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格林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参与谈判。而格 林这边只有三人,另外两人是秘书和律师。 王先生听到介绍美方律师时,茫茫无语,心 想:“要律师干吗,好像两个人刚坠入爱河 便忙着计算分手时该如何分配共同财产了”。 谈判过程中,格林提到了一些条款,王先生 都说“嗯,很好,但是我要向领导汇报”。 格林很不高兴,既然你没有决策权为什么要 派 你来谈判”。更糟糕的是,王先生的答案有 时候令格林不知所云,如“我能理解,但是 有不少问题,这很复杂”。格林追问道“那 问题出在哪呢?王先生感到很尴尬,开始沉 默不语。
七、情绪表露的差异 中国人在别人摔倒时表现出笑容,目的是让 对方释怀,别太当回事。而在美国人看来, 是在嘲讽他们。当看到中方代表面带笑容时, 便感到了羞辱。 总结:因为文化问题,利益都会退居其次。 由于一系列文化上的误解,断送了一次富有 商机的谈判,看来,双方都要修读一下对方 的文化,并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展现出希 望与对方沟通的姿态。
Did you have a good trip? 中国人的关心带有“教训人”的意味。西 方人好个人自由行动,不受约束,关心话语 比较笼统。
4、工作、生活方式 比如,英美人工作是工作,休闲是休闲,两 者分得很开。当美国人处于“工作狂”状态 时,最受不了的是工作拖拉,缺乏效率,边 工作 边兼顾其他。
2、跨文化交际的概念(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指文化观念和符号系统迥异的 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涉及言语交际、 非言语交际、交际手段、思维模式、价值观 念、认知行为等多种交际因素。 真正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末,由Edward T. Hall在著作《无声的语言》 中首次使用这个术语。
一、“关心人”言语表达的文化差异 二、“谦虚准则”差异,我国是卑己尊人, 美国人在尊人的同时不贬低自己。我们应回 答:“这些饭菜合您口味我很荣幸”。这种 差异造成格林认为王先生虚伪的印象,这为 谈判不顺埋下了种子。 三、工作休闲观念方式差异。美国人在工作 时间是“工作狂”。而我方希望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以图长期合作为目标,所以想在 谈判前安排一些游览活动,以便相互了解和 信任。
六、沟通风格差异。美国人表达观点直接 (低语境文化),中国人表达观点含蓄(高 语境文化)。格林认为有问题可以直接说出 来,一起直接讨论,这样才能出结果。可王 先生认为格林太强势,不能理解这是中方需 要时间的托辞。在格林的“不知趣”一再追 问下,采取了沉默,结果激怒了格林。在美 国文化中,沉默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
A、中国人喜欢用谦辞(卑己尊人)“您行, 我差远了”。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水落 石出”) 以自己有关的谦辞:“小、愚、敝、贱、拙” 对对方的谦辞:“令、老、尊、贤、贵、雅” B、自谦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客套 话,比如上台发言的开场白:“本人才疏学 浅,没有准备,随便讲几句”。英美人听了会 感到迷惑,既然才疏学浅,没有准备,岂不 是浪费别人时间,拿听众开心。
二、为什么要学习跨文化交际学 1、来自不同文化圈的个体因文化差异而 导致交际的表达方式、表达含义存在差别。 2、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因文化价 值观念、礼俗原则等方面的冲突而导致交际 失败的案例。交际障碍的形成与产生,相互 间的误会与冲突,通常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 文化差异造成的。学习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认识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为了克服跨文化 交际的失误,寻求解决跨文化交际冲突的途 径,实现交际双方的沟通和谅解,最终实现 成功且有效的交际。
E、求职求学,写申请书,语气和内容都要 自信一些,不能照搬中国传统的谦虚美德。 你谦虚,人家反而认为你无能,缺乏信心。 当英美人给你一个位置时,可能想到的是你 能干两个人的活,而你觉得你只能干半个人 的活,他们还会要你吗?(传统谦虚会产生 不良后果,不能过于贬低自己能力) 但是也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瞎吹。 F、英美人也不是绝对不谦虚,只是程度不同、 场合不同。英国人的一大幽默就是惊人之事 说得平淡无奇,就是英国式的“轻描淡写”。

一个处于文化休克的人,往往会怯于进行 跨文化沟通,甚至丧失跨文化沟通能力。 (1)认知的缺位。 当人们来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往往会忽 略新的文化与自己已有的文化之间存在的差 异,而习惯地运用已有的认知文化来思考问题. (关于“watchdog”的误用) (2)价值观差异(“个人主义“对“集体 主义”) 案例分析:“说谦虚”——中外文化对比
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期末 [上 ]
本文档只用于跨文化交流,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喜爱本文档, 请支持作者, 请勿用于任何商业 用途,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因资源问题跨文化期末[下]暂缺
一、跨文化交际的相关概念 1、文化的概念(culture):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给出 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 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文化分为广义文化 和狭义文化。 (1)广义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 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最后,格林很生气,说:“我想你们公司根 本没有诚意与我们合作”。王先生和很生气, 但只是说到“别生气,我们确实想合作,但 是你看很多事情很复杂嘛。”听了如此含糊 的话,格林更生气了,不小心摔倒在座椅上, 所有中方代表都面带微笑问道:“你没事 吧?”。格林感到受到了羞辱,一言不发离 开了会议室。 第二天,格林一行离开了中国。 (案例中的文化差异归纳为七个方面)
