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罗平县淡水渔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罗平县淡水渔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罗平县淡水渔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全县渔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潜力与前景,更好的发挥水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渔业产业。

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4月22日-24日,由农业局分管领导带队,组成了的调研组,实地查看了我县珠江流域发展渔业产业的现状、潜力和养鱼专业户的经营情况,并通过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全面了解了全县渔业产业的发展形势。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各类水域开发情况罗平县有国土面积3018平方公里,主要河流8条,总流域面积2933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4.18亿立方米。

有水域面积10余万亩,其中水库面积8万亩,池坝塘0.3万亩,河沟1.7万亩,随着阿岗水库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一些水电站的建设等,可增加养鱼水面约5万亩。

供渔业开发利用。

截止到2013年全县现开发养鱼水面60000亩,其中,池塘2000亩,水库54965亩,河沟3035亩,开发利益率60%左右。

二、养殖情况(1)养殖面积。

2013年全县养殖面积60000亩,其中,池塘2000亩,水库54965亩,河沟3035亩。

(2)产量。

全县水产的总产量为32000吨,其中,养殖产量29350吨,捕捞2650吨,各占总产量的91.7和8.3%。

在养殖产量中,池塘695吨,水库28174吨,河沟481吨,各占养殖产量的91.2%、3.4%、4.55和0.9%。

其中水库中围栏600吨,网箱26027吨。

(3)产值。

全县渔业经济总产值114186.00万元,其中淡水捕捞3593万元,淡水养殖39799.00万元,水产品加工59814万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10980.00万元。

(4)分布。

渔业生产受资源条件影响很大,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在鲁布革、钟山、长底、九龙乡(镇),其他乡镇有零星分布。

上述四乡(镇)的养鱼水面之和占到全县养鱼水面的92.7%,产量占到全县产量的95.5%。

(5)品种。

罗平县的水产养殖品种还是以罗非鱼、草、鲤、鲢鱅为主,产量分别是9800吨、7495吨、5349吨、4756吨。

上述四个品种占到全县水产产量的91.3%。

另外,青鱼、虹鳟鱼、鲫鱼、鲂鱼、鲶鱼、黄颡鱼、加州鲈、鲶、鲟鱼等品种也有少量养殖。

(6)养殖模式。

池塘常规品种的养殖主要是鲤鱼为主和草鱼为主两种模式,两种模式亩放养量都在1000-1500尾,亩产一般在600-1000公斤。

网箱养殖主要养殖以罗非鱼、草、鲤、鲢鱅为主,亩放养量都在5000-6000尾,亩产一般在7.5万公斤。

(7)效益。

2010-2013年,渔价长期低位运行,鲤、草鱼的单价一直徘徊在10-12.5元之间,罗非鱼在10-12元左右,目前每亩渔池的效益大致在1000-3000元;网箱在7.5-12万元之间。

三、水产品加工流通情况。

我县新海丰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县唯一的水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也是云南省第一家集水产品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水产品深加工企业,是引领全市现代渔业发展的代表。

公司严格按照利于环保的循环经济模式开展建设,建有先进的养殖基地、鱼片加工厂和鱼粉加工厂。

总投资1.2亿元,设计能力为年加工罗非鱼5万吨,生产罗非鱼片2万吨,销售收入5亿元。

2008年6月投入生产。

主要产品有罗非鱼片、斑点叉尾鮰、条冻罗非鱼,附产品有鱼粉、鱼油、白条鱼、黄顙鱼、青虾等。

产品出口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际市场。

2007年,被农业部评为云南省唯一一家水产品交易定点市场;2008年被评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被省政府评为“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先进单位,农产品出口先进企业,并先后被省、市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主要设备从德国进口,生产流水线符合国际标准,公司自建技术中心(通过市级技术中心认定),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和动态监测。

产品经各批次自检送检,全部达到出口标准。

现已通过QS认证和HACCP认证,目前正在开展欧盟认证和美国FDA注册工作,计划年内通过认证后,产品即可顺利进入欧盟和美国市场。

虽历经2008年春节前后百年不遇的冰凌灾害袭击和国际金融风暴的严重影响,公司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优秀的经营业绩。

自2008年6月投入生产至今,向渔户收购罗非鱼1.7万吨,共加工罗非鱼1.7万吨,销售收入1.7亿元,出口创汇1.6亿元。

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方式,同养殖户签订生产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保护渔民合法利益。

公司每年以村委会为单位选出贫困养殖户,出资对其进行网具,生产技术,渔业物资等方面的扶持,直接收益扶贫6909人。

几年来,共培训10余期,人数3000余人,印发技术资料万余册。

公司还通过招聘当地合同工,吸纳当地人才就业,共招募企业员工500余人。

通过企业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万峰湖库区共有5千余户、2万多移民从事渔业生产,渔民人均养殖纯收入达1.7万元,大大高于传统农业生产效益。

新海丰食品有限公司在做好曲靖罗非鱼产业的同时,又同文山州签订了渔业产业发展项目合作协议,并计划同普洱市签订渔业产业发展项目协议,计划在文山州富宁县及普洱市墨江县建立鱼片加工厂,两地计划总投资2.5亿元,项目建成后,实现年加工罗非鱼12万吨,生产鱼片4.8万吨,年销售收入12亿元,税金1亿元,利润8600万元。

