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那克塔学校王贵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
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之中折过纸船的请举手!说说你把它放到哪里去了?有什么感受?(学生说说,师随机表扬。
板书:纸船) 亲自放过风筝的说说你不同的心情!(学生再说,师板书:风筝,激发兴趣)
2、那么纸船和风筝之间会发生一段怎样的故事呢?(在“纸船”、“风筝”之间板书“和”,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筝”的轻声。
)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预习课文的要求,然后我们来比一比哪些同学预习的效果好。
出示课件,指名读生字、新词。
齐读。
2、开火车读课文(正音正句,师生评价)
3、,谁能告诉大家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4、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三、朗读感悟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听读思考: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2、指名3—4人汇报,明确松鼠和小熊的位置关系,师相机完成简笔画:山、小溪、松鼠和小熊家的房子。
3、出示课件,指名朗读,自我评价,师生评价。
再读,结合简笔画理解。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先指名读,评价,再范读,然后出示课件指导看图,问:你能用轻松,缓慢的语气读出纸船从山顶到山脚一路迂回曲折漂流的过程吗?(生练读,再指读,评价)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如果我把这只纸船再加上松果送给你,你会感到怎样?把这种感受带入文中读出来。
出示课件,找出小熊收到礼物后非常愉快的心情(乐坏了),并联系
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在什么情况下也乐坏了?把这种感受带入文中再读。
过渡:真诚的付出一定会得到真诚的回报.
6、指导朗读4,5自然段.
出示课件,指名读4,5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小熊收到快乐,送去了什么?
让我们把对“幸福”的理解融入文中读出来吧!
过渡:纸船和风筝送出的是祝福,松鼠和小熊得到的是幸福和快乐。
7、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齐读第6自然段,回答:我们把朋友之间的感情叫做什么 (生:友情,友谊)纸船和风筝搭的是友谊之桥(板画:从松鼠家到小熊家的彩虹桥)。
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和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什么?想一想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之后在一起会做什么。
过渡:正当他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8、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
师范读第7自然段,生学老师的表情,语气读
出示课件:区别“漂流”和“飘荡”。
齐读: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
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天空中飘荡的风筝,小溪里河流的纸船了,多美呀!可是天空中没有了飘荡的风筝,小溪里也没有漂流的
纸船了,读读第7自然段,说说你们的心情。
9、指导朗读第8,9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两遍,读时把自己当作小熊和松鼠体会他们俩为什么难过,吵架以后他们都在做什么,和组内同学说一说。
过渡:就是他们都不好意思,一天过去了,他们俩谁也没有放风筝和纸船,两天过去,几天过去了,天空,小溪依然。
就这样等下去吗?让我们来看一看是谁这么伟大,率先伸出了友谊之手。
10、指导朗读第10自然段.
指读第10自然段再说说体会。
(相机板书:宽容)
指导学生用请求,商量的语气读这句话.,并说说你们在生活中和别人闹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过渡:多么朴实的要求,多么真诚的渴望啊!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真诚,小小的纸船起航了,漂亮的风筝起飞了.(板书:谅解)
11、指导朗读第11自然段(体会:这时起飞的风筝说明了什么?)
如果你是小熊,你看到这一只只纸船向你漂来,你会怎样做呢?
过渡: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建立一段友谊很容易,维护一段友谊却不容易.当友谊出现裂缝时,如果一走了之,只能使裂缝越来越大, 宽容和谅解才是最好的办法.
12、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从吵架到和好如初的心理历程,指名配
乐朗读7—11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大家有哪些新收获?
五、课堂作业:
风雨之后又见彩虹!美丽的风筝又飘荡在空中了,小小的纸船又漂流在小溪里了。
经历了一番波折的小熊和松鼠终于又和好了……不知这次的纸船和风筝带着小熊和松鼠怎样的心里话?你能在纸船和风筝下写一写吗?
六、课后拓展:
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下节课和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