英美文化支持个人的自由行动和完全自由的 信仰,鼓励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认 为是一个人的宝贵品质,应该赞颂。 3、思维方式。言语受思维方式影响 例子:因为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与欧美国家 对对“关心人”的表达 (1)中国人对外国人表达“关心”的方式 英国人患感冒,中国人会说: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 英美人出门,中国人关照说: You should put on more clothes
四、谈判团队组织差异。中方是集体主义文 化,团队由15人组成,但代表没有决策权。 格林认为派一个没有决策权的人来谈判是对 他的不尊重,而且是在浪费他的时间。而这 不过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谈判属于一项“集 体事业”。 五、谈判个人风格差异。美方强调正式规范 的谈判,讲法律。但中国人在情感上难以接 受,把律师与打官司划等号。
格林对王先生的回答感到吃惊,竟然为如此 丰盛的宴席道歉说“招待不周”。他认为王 先生是个虚伪不诚实的人。 第二天,格林就急不可待地要求谈判。王先 生笑道:“不着急,您第一次来中国,一定 要现在市区景点转转,然后坐下来谈判”。 这时格林有点不高兴了:“如果不谈判,我 们来中国干吗?我们来中国不是为了自己玩, 而是为了公司的事物”。 尽管有些尴尬,但还是同意开始谈判。中方 代表包括销售经理、技术人员等十多人。
英美人来中国旅游,有些翻译会说: You must be tiered. you are old (你一定很累了,你老岁数大了) 我方去机场接外宾,表示关心和友好的话是: I’m afraid you must have a tiring journey (你一路辛苦了) (2)英美人表达的方式(比较笼统地表达) I hope you’ll be feeling soon.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Enjoy yourself. Have a good time.
四、跨文化商务交流的案例分析 (一则由于一系列文化上的误解断送了富有商机的 谈判的案例) 中国的一个软件公司有意与美国的一个软件公司 合作,因此邀请美国公司派人到中国商讨合作事宜, 美国派出以格林为首的三人小组来到中国,而中国 的谈判组有15人,由王先生领导。 王先生等人到飞机场时笑着对格林说:“您旅途 劳累了。”格林听后有点不太了解,但是他也没太 在意。当美方代表到达宾馆后,王先生为格林准备 了丰盛的宴席。格林先生对对盛宴感到迷惑。说到 “这么多菜我们一次吃不完。”但是,王先生回答 道:“招待不周,请多见谅。”
第二讲 文化休克
文化包罗万象,如知识、宗教信仰、文学艺 术、法律、习俗等。休克是指由于供血不足 而导致一种危急生命的病症,这种病会损害 多数器官,休克需要急救,否则病情会恶化。 一、文化休克: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 (Oberg)认为,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初次 进入不同于自身母语文化的全新环境后产生 的心理上的不适应,如抑郁、疑惑、暴躁、 恐惧、自闭等。
常常伴有生理上的不舒服:头痛、精疲力竭、 没有胃口、睡眠不好、常常感冒。 第三阶段,调整阶段。进一步了解对方文化、 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努力去适 应,能够与该文化下的人们有效合作。 第四阶段,适应二元文化境界(适应阶段)。 “外乡人”的沮丧、烦恼消失,开始欣赏新 文化当中的好处,甚至意识到新的文化在某 一 些方面,比原来的文化更优越,从而认同对 方文化并于对方文化融为一体。
A、物质文化指的是可见的显性文化,包括建 筑文化、服饰文化等 B、制度文化包括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等 C、心里文化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 趣等 (2)狭义的文化: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 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 范等。 文化是人类把握人与自然运行规律的认识, 并自觉地应用于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
例(2),美国人把鸡肉分成白肉和黑肉, 实质指的是鸡胸肉(white meat)和鸡腿肉 (dark meat).不能说出成是(black meat)。 2、社会价值观。一个人或组织的价值观是 指他或他们所认为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信仰。 广义上讲是某人对整个世界、社会和他人所持 有的看法和审美观。 例子:“个人主义”价值观与“集体主义” 价值观的比较 中国推崇“集体主义”。把“个人主义” 理解为把一个人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在第一 位,只想到个人而不顾全体利益。
三、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具有“文化中心主义” 倾向,亦即民族中心主义,是指各个国家、 各民族都常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文 化,并很自然认为自己文化中的生活方式、 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是优越的,而其 他文化是劣等的这样一种心理倾向。 进入异域文化后,由于原来自己熟悉的一 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 观念等被自己不熟悉的所替代,导致心理上 产生焦虑感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