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PPT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电
课堂测验
3.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减小的是( A )
A. 煤炭
B. 石油
天然气
D. 核能
4.在工业社会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C ) A. 人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B. 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C.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D. 环境问题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以煤炭为例
(二)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煤炭
气化 燃烧
气 化
煤 气
煤 渣
煤 灰
发 电
供 热
脱 硫
废 热
CO2
化 工 产 品
民 用
建 材
提 取 有 色 金 属
硫 酸
硫 磺
温 室 种 植
温 室 养 殖
固 化
利 用
活动: 煤炭的利用发生怎样的转变?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以煤炭为例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工业社会阶段
大庆 本溪
克拉玛依
鞍山 金昌 东营
铜陵
攀枝花
图 例
油田 铁矿 铜矿
镍矿 锡矿
个旧
活动:
1)图中的城市分别靠近什么矿产资源? 2)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对工业生产有何影响?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后工业化阶段
作 用 程 度 强 较强 一般
气 候 资 源
一.自然资源概述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
►根据自我再生的性质
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
►根据属性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活动:
在按照属性划分出的自然资源中,请根据自我再 生性质进行分类。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以煤炭为例
(一)前煤炭时代
——“木柴时代” (二)煤炭时期
——“煤炭时代” (三)后煤炭时代 ——“石油时代”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Ⅰ》第四章
一.自然资源概述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属性
►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 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 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属性 活动: 阅读课本P101“自然资源的属性”,解 释说明自然资源的“五大”属性。
煤 木柴
世界能源结构
活动:1)图中反映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出现了什么变化特点?
2)从什么年代开始,煤炭的比重超过了木柴的比重?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以煤炭为例
(二)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以蒸汽机 为主的产业革 命,促进了煤 炭资源的大规 模开发和使用, 至20世纪初, 世界能源进入 了以煤炭为主 的“煤炭时代”
大约在什么年代, 世界石油的消费 量超过煤炭?目 前世界能源消费 中,居首位的是 什么?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农业社会阶段
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 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黄河中下游地区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尼罗河谷地 印 度 河 谷 地 长江中下游地区
活动:
1)古代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 2)这几个古文明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有 哪些共同特征?
水 资 源
土 地 资 源
生 物 资 源
综合利用各 种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活动:
不同的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如何?为什么?
课堂测验
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B ) A. 钢铁 B. 煤炭 C. 草场 D. 汽油
2.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最大的 是( A )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以煤炭为例
(一)前煤炭时代——“木柴时代”
18世纪中期 以前煤炭开发利 用程度低,木柴 在能源利用中占 据首位。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以煤炭为例
(二)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课堂测验
5. 河流冲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先进
地区,其自然原因是( A ) A. 肥沃的土壤,丰沛的水源 B. 暖湿的气候,密集的人口
C. 丰富的矿产,先进的技术
D. 平坦的地形,便捷的交通
作业
实地了解本地的一些农产品生产过程,
研究其如何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二)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活动: 目前世界煤炭采取怎样的开采方式?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以煤炭为例
(三)后煤炭时代——“石油时代”
100 90 80 各
类 能 源 所 占 比 重 (%)
其他 天然气 石油 煤炭
活动:
70 60 50 40
30 木柴 20 10 01850 1870 189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