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必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一、前言
当今,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了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
企业人才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力量。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企业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演化为各国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之间的实力较量。
这些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从湖北省的实际来看,全省经济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处于攻坚阶段,结构调整处于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所有国企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发展壮大国有企业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国有企业实施“人才强企”的重要意义
1.“人才强企”战略概念论述
当前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经济发展的资源已从以自然资源为主转向以劳动者智力(人才)资源为主,人才资源已上升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直接统领和制约着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人才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人才战略和企业信息化战略三者密不可分。
企业发展战略包括了企业的营销战略、市场战略、研发与产品战略、企业人才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企业风险控制战略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人才战略概括地讲就是善于用人、用对人、用好人、留住人、培养人。
强企靠人才,这是企业战略性的问题。
人才强企战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时期时,在最后的竞争结局中竞争的概念上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
在所有有影响力的企业里,企业人才战略都会得到很好的运用,这就体现人才战略的重要性。
2、省国有企业现状
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第一资源”是人才资源。
人力资源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
随着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湖北省相当一部分国有企的改制,破产和政策性停产等原因,造成企业人才幅度流动或流失。
同时,企业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尤为短缺,企业吸纳人才的能力不强,
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不够完善,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有资料表明:“十五”末湖北省国有企业人才不足13万人。
因此,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深刻认识到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据统计,2004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税金总额219.92亿元,利润总额204.81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5%和73.2%,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中,有80.4% 来自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这充分说明了国有企业在湖北省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关键作用。
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对抓好人力资源的发掘,吸纳,开发,利用;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国有企业实施“人才强企”的措施
1.需建立人才发展规划,并服从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适应发展,促进发展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贯彻落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充分体现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和人才观的有机统一。
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企业实际出发,努力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拓宽企业内部外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
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和一致性,并应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相适应,相配套,相衔接,既要立足当前,满足企业发展和发展对人才的急需,同时有要着眼未来,满足企业中长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企业外部形势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在体现现实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各类人才中长期发展目标,规模水平,素质结构,类别层次,工作机制,明确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具体措施。
同时体现科学性和开放性,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和科学方法,总结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做法和经验,深入研究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及企业职工的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使建设科学性的人才队伍真正成为企业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指南。
同时,充分利用湖北是高校大省的优势,与之建立现代管理知识培训基地,并加强与全国先进企业的联系。
2.要建立健全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增强机制创新
实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干的目标,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机制。
从一定意义上讲,建立起有利于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的机制更为重要。
一是要形成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开发型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建立企业全员培训体系,开展员工终身教育活动,建设学习型企业,为提高人才的素质,加强人才的能力建设,开发人才潜力,增强各类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要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选用机制。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试点在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健全董事会,逐步做到出资人决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董事会选聘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改革现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使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由组织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内部实行竞争上岗,外部实行公开招聘,人才市场选聘,拓宽选人视野,逐步打通非公经济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到国有企业任职的渠道,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各展所长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要形成成绩效优先的人才评价机制。
需建立科学的适合各类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的基本要素,业绩和贡献,为科学合理的使用人才提供客观依据。
四是要形成与市场接轨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和完善以经营业绩考核为依据,以岗位绩效工资为基础,短期薪酬分配与中长期薪酬激励有机结合,资本,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新型薪酬激励制度,逐步使各类人才收入水平与市场价位接轨。
3、加强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建设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企业家的素质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力度。
要树立培养,依靠和尊重企业家的思想,有计划地选派一批有培养前途的经营管理人才,到高校或国外知名企业学习锻炼。
支持企业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与竞争,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4、营造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各企业党委要大力提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积极宣传党的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各类人才的先进事迹,激发各类人才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选拔使用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人人都能成才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