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其中卷面分:5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在规定位置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小明:“虽然我平时成绩很好,但总担心考不进理想的学校。
”小红:“你应该放松点,考试前试着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小明产生烦恼的主要原因是( )A.心胸狭隘B.缺乏自信C.过于自负D.过于依赖他人2、在下列学校生活中,属于不自信的行为的是( )A.当老师为挑选800米长跑运动员为难时,小强同学挺身而出说:“我能行。
”B.当作业遇到难题时,我总是先自己思考,再请教老师和同学C.“优胜班级”花落他班,班长对同学们说:“我们齐心协力,下学期一定能把流动红旗夺过来。
”D.学习好不好,全靠脑子灵不灵,再努力也没有用3、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以下对自尊和尊重他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B.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C.自尊的人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D.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4、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①对人有偏见②尊重他人的劳动③对人有礼貌④尊重他人的人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小强总是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有些事情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小强需要培养的品质是( )A.自信B.自负C.自爱D.自制6、在任何困难和打击面前,都不能气馁,要树立信心。
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这段话告诉我们( )A.信心在生活中是万能的,有了信心就有了一切B.树立信心特别重要,信心能激发人们前进的动力,有利于成功C.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信心不足的现象D.信心是避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定性因素7、自强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
以下属于自强表现的是( )A.刚愎自用,固执己见B.好高骛远,一意孤行C.唯我独尊,孤芳自赏D.志存高远,执著追求8、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去她的视力和听力,随后她又失去了说话的能力,然而她没有消沉,凭着顽强的毅力,靠学习盲文,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并掌握了五种文字,出版了14部著作。
此材料说明的道理是( )A.“挫折是一把双刃剑”,“苦难是人生的老师”B.有挫折就会有成功,不经历挫折的人不会成才C.导致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D.只有伟人才会遭遇挫折、身处逆境9、观察漫画:《“小公主”上大学》。
你想对漫画中的“小公主”说()A.这支浩浩荡荡的“送学大军”令人羡慕B.希望你能告别依赖,走向自立C.你要学会自立,拒绝家长的任何帮助10、只因滴水的坚持,磐石能被穿透;只因不停地摩擦,铁杵最终成针;只因锲而不舍,金石最终可镂……这启示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 )A.有坚强的意志B.树立远大理想C.陶冶高雅情操D.培养高尚志趣11、中学生李某从小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起初偷同学的钱包,被学校和家长批评教育。
但他仍不悔改,与社会青年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
后来因与社会上的“哥们儿”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青少年要重视道德修养,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③违法一定会发展成犯罪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12、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13、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把“醉驾入刑”纳入其中,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1年5月9日晚,著名音乐人高某因醉酒驾驶造成四车追尾,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刑事拘留。
最后法庭判决:高某犯危险驾驶罪,拘役六个月,罚款四千元。
这体现了法律( )①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明星具有特殊约束力④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日本核电站爆炸后,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的陈某在网上散布“谣盐”,引起部分市民恐慌,纷纷加入“抢盐”大军。
警方依法对陈某做出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陈某的行为( ) 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B.属于行政违法行为C.属于刑事违法行为D.仅属于不道德行为15、在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有条不紊,道路畅通无阻。
这表明( )A.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B.法律能制裁违法犯罪C.法律既有规范作用又有保障作用D.规则是人们做事所依据的标准16、王某在高中学习期间,经常违反纪律,对师长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
一天,他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一起向低年级同学索要钱财,并将对方打伤,被公安机关拘留。
出来后,王某仍不思悔改,常在社会上寻衅滋事,在一次打架斗殴中将他人打伤致残,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王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是因为他的行为( )①违反了法律②触犯了刑法③具有社会危害性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二、判断题(在答案框的相应表格中,正确的记“T”,错误的记“F”,每小题1分,共5分)17、为了自尊,可以做出丧失人格的事。
( )18、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就要尊重自己。
( )19、挫折是大人物和成功人士才会遇到的问题,一般人谈不上挫折。
()20、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 )21、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引以为戒。
三、简答题(四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2、怎样培养自强的品质?(6分)23、国家为什么要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6分)24、2011年7月15日,百余名小学生走进武警太原指挥学院,吃军营饭,住军人宿舍,训练军事科目,学习国防知识。
多数家长表示:“让孩子进军营,一是为了让孩子开阔视野,学习军人的优良品质;二是希望孩子能多吃点苦。
”你赞成上述材料中家长的“吃苦”教育吗?(2分)请说明一下理由。
(4分)25、犯罪应具备哪三个基本特征?四、辨析题(先判断观点是否正确,并请你简要说说理由。
7分)26、挫折丰富人生,挫折孕育成功,挫折越多越好。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五、综合探究题(共11分)27、下面是小明上学途中的“所闻”、“所行”,结合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情景一:[闻]下午,小明听了一场法制讲座。
法制校长讲述了一个案例:中学生小王受校外“大哥”的影响,经常旷课、抽烟、上网吧,父母对此不闻不问。
后来小王与“大哥”一起持刀抢劫时被抓,最终因抢劫罪判刑。
情景二:[行]法制讲座后,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为“远离犯罪,做一个合格公民”的班会活动,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1)结合情景一,分析小王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5分)(2)从加强自我防范的角度,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6分)祁阳县2016年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七年级思想品德(参考答案)注意:卷面分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5:BDCDA 6-10:BDABA 11-16:BDCBCD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每小题1分,共5分)17、F 18、F 19、F 20、T 21、T三、简答题(四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2、答:(1)树立坚定的理想,因为理想是自强的航标;(2分)(2)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这是自强的关键;(2分)(3)扬长避短,在磨砺中走向自强,这是自强的捷径。
(2分)23、答:(1)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3分)(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3分)24、答:(1)赞成。
(2分)(2)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的意志;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的意志;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坚强的意志;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的意志。
(4分)25、答:(1)具体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2分)(2)是触犯刑法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法律标志;(2分)(3)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2分)四、辨析题(先判断观点是否正确,并请你简要说说理由。
7分)26、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分)因为:挫折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味着失败,所以挫折是坏事。
但挫折是否孕育成功,关键在于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和应对挫折采取的具体方法。
有的人能够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愈挫愈奋,走向成功;有的人却有可能意志消沉,丧失斗志。
再者,有些当前无法实现的或者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是经历再多的挫折也不会成功的。
(6分)五、综合探究题(第(1)问5分,第(2)问6分,共11分)27、(1)交友不慎;缺乏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制观念淡薄;父母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管理松懈;学校保护不力等等(任答3个小点即可得5分)(2)①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2分)②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分)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预防违法犯罪。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