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宜昌2017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含解析)

湖北宜昌2017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含解析)

2017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2.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包含很多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雪山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液化B.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升华C.水蒸汽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液化D.水蒸汽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凝固3.如图所示的几个光学现象和应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现象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倒影”C.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D.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4.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C.体重大的同学D.力气大的同学5.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地球B.“天舟一号”C.“天宫二号”D.太阳6.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7.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小车,速度越越慢直至停止,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小车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小车克服阻力做功动能减小C.摩擦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D.小车的惯性逐渐变小直至为零8.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1.6mB.中学生百米跑平出速度为7.1m/sC.人体的体积为0.5m3D.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9.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机械的是()A.斜面B.赛艇的船桨 C.定滑轮D.镊子10.某些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宏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则该物质可能是()A.冰块B.水C.水蒸气D.雪1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12.下列每组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A.硬币、陶瓷罐B.铅笔芯、刻度尺C.玻璃棒,橡胶棒D.人体、大地13.两只小灯泡L1和L2连接在同一电路中,以下哪个特点可以确认两灯是并联的()A.两灯亮度不同B.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C.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D.通过两灯的电流不相等14.下列行为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更换灯泡时必须以先断开开关B.在同一插线板上接多个大功率电器C.没有三孔插座时,把三角插头接地脚掰断使用D.空气开关“跳闸”后,立即重新合上15.如图所示的几个装置中,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A. B.C.D.16.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A.倒立缩小B.倒立等大C.倒立放大D.正立放大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相连,滑杆可以绕固定点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浮子随油面高低而升降,图中电压表的示数随油面降低而减小的是()A.B.C.D.18.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起飞时,由于跑道距离有限,可采用蒸汽弹射帮助飞机迅速起飞所需要的速度,我国正在加紧研制这项技术力争在后续的航母中投入使用,蒸汽弹射是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飞机的动能,转化效率约为9%,对于蒸汽弹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大、效率高B.功率大、效率低C.功率小、效率高D.功率小、效率低二、填空题19.用2N的拉力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将拉力增加到5N,则此时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木块做(选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20.如图所示,用拇指与中指压一支铅笔的两端,(选填:拇指、中指)受到的压强大,若拇指受到的压力为2N,笔尖的受力面积为0.2mm2,则中指受到的压强为Pa.21.在家庭电路中,有时导线长度不够,需要把两根导线连接起,连接处电阻比别处要(选填,大、小),在相等时间内,导线连接处发热比别处更(选填多、少).22.将两片不同的金属片A、B浸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该电池对外供电时,将能转化为电能,把金属片A、B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电压表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如图所示的偏转,则金属片A是(选填正、负)极.23.小明同学用4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100N的书箱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2m,松开手后,书箱仍向前滑行了lm,整个过程中小明做功J,书箱的重力做功J.24.如图甲所示.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取右边的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处裂纹的磁极是极.如果把这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如图甲),这两段会相互(选填吸引、排斥).25.2017年3月10日,我国在南海海底开采出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它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冰能量密度大,1m3的可燃冰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可燃冰是(选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能,它的“能量密度大”是指它的选(填密度、内能、热量、热值)大.三、实验探究题26.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A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27.小明在课外探究活动中要测量5角硬币的密度,她选取了16枚相同的5角硬币,天平、砝码、量筒.(1)小明先调节好天平,左盘放入16枚相同的5角硬币,指针指向分度盘右边,接下他应该,最终天平平衡后,所用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6枚硬币的质量为 g.(2)把16枚硬币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浸没后水面由30cm3上涨到38cm3.计算出硬币的密度为 g/cm3.(3)小芳看到小明的试验后问道:“你为什么不用1枚硬币做呢,找16枚硬币多麻烦啊?”小明回答道,“这是为了”.28.小明同学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的重力G/N钩码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20.10.90.374%240.1 1.60.383%360.1①0.3②(1)观察如图中测力计的示数,表格中编号①的数值是,②的数值是.(2)小明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了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方法是与本实验同理的.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3)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与钩码提升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数量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芳则认为: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的看法是正确的.29.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选取了如下材料,3.6V锂电池一枚,10Ω定值电阻一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一只、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请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用铅笔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电路元件连接完整,注意导线不要交叉.(2)下面表格中是小明同学实验并整理的数据,请你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I﹣U的关系图象,通过分析图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电压/V1 1.52 2.53电流/A0.10.150.20.250.3(3)王老师查看了小明的实验数据后说:“小明,你的实验数据看上去很不错,不过,你有没有编造数据呀?小明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王老师,确实有一组数据是编造的.”请你指出小明的哪组数据是编造的?并说出你的理由.四、应用实践题30.“共享单车”普及后.王老师由原开汽车上班改成骑“共享单车”上班,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它具有GPS定位功能,方便人们用手机寻找到附近“共享单车”的具体位置,它的前货仓底板是一个太阳能电池板,为GPS功能供电.(1)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把光能转化为能.GPS工作是靠实现定位的.(2)王老师上班骑车的平均速度为15m/h,骑行时间为20min,比以前开汽车走相同的路上班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多少千克?(王老师开汽车上班的油耗为10L/100m,燃烧IL汽油要排放二氧化碳2.4g.)31.某种规格的白炽灯泡的铭牌上印着“220V 40W”,其灯丝电流随电压变化图象如图所示.(1)这种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是多少?(2)取两只该规格的白炽灯串联起,接到220V的电上,两灯总的实际电功率是多少?两灯工作2h共消耗多少度电?(3)取一只该规格的白炽灯接到12V学生电上,电路连接及灯泡均完好,闭合开关后白炽灯并不发光,请你判断此时白炽灯是否消耗电能?如果消耗,说明能量转化的情况;如果不消耗,说明理由.32.2017年4月2日上午,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001A在大连船厂举行下水仪式,据外界猜测,001A的排水量可达6万吨,“标准排水量”是指人员武装齐备,但不包含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在内的排水量(第1、2小问计算中g取10N/g,ρ海=1×103g/m3)水(1)若该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6万吨,则此状态下航空母舰所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2)若装载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共1.8万吨到达满载,则航空母舰受到的浮力比标准排水量时增大了多少N?满载后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m3.(3)已知印度洋的海水密度小于太平洋的海水密度,当这艘航空母舰满载时从太平洋到印度洋时(不考虑燃油、食物、淡水等物质的消耗,舰体浸水部分当作长方体).①舰身会(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保持不变)②其排水量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③舰底受到海水的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017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7•宜昌)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考点】9N:声与能量.