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功率 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电功率 精品公开课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1课时电功率
教学目标
1.电功率的定义(重点)
2.电功率的公式(重点、难点)
3.电功率的单位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商场中,一位顾客和一位卖微波炉的售货员出现了不同意见。

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微波炉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总开关就跳闸!”。

应该怎样用科学术语表达他们的意思?你能解决他们的矛盾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电功率
教师投影洗衣机半小时做功180000J,电流通过公共电车2s做功120000J。

并讲述:可见电流做功不但有多少,还有快慢。

1.电功率的意义、定义
提出问题物理学中我们用哪个物理量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什么叫电功率?
讨论交流物理学中,把电流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之比叫作电功率。

归纳总结
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与“电流
做功的多少”和“做功所用的时间”两个因素有关,因此,因此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只能说明该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或电流做功快.并不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2.电功率的计算
提出问题如何计算电功率的大小?
教师讲解如果用P表示电功率,用W表示电功,用t表示时间,则电功率的表达式为P=W/t。

探究活动借助电功的公式W=IUt推导出电功率的决定公式,即P=W/t=IUt/t=IU。

教师强调若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为1 V,通过的电流为1 A,则该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为1W。

探究活动利用欧姆定律推导电功率的其他公式。

讨论交流P=IU=I2R;P=IU=U2/R。

教师强调P=W/t──①是功率的定义式,可用于计算机械功率和电功率,将计算电功的普适公式W=UIt代入①得:P=IU──②,②是计算电功率的普遍适用公式。

根据欧姆定律,将I=U/R、U=IR分别代入②得:P=U2/R──③,P=I2R──④,③④两个公式仅适用于求纯电阻电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的电功率。

知识拓展(1)不管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流所做的总功都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用电器上所做功的之和。

即:P总=P1+P2;(2)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电阻越大,电流所做的功越多,即:P1/P2=R1/R2;在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电阻越小,电流所做的功越多,即
P1/P2=R2/R1。

3.电功率的单位
提出问题电功率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是什么?它们间的换算关系又是怎样的?
交流总结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常用单位:千瓦,符号是“kW”。

探究活动推导电功单位kW·h和J的关系。

交流总结由P=W/t得W=Pt=1000W×3600s=3.6×106J。

知识拓展电炉丝为什么没有白炽灯亮?
电炉丝是绕成单螺旋状,螺旋的直径在7mm~8mm左右,便于集中热量;电炉丝较粗,它的螺距比较大,便于散热,因此电路工作时,电炉丝的温度只在200℃左右,远没有达到白炽状态,但足以满足加热的需要,电炉是将消耗电能的绝大部分转化为热,可见光很少。

白炽灯的灯丝比较细,是电炉丝直径的1/10~1/20左右,将电灯丝绕成双螺旋状,灯丝间的螺距很小,便于集中热量。

这样,电流通过灯丝产生的热量,很快使灯丝温度达到2500℃以上,并保持温度不变,灯丝处于白炽状态,灯丝向外发射白光。

虽然灯丝将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热,用以维持灯丝的白炽状态,白炽的灯丝只将7%~8%的电能转化为光,但这部分光是可见光,比电炉丝转化的可见光要多得多,因此白炽灯比电炉丝亮就不足为奇了。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第1课时)
——电功率
教学反思
电功率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功)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的电学概念,它反映了电流做功快慢的,电功率的概念是建立在电功的基础上的。

上节中已经对电功有了具体的了解,它是在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利用比值定义法,结合电功的计算推导得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同时强调电流做功快慢与电流做功多少的不同,因为电能表转盘转动圈数的多少反映的是电流做功的多少,而转的快慢反映的是电流做功的快慢。

所以电流做功多少与用电器的功率大小有关,还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

为了使学生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千瓦时的来历”,利用W=Pt来推导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与焦耳的关系,强化了学生对电功与电功率的区别。

第2课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教学目标
1.串联电路的电流(重点、难点)
理解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能用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2.并联电路的电流(重点、难点)
理解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能用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把任意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灯泡的亮度不同,那么通过这两个灯泡的电流是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用电器的电流什么关系?
实验器材带电池盒的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规格不同),电流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方案(1)依据如图所示电路图,用导线将实物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2)闭合开关,测出A点的电流并记录;
(3)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B点,测出B点的电流并记录;
(4)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C点,测出C点的电流并记录;
(5)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I1=I2=I3=…=In。

教师强调接线时要注意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的状态;不要出现短路现象;电流表要跟被测电路串联;电流表的接线要正确:不得出现反接;电流表的量程要选准;要进行试触;读数时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知识拓展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

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200mA。

探究点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用电器的电流什么关系?
教师演示投放如图电路,引导学生猜想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实验器材带电池盒的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规格不同),电流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方案(1)依据如图所示电路图,用导线将实物图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2)闭合开关,测出A点的电流并记录;
(3)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B点,测出B点的电流并记录;
(4)断开开关,将电流表连接在C点,测出C点的电流并记录;
(5)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并填入表格中。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即I=I1+I2+I3+…+In。

教师强调物理实验不能只由一次实验得出规律。

为了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或改变干电池的节数等方法进行多次验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