五 次

50万 8万
1934年
失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长征的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 左”倾:
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 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 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 动和冒险的倾向。所以,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 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以区别于真正的 左倾。“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 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 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 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 主义,打倒一切。
强渡乌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雪山忠魂
过草地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攻克遵义 渡过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地带,很多 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下去,但是红军没 被困难吓倒继续前进。
红军过草地 时吃的野菜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攻克遵义 渡过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瑞金
1934年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4、长征的结束
时间:1936年10月
标志: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 束。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红军长征胜利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 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 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 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 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 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红军过草地 时吃的皮带
过草地
爬雪山
激战腊子口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攻克遵义 渡过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激战腊子口 飞夺泸定桥
课堂延伸: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那么什 么是长征精神?当代青少年应如何继承和 发扬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小事做起, 从自我做起,担负起自己各方面的责 任,对个人负责,对集体、对社会负 责,对我们的国家负责,做一名有责 任心的中学生,这就是对长征精神最 好的传承、发扬。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长征的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 一 至 四 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4万 毛泽东
20万
3万
(前三次)
周恩来
30万 3万 朱德
50万 7万 (第四次)
分散兵力, 失利
防御保守。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2、长征的开始 时间:1934年10月 出发地点:江西瑞金
渡过湘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长征中最惨烈、最悲壮的一仗, 八万多人只剩下三万多人
攻克遵义 强渡乌江 渡过湘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3、遵义会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