【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错误;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2.(2017•宜昌)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包含很多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雪山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液化B.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升华C.水蒸汽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液化D.水蒸汽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凝固【考点】19: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1:蒸发及其现象;1M:液化及液化现象;1R: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从水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是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解答】解:A、雪山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水蒸汽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小水珠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D、水蒸汽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故D 错误.故选C.3.(2017•宜昌)如图所示的几个光学现象和应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海市蜃楼现象 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倒影”C.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D.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考点】AM: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D、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被物体挡住,在墙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墙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4.(2017•宜昌)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C.体重大的同学D.力气大的同学【考点】71:弹力.【分析】拉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弹簧的根数,同时与弹簧的伸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会越长.【解答】解: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同样拉开三根弹簧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比较两位同学谁把弹簧拉得更长.它们都将手臂撑直了,那么手臂长的同学当然就用了更大的力.故选B.5.(2017•宜昌)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地球B.“天舟一号”C.“天宫二号”D.太阳【考点】52: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解答】解:A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和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故AD错误;B、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C错误;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6.(2017•宜昌)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考点】6I: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答】解: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题意;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B不符合题意;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故身体会向前倾倒,利用的是惯性,故C符合题意;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17•宜昌)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小车,速度越越慢直至停止,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小车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小车克服阻力做功动能减小C.摩擦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D.小车的惯性逐渐变小直至为零【考点】G9:做功改变物体内能;6F:力的作用效果;6L:惯性;FN: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分析】(1)小车由于受到摩擦力,故机械能会减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有关;(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解答】解:A、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其机械能减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B、小车在滑行时要克服阻力做功,其速度越越小,动能越越小,故B正确;C、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C正确;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D.8.(2017•宜昌)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1.6mB.中学生百米跑平出速度为7.1m/sC.人体的体积为0.5m3D.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考点】63:长度的估测;13:温度;68: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学校课桌的高度为80cm,故A不符合实际情况;B、中学生百米跑的速度约为7m/s,故B符合实际情况;C、中学生的质量为50g,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人的体积为V===0.05m3,故C不符合实际情况;D、人的正常体温为37℃,温暖舒适的气温为25℃,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9.(2017•宜昌)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机械的是()A.斜面B.赛艇的船桨 C.定滑轮D.镊子【考点】7O:杠杆的分类.【分析】知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为省力杠杆,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杠杆为费力杠杆,结合各个选项逐一分析.【解答】解:A、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属于省力机械,故A正确;B、赛艇的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B错误;C、定滑轮是等臂杠杆,所以使用定滑轮不省力,故C错误;D、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D错误.故选A.10.(2017•宜昌)某些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宏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则该物质可能是()A.冰块B.水C.水蒸气D.雪【考点】35:物态的微观模型及特点.【分析】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固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态物质既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解答】解: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比较可知,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的是水蒸气.故选C.11.(2017•宜昌)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考点】GE: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分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据此分析.【解答】解:A、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而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C、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故C不符合题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大,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2017•宜昌)下列每组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A.硬币、陶瓷罐B.铅笔芯、刻度尺C.玻璃棒,橡胶棒D.人体、大地【考点】H:绝缘体.【分析】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解答】解:A、陶瓷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硬币是由金属制作的,是导体,故A 错误.B、铅笔芯是导体;刻度尺是用橡胶制作的,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B错误.C、玻璃棒和橡胶棒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C正确.D、人体和大地是导体,故D错误.故选C.13.(2017•宜昌)两只小灯泡L1和L2连接在同一电路中,以下哪个特点可以确认两灯是并联的()A.两灯亮度不同B.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C.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D.通过两灯的电流不相等【考点】HT: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分析】(1)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2)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能是并联也可能是串联;(3)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4)通过两灯的电流不相等一定是并联.【解答】解:A、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两灯亮度不同,只能是实际功率不同,不能说明灯泡的串并联方式,故A错误;B、并联电路两灯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串联电路当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时两灯两端的电压也相等,故B错误;C、串联电路通过两灯的电流一定相等,并联电路当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时通过两灯的电流也相等,故C错误;D、通过两灯的电流不相等一定是并联,故D正确.故选D.14.(2017•宜昌)下列行为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更换灯泡时必须以先断开开关B.在同一插线板上接多个大功率电器C.没有三孔插座时,把三角插头接地脚掰断使用D.空气开关“跳闸”后,立即重新合上【考点】IV:安全用电原则.【分析】(1)更换灯泡时,为灯泡周围的导体都与火线断开,防止发生触电,应先断开开关;(2)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插头插在同一插线板上,会使干路电路过大,容易引起火灾;(3)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4)空气开关跳闸,原因是电路有短路或漏电现象,应先检修,检查没有问题后再使空气开关复位.【解答】解:A、不断开开关,直接更换不亮的电灯泡,由于灯泡上带电,容易引起触电事故,所以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故A正确;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的电插头插在同一插线板上同时工作,总功率过大,是造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