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络推拿与养生

经络推拿与养生


按摩的基本手法
• 按法: 是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在体表某一部 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的手法。可以分为 指按法、掌按法、拳按法、肘按法等。
推法: 用指、掌或肘等部着力于被按摩的部 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抚 称推法。它分为轻推和重推。
• 拿法: 以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或拇指与其余 四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 渐用力内收,并做持续的揉捏动作称 拿法。它分为单手拿和双手拿。
推拿养生的特色
• 1.操作简单,易于学习掌握。 • 2.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 经济简便。 • 3.有养生保健与康复医疗的双重效益。 • 4.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 5.无痛苦,无创伤治疗,老少皆宜。
按摩应注意的问题
• • • • 体位要舒适。 按摩者的手要清洁。 按摩要循经而走。 按摩的顺序、力度适当。
眼面部按摩
• 作用:对于长时间做近距离工作的 人,可以消除或减轻眼部疲劳,并 可预防眼睛视力的減退及眼袋的产 生。
眼部按摩DIY-1
•眼眶部按摩:双手食指或中指分推眉 毛,由眉头部的攢竹穴推至眉尾部的 丝竹空穴。再由双手拇指及食指、中 指按揉眼眶內的睛明穴后,循着上、 下眼眶推至尾部的瞳子骨穴,上下重 复进行数次,至整个眼眶都有酸胀感 止。
• 运拉: 按摩者在被按摩者的某一关节部位作 用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环转及牵引等活动的手法,称为运拉 法
• 滚法 用手背靠近小指部分或小指、无 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部分,附着于 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屈伸外旋的 连续动作,使得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 治疗部位上,即为滚法。
按摩注意事项
经络推拿与养生
主讲:王志彬
前言
• 推拿养生法是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古 老健身术之一,有数千年的历史。 • 它是在我国独特的养生理论指导下, 通过对特定部位施行一定手法,实现 疏通经络、气血,协调脏腑,平衡阴 阳,从而达到防病健身、益寿延年的 目的。
推拿发展历史起源
• 推拿一词,最早见于明代龚云林的 《小儿推拿秘旨》。最早古称为“按摩、 按跷”等名称。 • 按摩起源于远古时代,最初发源于 河南洛阳地区,我国最早的按摩学专 著是《歧伯按摩十卷》。
• 揉法: 用手指、掌指或前臂在身体某部位做 揉动的手法称为揉法。
• 搓法: 有消除肌肉疲劳、提高肌肉工作能力 的作用。适用于四肢的肌肉及肩、膝 关节等处,常在每次按摩后阶段用。
• 叩打: 用两手尺侧面或两手半握拳叩打被按 摩部位的手法称为叩打法。它分为叩 击、轻拍和切击三种方法。
• 抖动: 抖动肢体或抖动肌肉的手法均称为抖 动。进行肌肉抖动时,要调整好肢体 的位置,使被按摩部位的肌肉放松。
秦两汉时期
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 略》中首次提到的“膏摩”一词, 代表了推拿介质的出现。
魏晋隋唐时期
这个时期是推拿发展鼎盛时期。 当时设立了按摩专科,为当时四科 (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 之一,可见推拿按摩在当时祖国医 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宋、金、元时期
战乱频繁,推拿按摩在民间广 为流传,载。
腰部保健按摩
•双手握拳,用拇指指掌关节在腰部 作旋转用力按揉,再以手掌部用力 上下擦动,至腰部发热為止,并可 做些弯腰、旋转腰部的动作,以锻 炼腰部肌肉。
加强肠胃功能
•摩腹:将双手掌心搓热后,一手掌 心贴在肚脐上,以肚脐为圆心,以 順时针方向作柔和的摩腹动作,持 续约2-5分钟。
•擦腹:双手从肋骨下缘擦至小腹部, 以发热为宜。
1. 施术有度
要求手法达到“均匀、有力、持久、 柔和”的完美状态。轻而不浮,重 而不滞。
2.施术有节
要求施术要根据对象体质等不同情况,对 时间及用量安排适当。手法要先轻后重循 序渐进。
• 3.施术有序 养生按摩要讲究顺序,一般由上而 下,自外而内,自前而后。如此操作 便于协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经络按摩 自我保健
四肢按摩DIY
•从肩部向手臂拿捏,按揉手三里、曲 池、曲泽等穴。 •互捻双手食指,搓热手掌、手背至热 为宜。 •按揉大腿、膝关节、拿小腿的腓肠肌。 点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 至酸胀感为宜。
•一手抓脚踝部,一手抓脚趾头, 做旋转踝关节的动作,20-30 次。 •推涌泉:快速用力擦热脚底,可 加强肾功能,防止脚底冰冷。
部位按摩DIY
头部按摩
• 具有醒脑开窍的功能
• 可治疗头痛
• 预防老人痴呆症
• 增加脑细胞的活动
头部按摩DIY •以双手拇指及其他四指的指 腹,从前发际处以按压方式 推至枕部的風池穴,平時也 可以用梳子做同方向的梳头 数次。
•按揉枕部穴位:双手拇指按揉两 侧风池、风府穴,至有酸胀感为宜。 •拿捏颈项部:以食指、中指、无 名指配合手掌对颈部作拿捏的动作, 并向下拿捏至肩部。
明清时期
“按摩”个名字受逐渐演变为 “推拿”这个名称,当时医学分科分 为十三科,其中包含有按摩科,但到 了明代中期以后,推拿科被太医院取 消,流传到民间,在民间称之为“摸 先生”,如《得案牍》“有疾者,手 摸之辄愈,人呼之摸先生”。可是当 时受到歧视。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采取了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的 政策,推拿学得到极大发展。1955年重庆 开设了首届西医学中医班,其中包括了推 拿课程;1958年上海成立了推拿门诊部, 1960年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编著了 《推拿学》教材。全国各地的推拿交流、 讲学、科研活动广泛开展起来,各种手法 流派得到充分挖掘,并推陈出新,如:一 指禅推拿疗法﹑腹诊推拿法﹑脏腑推拿法 ﹑点穴疗法、内功推拿法等,按摩推拿事 业步入新生。
眼部按摩DIY-2
•按揉太阳穴及鼻旁的迎香穴,再将双 手掌心搓热后,掌心贴着前额,用点 力向下擦到下颌处,若有鼻病、感冒、 流鼻涕或鼻塞者,可顺便以中指由迎 香穴向上擦至鼻根处,反复连续约1 0次。
耳部按摩
•耳朵的穴道跟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 有密切的关系,按摩耳朵除了可加 强脏腑的功能外,还可预防听力的 減退及耳鸣。 •搓揉耳朵,双手拇指及食指弯曲后, 作上下搓耳动作,至耳朵红热为宜。
养生按摩的秘诀
•面常擦,发常梳,
•目常运,鼻常搓,
•齿常叩, 口常避
•津常咽,耳常凝, •气常提,足常搓, •肢常摇,腹常摩。
按摩工具
• 自己的手 • 其他工具来协助,例如: 1) 用吹风机的热风,来吹酸痛部位,以 代替热敷;
2) 取下圆珠笔的笔芯,用圆珠笔头来按 压穴位; 3) 把鹅卵石踩在脚底下來按摩脚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