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厂安全生产全套规章制度2020-2021新标准完整版汇编文件XX咨询有限公司2020年2月目录第1章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6)1.1 附表1: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 (8)1.2 附表2: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 (9)第2章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管理及修订制度 (11)2.1 附表1: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 (12)第3章收货人备案管理制度 (14)第4章食品标签管理制度 (15)第5章企业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16)第6章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健康档案制度 (18)第7章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19)第8章食品仓储管理制度 (21)第9章进口和销售记录管理制度 (22)第10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24)第11章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28)第12章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30)第13章卫生管理制度 (34)第14章文件管理制度 (35)第15章采购管理制度 (36)第16章合格供方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 (38)第17章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制度 (39)第18章原材料、包装材料进厂的检验标准 (40)第19章不合格管理办法 (42)第20章生产车间质量奖惩制度 (44)第21章员工培训制度与特殊岗位人员素质要求 (45)第22章仓库管理制度 (46)第23章检验、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49)第24章化验室管理制度 (50)第25章成品酒内控标准 (51)第26章安全生产及消防管理制度 (53)第27章关键质量控制环节操作控制程序 (54)第28章制酒车间的质量管理制度 (56)第29章原材料采购工序作业指导书 (57)第30章灌装车间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58)第31章产品贮运及防护管理制度 (60)第32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61)第33章关于(带*的检验项目)铅、锰和标签的检验计划 (62)第34章教育培训 (63)34.1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63)34.2 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66)34.2.1 附表1:三级教育 (69)34.2.2 附表2:培训记录 (72)34.2.3 附表3:人员持证台账 (74)第35章生产设备设施 (76)35.1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 (76)35.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79)35.3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82)35.4 生产设施设备检修、维修和保养的安全管理制度 (84)35.5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86)35.6 电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88)35.7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93)35.7.1 附表1:特种设备统计台账 (99)35.8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00)第36章作业安全 (103)36.1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03)36.1.1 交叉作业管理制度 (103)36.1.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10)36.1.3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16)36.1.4 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22)36.1.5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129)36.1.6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33)36.1.7 有毒、有害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37)36.1.8 能源介质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139)36.2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43)36.3 变更管理制度 (145)36.3.1 附表1:变更申请表 (147)36.3.2 附表2:变更验收表 (148)36.4 三违管理制度 (151)36.4.1 附表1:三违人员记录 (155)36.5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157)第37章隐患排查和治理 (165)37.1 安全检查制度 (165)37.2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69)37.2.1 附表1:日常安全检查记录表 (172)37.2.2 附表2:节假日安全检查记录表 (174)37.2.3 附表3: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夏季四防) (175)37.2.4 附表4: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冬季四防) (176)37.2.5 附表5:综合安全检查记录表 (178)37.2.6 附表6:安全隐患报告登记表 (181)37.2.7 附表7: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181)37.2.8 附表8:安全隐患整改台帐 (184)37.3 安全生产状况预警指数系统 (186)第38章危险源监控 (190)38.1 危险源管理制度 (190)38.1.1 附表1:危险源统计台账 (192)38.2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193)38.2.1 附表1:重大危险源统计台账 (196)第39章职业卫生管理 (198)39.1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98)39.1.1 目的 (198)39.1.2 适用范围 (198)39.1.3 管理职责 (198)39.2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203)39.2.1 目的 (203)39.2.2 适用范围 (203)39.2.3 相关定义 (203)39.2.4 管理原则 (203)39.2.5 工作要求 (204)39.2.6 职业病诊断程序 (205)39.2.7 职业病管理 (205)39.3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206)39.3.1 目的 (206)39.3.2 适用范围 (206)39.3.3 相关定义 (206)39.3.4 有关规定 (206)39.4 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208)39.4.1 目的 (208)39.4.2 适用范围 (208)39.4.3 有关规定 (208)39.5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210)39.5.1 目的 (210)39.5.2 适用范围 (210)39.5.3 职责和权限 (210)39.5.4 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 (210)39.5.5 培训效果评定 (211)39.6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212)39.6.1 目的 (212)39.6.2 适用范围 (212)39.6.3 职责和权限 (212)39.6.4 工作要求 (212)39.7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14)39.7.1 目的 (214)39.7.2 适用范围 (214)39.7.3 相关定义 (214)39.7.4 管理职责 (214)39.7.5 发放程序 (215)39.7.6 监督管理 (216)39.8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218)39.8.1 目的 (218)39.8.2 适用范围 (218)39.8.3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218)39.8.4 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 (218)39.9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219)39.9.1 目的 (219)39.9.2 术语和定义 (219)39.9.3 适用范围 (219)39.9.4 职责分工 (219)39.9.5 工作程序及要求 (220)39.10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223)39.10.1 目的 (223)39.10.2 适用范围 (223)39.10.3 术语及定义 (223)39.10.4 管理职责 (223)39.10.5 档案管理范围 (223)39.10.6 管理规定 (224)39.11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225)39.11.1 目的 (225)39.11.2 适用范围 (225)39.11.3 术语及定义 (225)39.11.4 管理职责 (225)39.11.5 管理内容及要求 (226)39.12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228)39.12.1 目的 (228)39.12.2 适用范围 (228)39.12.3 编制依据 (228)39.12.4 专业术语 (228)39.12.5 职责分工 (228)39.12.6 主要目标及危害因素 (228)39.12.7 应急管理要求 (229)39.13 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管理制度 (231)39.13.1 目的 (231)39.13.2 适用范围 (231)39.13.3 定义 (231)39.13.4 管理职责 (231)39.13.5 管理要求 (232)第1章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1.总则为及时识别和获取与本公司安全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它要求并保持持续更新,切实履行公司遵守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的承诺,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本制定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
3.内容3.1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识别、获取,并报汇总、备案待查。
3.2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进行整理、汇总,并交分管领导审批;并负责督促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进行宣传、贯彻、培训及落实情况。
3.3办公室负责对识别的法律法规进行公告。
3.4分管安全领导负责与本公司安全管理活动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以及其适用性的审批,并对公司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履行情况进行总体控制。
3.5管理要求(1)获取内容法律:人大颁布的安全卫生法律,如:宪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刑法、劳动法等;法规:国务院和省级人大颁布的有关安全卫生的法规;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安全卫生规章制度;标准: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有关安全卫生的其它标准;国际公约:我国已签署的关于劳动保护和安全的公约;其它要求:重庆市人民政府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的安全卫生要求的要求,相关行业的要求、非法规性文件和通知等。
(2)获取渠道和方法1)通过上级部门下达的文件、通知进行获取。
2)通过订阅安全管理等专业报刊、杂志、书籍等进行获取。
3)通过浏览中国安全生产协()、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众信息网()等安全相关类网页进行获取。
(3)适用性判定依据1)企业经营活动安全运行要求。
2)所属行业的要求。
3)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要求。
3.6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识别、获取,并传递到安全环保部进行汇总。
安全环保部对各部门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进行汇总、整理后,并交分管领导审批,经审批合格后由办公室进行公告。
3.7法律法规的传达和应用各部门、办公室将适用于本部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它要求进行传达贯彻,确保相关岗位员工或管理人员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指导工作。
3.8更新为使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保持最新状态,各部门应随时掌握与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最新信息,每半年对现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进行清理,并填写《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更新表》传递给安全环保部汇总,经分管安全领导批准后,提供给办公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