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六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回延安》——贺敬之——诗歌——诗人、剧作家B.《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演讲词——诗人C.《登勃朗峰》——马克·吐温——游记——美国D.《小石潭记》——刘禹锡——唐朝——诗人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记”只叙事不发表议论,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和柳宗元《小石潭记》;“说”既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如韩愈《马说》。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D.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婵娟”“黄发”“垂髫”来分别代指家乡、月亮、老人、小孩。
3.下面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是西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
B.《小石潭记》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
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近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C.《核舟记》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卷十,作者是魏学洢。
文章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D.《庄子》,亦称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的文学主张,即主张诗文应该反映时事,为现实服务。
B.韩愈是唐代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马说》,“说”是一种托物寓意的议论性体裁。
C.“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韩愈、白居易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
D.《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统称为“五经”。
5.下列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看法,写法单一,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B.《回延安》的作者是现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
C.《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的。
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客观的记叙方式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应立足现实,切勿异想天开。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信天游”是一种陕北民歌,我们学的贺敬之创作的《回延安》就是用“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
B.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C.庄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均选自《庄子》。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桃花源内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黄发”“垂髫”分别指老人和小孩。
7.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颂”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B.贺敬之的《回延安》抒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巨大变化。
语言质朴,感情热烈。
C.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
D.《桃花源记》选自东晋陶渊明的《陶渊明集》;《小石潭记》选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文,按说明内容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恐龙无处不有》为事物说明文,《时间的脚印》《被压扁的沙子》为事理说明文。
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是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明朝末年魏学洢所写的《核舟记》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柳宗元与韩愈并称“韩柳”,他们一起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柳宗元的文集有《昌黎先生文集》其中“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B.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类比。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C.《傅雷家书》以书信的方式对留学波兰的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工人,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10.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一生任何时期。
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家信集。
该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二、名著阅读1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_______(填人名)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
保尔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保尔在凭吊女战友的墓地时所说的一段话,是他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自白,也是对小说主题的阐发。
12.《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_______(填人名)的家信摘编。
在1954年3月24日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_______第一。
13.回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情节哪一项表述不准确(______)A.在车站食堂帮工的时候,保尔遇到了弗罗霞并与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弗罗霞受到欺辱的时候,保尔为他感到愤愤不平。
B.保尔与冬妮亚在一个池塘边相遇,后来他们从朋友发展成为恋人,最终因为冬妮亚父母的强烈反对而被迫分手。
C.丽达,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与保尔志同道合,因为相信“保尔已死”的误传而错过了与保尔的结合。
D.达雅是保尔的第三个恋人,在保尔的帮助下加入了党,逐渐在政治上变得成熟,成了保尔的伴侣及党内的同志。
(2)朱赫来在保尔的成长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一位人物,按书中情节,下面几则故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__)①朱赫来把保尔安排进肃清委员会②保尔在朱赫来影响下加入红军③朱赫来送给保尔一把毛瑟手枪④朱赫来教保尔美式拳击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14.阅读名著,我们经常被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所吸引。
请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人物姓名。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D.《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朝——诗人。
故选D。
2.A【解析】【详解】A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记”本是一种比较自由活泼的古代散文体裁,可以记事,亦可以议论。
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
“说”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3.A【详解】A.有误。
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故选A。
4.C【详解】C.有误。
“古文运动”由韩愈、柳宗元倡导。
故选C。
5.C【详解】A.“说”的写法灵活;B.《回延安》运用了陕西民歌信天游形式,展现的是陕西风情;D.《桃花源记》“告诉人们应立足现实,切勿异想天开”错。
反映了人们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故选C。
6.C【详解】C.有误。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故选C。
7.A【详解】A.有误。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故选A。
8.D【详解】A.《大自然的语言》《恐龙无处不有》为事理说明文;B.这句话运用了反复和比喻;C.《社戏》是小说不是散文,且不选自《朝花夕拾》;故选D。
9.A【详解】A.有误。
《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不是柳宗元的文集。
故选A。
10.D【详解】D.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成功不重要”在《傅雷家书》中并没有提及,故选D。
11.朱赫来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小说主题:“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2.傅聪真理【详解】《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傅雷说他一生任何时期,也没有忘记对文学和爱情的忠诚。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13.(1)B (2)A【详解】(1)B.有误。
保尔和冬妮亚的分手是缘于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人生理想。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物经历的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根据书中描写,把保尔和朱赫来的交往事件进行排序。
朱赫来是一个坚定勇敢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也是保尔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导师。
保尔结识了装配工朱赫来,两人成为好朋友。
朱赫来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将一些革命道理,保尔后来在朱赫来影响下加入红军,朱赫来把保尔安排进肃清委员会,让保尔帮他搞肃清反革命工作。
朱赫来看着筑路工人们,离开时送给保尔一把毛瑟枪。
故选A。
14.A冬妮亚B阿尔青C朱赫来D丽达【详解】(1)根据“她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了保尔,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读”“阶级出身的关系”可知此人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