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整体阅读
【知识框架】
【必备知识】
-6-
一、小说基本知识
知识
手法
概念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 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篇幅
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两万字以内)、中 篇小说、长篇小说
分 题材 乡土小说、讽刺小说、爱情小说、魔 类 手法 幻小说、推理小说、武侠小说等
二、高考小说的特点
-9-
作为高考命题文本的小说,有着严格的思想主题、语言
文字、表达技巧的要求。从思想性上说,要符合“立德树人”
的要求,要有积极健康的思想主题;从语言文字上说,这类小说
语言规范,是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或者是独立性强的长篇、
中篇小说节选,篇幅在1 500字左右;从技巧上说,能承载高考命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
也就行了。
-15-
到了十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二姥姥找眼镜找
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
着呢。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
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
总算顺当。
出发了。走到巷口,一点名,小秃没影了。折回家
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找小
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
这类小说尽管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它不是靠情节的复
杂取胜,而是靠精心布局,做到主次分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 中的结尾是其最突出的特色之一。结尾讲究语结而意不结,意 在言外,给读者留有回味和思考的余地。
【关键能力】
-11-
三、考场读文的四个步骤
考场阅读不同于闲适性浏览,它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快速、 精准阅读。阅读的目的是解题,故整体把握文章非常重要。只 有整体把握了全文,才能把命题意图、考查指向、设题角度看 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对小说的整体阅读,就 是能初步认识人物形象,把握小说情节,了解小说的手法与主题。 阅读可分四步走:
小说阅读考点一
——整体阅读 综合选择
【考考情情纵回览 顾】
卷别
作者、出处
考查角度
文 题型、 体 题量 字数 分值 人物 环境 情节 语言 主题 词句
形象 描写 结构 手法 思想 含义
卷Ⅰ 鲁迅《理水(节选)》
1782
√
√√
卷Ⅱ [法]莫泊桑《小步舞》
1578
√
2019
单选题
√√ √
小 (1)
卷Ⅲ 何士光《到梨花屯去》
题的要求。高考小说具有以下特征: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小说选材须短小精悍,有“一沙一石摹世态,一鳞一爪显
人情”之说。它常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宏
大的生活主题。它撷取的多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某个
场景、某个细节、某个侧面,或者是生活中的一帧速写、一幅
剪影、一个镜头、几段妙趣横生的对话,从而反映大千世界、
支 ②发展:大家决定一同去,于是众人张罗衣服,梳洗打扮,相
招 互找人,租车还价,忙忙活活,一番吵闹。
③高潮:好不容易进入电影院,又是一番找座位,相互谦让,
一番闲扯家常,竟至电影结束。
④结局:至于什么是有声电影,谁也没有注意看,只有三舅
妈记住了一个细节: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
2.故事的特点
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有声电 影到底怎么说来着?”三舅妈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没听 见。”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 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说!”大家都赞叹不已。
(有删改)
第一步,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 1.情节的构成
-20-
文 ①开端:二姐打牌赢了钱,决定请大家看有声电影。
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二姥 -19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的后 事来。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自己的 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的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金 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说也奇 怪,越是在戏馆电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大家刚说到热闹 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二姐喊卖瓜子的;说起 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晚 场八点才开呢。”
时代 古典小说、现代小说、当代小说
国别 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7-
知识
主要人物:小说着力塑造的 人物
人 物
次要人物:陪衬人物、群像 人物、线索人物(往往是
“我”)等
三 要 素
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尾声)
情 线索:单线结构、双线结构;
节 人物线索、情感线索、事物
线索等
第一步,粗读,明白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阅读小说,最直接的就是读故事。这是小说阅读的一个突 破口,也是小说阅读的一个考查点。抓住故事,就是要把握事件 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完整过程,即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是理清层次、概括主题的前提。
第二步,精读,把握小说塑造了一个(群)怎样的人 -12-
1690 15
说 主观题
√√√ √
卷Ⅰ 阿成《赵一曼女士》
(2)
1588
√
√√
2018 卷Ⅱ 老舍《有声电影》
1553
√
√√ √
卷Ⅲ 刘慈欣《微纪元》
1634
√
√√
【考情回顾】
(续表)
卷别
考查角度
作者、出处
题型、
文体
字数 分值
题量
人物 环境 情节 语言 主题 词句
形象 描写 结构 手法 思想 含义
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无论是 叙事还是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因此,分析人物独特、 鲜明的个性,要从这些叙事和描写(如人物的外貌、语言、动 作、心理描写)入手,在阅读时需要关注作品中的这些语句。
第三步,研读,分析小说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就小说而言,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写人手法、情节结构技 巧、环境描写技巧和语言艺术四个方面。高考命题一般不 会孤立地考查小说的表现手法,而是常常和小说“三要素” 联系起来,考查表现手法对塑造人物、营造环境、推动情节 发展所起的作用。多数情况下,情节与环境主要是为刻画人 物性格服务的,但同时也以间接的方式表现主题。
-13-
第四步,总结,概括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通过情节、人物和环境表现
的,阅读时也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要善于抓标题、 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的词句,同时圈点勾画出 关键性的情节与人物语言,从这些关键点概括小 说的主题。
【读文示范】 (2018·全国Ⅱ卷)
-14-
有声电影 老舍
二姐还没看过有声电影。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
小说采用喜剧的手法,铺写世态人情,生动形象地
刻画了二姐和一帮女眷及孩子闹闹哄哄看有声电影
的前因后果及详细过程。语言幽默风趣,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征,显示了老舍先生高超的幽默艺术。
读 第二步,塑造了一个(群)怎样的人?
-21-
文 小说塑造了两类人——主要人物二姐和群像性人
支物——女眷和孩子们。
招 ①主要人物:二姐 二姐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她豁达大方,打纸牌赢钱后
时代风云。
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
-10-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这类小说凸显主题的主要载体。曲折
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常用
方法。受篇幅限制,考场小说大多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个 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很少呈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情节一 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常突破思维定式,给 读者以惊异感。
-8-
知识
手法
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
三 要 素
环 境
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 草鸟虫等的描写
社会环境:对人物活动的具
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
际关系等的描写
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
主题
图景、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 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
基本思想,又称中心思想
描写、渲染、烘托、暗示、象 征等
通过情节表现;通过人物表现; 通过环境表现
招手法,描写二姐她们说说笑笑、闹闹哄哄地看电影
的人间喜剧,让我们如临其境地了解了逐渐远逝的
老北京生活。
第四步,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小说通过描写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故事,生
积极请客,热情待人,乐于指挥,善于应酬;但她“不知
为知之”,公共场所大声吵嚷,拘于辈分过度谦让,忙
乱无序,致使大家谁也没有看到有声电影,也没有明
白什么是有声电影。这正显示了其封闭与无知。
②群像人物:女眷与孩子们
一帮乱哄哄的女眷和孩子,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当
时社会的世态人情。
读
பைடு நூலகம்-22-
文 第三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支 老舍先生用地地道道的京味语言和幽默风趣的
情节的叙述方法:顺叙、倒 叙、插叙、补叙、平叙
手法 ①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 动作、神态、心理等; ②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 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 托
①一波三折式;②首尾呼应式; ③倒叙式开头;④设疑式开头; ⑤写景式开头;⑥欧·亨利式结 局;⑦悲剧式结局;⑧大团圆式 结局;等等
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 比、渲染、烘托、倒叙、插叙、 详写、略写、变换人称、先抑 后扬、先扬后抑等
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此之 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 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 —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 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 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 眼。恰巧打牌赢了钱,于是大请客。二姥姥,三舅妈,四 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