将新带动农民2万余户、6万多人从事渔业生产,渔户年销售12亿元,人均养殖纯收入1.7万元。

四、市场主体发展情况。

(1)水产品市场情况水产品因为他的营养价值被人们逐步深刻地认识,使得其市场和消费群体逐步扩大,需求量逐年增加。

尽管由于近几年产量增幅较大等原因,使得县内大宗水产品的价格稳中有降,但这也只是结构性和区域性过剩,消费总量仍呈大幅增长势头,而且高档水产品的需求量急剧攀升,价格大幅上涨,预计这种发展势头仍将保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经过近几年的水产品市场发育,我县的水产品流通已呈现下列格局:一是批发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已成为水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近几年,我县的水产品批发交易发展迅速,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也较快,现有两个批发市场,其中新海丰食品有限公司是农业部定点的专业批发市场;主产区、主销区和主要集散地鲁布革也是一个专业批发市场。

这些批发市场集冷藏、运输、批发、零售于一体,对水产品市场的繁荣直到发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是水产品零售业交易活跃,对批发交易起到了互补作用,我县的水产品零售除个体水产商店和生产企业直销外,主要是遍及各地的城乡集贸市场。

2013年,城乡集贸市场已发展到56多个,其中罗平县城6个、农村50个;总交易量为1万吨,交易额1.3亿元,对水产品批发交易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也方便了消费者。

三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因区域资源、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问题,我县农村的水产品市场很不发达,人均水产品的占有量和消费量都很有限。

目前我县农村人均消费量只有2公斤左右,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

随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农村的水产品市场会得到进一步发育,50余万农民,若达到年人均5公斤水产品的消费量,将有2万余吨的消费空间。

(2)渔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发展情况。

罗平结合渔业实际,加强引导组建,不断提高渔业生产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截止2013年底,全县已有工商登记注册的渔业专业合作社3家。

都获得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其中有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1家,注册资金400万元,人社各类生产渔船24艘,社员400人,带动渔户1203户。

有渔业协会2家。

目前,罗平县协会和渔业专业合作社组建形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以县级组建养殖捕捞综合的渔业管理协会,二是以乡镇为基础组建,如鲁布革乡渔业协会。

三是以村为单位组建,如三江渔业专业合作社。

四是联户建社,如林波、潮阳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

协会和合作社中心工作是组织管理好辖区内生产渔船和社员,做好产前产后保障服务、抓好渔业安全和生产、增加社员收人、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

合作社运行模式主要有二种:一是由合作社集中统一对外销售,销售后产生的利润,按养殖品品质数量计价到户到人结算,为社员拓展销路节省时间和费用,提供了方便。

二是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集中技术指导、集中购人苗种、集中饲养标准、集中防病用药、集中开展销售“五集中统一”服务方式。

协会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合作社的成立和管理,重点抓好三个“规范”。

一是规范建社。

渔民专业合作社必须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要求依法成立,并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二是规范管理。

帮助制定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上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三是规范单位股东分配制度。

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要求渔业专业合作社对每个生产单位做到全额人账。

经过几年努力,我县多数渔业专业合作社经营运作规范、管理到位、制度完善、机制灵活,渔业合作组织社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渔民收人逐年增加,渔业后方保障设施逐步改善。

(3)渔业养殖大户、流通营销大户、休闲垂钓基地发展情况我县有淡水渔业养殖专业大户86户,养殖规模都在30吨以上,年水产品产量11413吨,产值14734万元,有流通营销大户45户,年销售1.2万吨,销售收入1.8亿元。

有休闲渔业项目17个,经营规模1800亩,万峰湖垂钓棚110个,总投资逾1500万元,吸纳劳动力700多个,年接待消费者3万余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000万元,纯收入近500万元。

经营地大多分布在万峰湖,以鲁布革乡最为集中;水域以万峰湖库区围栏养殖、网箱养殖;钟山、九龙、罗雄、板桥以水库、池塘为主;其他乡镇以水库为主,投资主体有村集体、个人合股、工商企业、城乡居民个人,以县内投资为主,也有县外资金注入。

纵观全县的休闲渔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湖面垂钓型。

万峰湖库湾多,湖面开阔,湖岸线长。

湖中原生鱼种有鲢鱼、鲫鱼、草鱼等,特别是鲤鱼,肉质细嫩鲜美,是远近闻名的美味;还有从网箱中逃脱的鱼类,主要有罗非鱼和鲤鱼、草鱼;为了保持生态平衡,罗平县采取放流增殖措施,2010年又在万峰湖放养15万条鲢、草、鲤等鱼苗。

湖面4000多口网箱漏落的饲料,为湖内野生和放养鱼种提供了丰富食源,网箱内逃脱的鱼,丰富了湖内鱼的品种和数量。

万峰湖的鱼不但品种多,而且个头大,常有人钓起三四十斤重的大鱼,丰富的鱼类资源吸引了八方钓客。

据统计万峰湖的钓客三分之二是昆明和曲靖人,有部分来自贵阳安顺、六盘水等地,还有来自沿湖云南罗平、师宗,广西西宁、隆林的钓友。

他们中有公务员,有私企老板,有垂钓为生的渔民。

鲁布革码头和街上几家停车处每天都有几十辆车停放,为统计提供了力证。

每个长假到库区的钓鱼人都要超过500人,平时也不少,每个星期都有300人左右。

钓鱼人的到来,为沿岸带来不少商机。

航运、餐饮、旅店、渔具经营等服务行业应运而生,形成一条独特的产业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