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中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邱子傲技术动作特征分析

优秀中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邱子傲技术动作特征分析

优秀中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邱子傲技术动作特征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18T17:13:03.59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6期作者:曾丽婷[导读] 游泳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来的运动竞技项目,基于其受众对象的多层次、无阶级性,以及项目实施的便捷、环保性,游泳项目受到全球人民的一致热衷。

曾丽婷(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160)摘要:游泳是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来的运动竞技项目,基于其受众对象的多层次、无阶级性,以及项目实施的便捷、环保性,游泳项目受到全球人民的一致热衷。

同时,我国目前为止除了孙杨、张琳、吴鹏等个别突出的游泳运动员外,整体的竞技游泳运动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以中长距离自由游泳运动最为突出。

为此,研究优秀中长游泳运动员的技术特征,探索优秀运动员制胜的技巧和规律显得尤为
重要。

关键词:关键词:中长距离,自由泳,动作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8-046-01 1研究背景及意义游泳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逐渐壮大的运动项目,早期的游泳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技能,如今,游泳不仅是人们在强大的生活压力下,陶冶情操、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重要休闲方式,是顺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环保的休闲方式,更是全球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当代的游泳项目在奥运会中共设有34项项目,是次于田径项目,处于奥运奖牌中金牌项目的第二位。

当代的游泳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成一种高技术、高标准的全球领先运动项目,一个国家的体育运动水平在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游泳技术的水平,国家在世界体坛中的地位也很大程度上由该国的游泳水平决定[1]。

相对于国外竞技游泳项目而言,我国的竞技游泳项目起步较晚,尽管我国近年来在奥运会中总体成绩均名列前茅,但细致到游泳项目来说,我国的奖牌数目并不多,以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为例,我国在34项游泳比赛项目中一共只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和3枚铜牌,这6枚奖牌中,除了团体的4*100米接力赛铜牌,其余5枚均是50-200米的短距离游泳项目的奖牌,而在该届奥运会中,中长距离的游泳项目,我国没有一个选手成功进入总决赛,由此可看出,中长距离的游泳项目是我国竞技游泳项目领域的缺陷,加强我国游泳运动员的动作特征和技术水平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基于优秀中长距离游泳运动员邱子傲动作特征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的竞技游泳相对发展较早,技术能力和运动体系方面也相对比较完备,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的著名教练马格利索将游泳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战术分析,他的研究表明,每个阶段的速度、力度均不同,合理的掌握和控制中间的力道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全程的游行时间,该研究还表明,如果在比赛中能够适当的对对手进行一定的心理干扰的话,那么取得胜利的几率会更高。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学者对于游泳的研究均是采用分段的方式,从每一个小的段落内的战术和体能两个大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

本文亦采用分段的方式,对运动员的动作特征进行研究,具体细分为出发技术、途中技术、转身技术和冲刺到边技术这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3结论与分析游泳一般分为长距离、中距离和短距离游泳,通常50米、100米这类距离比较短的,我们称之为短距离游泳,中距离就是指的400米这类的,1500米类的自由泳就称为长距离游泳,长距离游泳是一项需要运动员极高的身体素质和动作技巧的体育竞技运动,在水下的1500米游泳过程中,每一个时间段自身的动作幅度、频率以及自身身体的特征等均是运动员能否取得成功的标志之一。

本文是按照分段化的方式对邱子傲的1500米长距离游泳进行分析的。

本文研究的是运动员在各个过程中的游行状况,时间单位无特殊说明均以秒记录,划幅指的是运动员一次整体动作能够为自身带动的前进距离,单位为米/次,划频只运动员单位时间内划动的频率,单位为次/分。

3.1出发技术分析出发技术包括运动员自从登上台子到期听到枪声后跳进水中,头碰到水下15米距离的时间段为止,严格而言,其主要包含运动员台上的时间和出发到水下15米这两段的时间。

台上的时间主要与运动员的反应时间和心理状态有关,出发时间则与运动员初始的状态和技巧有关。

表2-1为邱子傲在1500米游泳中的出发时间情况。

3.2途中游技术分析邱子傲在整场比赛中,在台上的反应时间非常短,说明其内心对环境、比赛的状态调整得非常的完善,其次其在出发15米的时间并不是特别的快,这对于1500米游泳来说可以有效的为后面的游泳保存体力,划幅和划频的速度以及距离也不是特别长,但相对而言也不慢,说明其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拼劲全力的游,但也没有过多的保存体力,防止与对手落差太大的距离。

3.2.1时间分析数据统计表明,整个过程中,邱子傲每段游行过程的时间控制比较稳定,起始时刻的速度相对要快一点,对应的就短一点,到第三段以后,到第26段为止,他在时间上速度上的控制都非常的稳定,除了中间第9段左右有一个小小的波动,其余均发挥稳定,这样他在整个游行的过程中,不管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没有特别大的压力,他这样的游泳方法完全符合康希尔曼的匀速游行方法,到最后27段以后,他进入从此阶段,速度大大增加,时间极具降低。

图2.1为途中游时间变化趋势图。

3.3转身技术分析转身一般指运动员转身前5米以及转身后10米的距离,本文研究按50米分段,运动员一共有29个转身[3]。

转身对于长距离游泳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距离游泳需要较大的体能,在转身过程中运动员可以借此机会对自身的动作和身体进行是适当的调整,运动员还能通过转身来超越对手。

转身一般包括游进、转身、蹬升、滑行和出水起游5个步骤,转身时需要运动员能够以正常的速度进行转身,转身后能够靠借蹬腿的力量进行快速的出水重新游动。

这个过程中最要把握的是脚和游泳池侧面碰到后的缓冲和反蹬的力量,人能借此力量进行流线型的滑行,而后找准时机重新游行。

参考文献
[1]张敏先.朴泰桓的自由泳动作分析.[J]游泳运动.2007.02
[2]殷玲玲.中外优秀女子100米自由泳运动员技术对比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3]齐海涛.男子100米自由泳途中游技术与推进力的变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2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