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__或生成物浓度的________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v =__________,单位为mol ·L -1·min -1或mol ·L -1·s -1。
3.规律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________,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之比。
归纳:(1)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定值,因此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2)计算反应速率时,若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不要忘记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
(3)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由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①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②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③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 A +b B===c C +d D ,比较v (A)a 与v (B)b ,若v (A)a>v (B)b,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大。
巩固练习1.反应2SO 2(g)+O 2(g)催化剂△2SO 3(g)经一段时间后,SO 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 ·L -1,在这段时间内用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 ·L -1·s -1,则这段时间为__________。
2.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A)=0.5 mol ·L -1·min -1B .v (B)=1.2 mol ·L -1·s -1C .v (D)=0.4 mol ·L -1·min -1D .v (C)=0.1 mol ·L -1·s -13.已知反应4NH 3+5O 24NO +6H 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 (NH 3)、v (O 2)、v (NO)、v (H 2O)表示,则下列正确的关系是( )A.45v (NH 3)=v (O 2) B.56v (O 2)=v (H 2O) C.23v (NH 3)=v (H 2O) D.45v (O 2)=v (NO)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__________。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从活化分子角度的理论解释(1)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①有效碰撞:能发生反应的分子之间的碰撞。
②活化分子:能够发生____________的分子。
③活化能:如图E1表示________;E2表示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E2-E1表示________。
(2)理论解释(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项目条件改变活化能分子总数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化学反应速率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浓度不变增加增加不变增加增大增大压强不变增加增加不变增加增大升高温度不变不变增加增加增加增大加催化剂减小不变增加增加增加增大巩固练习4.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5.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 V/mL c/mol·L-1V/mL c/mol·L-1V/mLA 25 5 0.1 10 0.1 5B 25 5 0.2 5 0.2 10C 35 5 0.1 10 0.1 5D 35 5 0.2 5 0.2 106.一定温度下,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恒容,充入N2 C.恒容,充入He D.恒压,充入He 【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2)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方法总结】一、“三段式”模板突破化学反应速率1.根据定义式v =ΔcΔt算。
2.对某一具体反应,知其中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余物质的反应速率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求算。
3.对于较为复杂的题目,采用以下步骤和模板计算: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3)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m A + n B p C 起始浓度(mol ·L -1) a b c转化浓度(mol ·L -1) x nx m px m某时刻浓度(mol ·L -1) a -x b -nx m c +px m【例1】(1)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 ·L -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 ·L -1·s -1 ②用物质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 ·L -1·s -1③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 ·L -1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若①②中用A 、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3 mol ·L -1·s -1、0.6 mol ·L -1·s -1,哪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更快?(3)若物质A 的转化率经过计算为30%,那么,物质B 的转化率为多少?你能迅速得出答案吗?【例2】 NH 3和纯净的O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NH 3(g)+3O 2(g)→ 2N 2(g)+6H 2O(g)现向一容积不变的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 3和3 mol O 2,4 min 后,测得生成的H 2O 占混合气体体积的40%,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正确的是 ( )A .v (N 2)=0.125 mol ·L -1·min -1 B .v (H 2O)=0.375 mol ·L -1·min -1 C .v (O 2)=0.225 mol ·L -1·min -1D .v (NH 3)=0.250 mol ·L -1·min -1二、数形结合思想——用化学反应速率图像突破化学平衡概念(1)“一看”——看图像①看面: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
②看线:弄清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及线的陡与平。
③看点:弄清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交点、折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
④看量的变化:弄清是浓度变化、温度变化还是转化率的变化。
⑤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
(2)“二想”——想规律平衡体系条件变化速率变化平衡变化速率变化曲线任一平衡体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正、v逆均增大,且v正′>v逆′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v正、v逆均减小,且v逆′>v正′逆向移动任一平衡体系增大生成物的浓度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逆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正向移动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且v逆′>v正′逆向移动减小压强或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正向移动任意平衡或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和相等的平衡正催化剂或增大压强v正、v逆同等倍数增大平衡不移动负催化剂或减小压强v正、v逆同等倍数减小【例3】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 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①压强是开始时的倍;②若此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倍,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升高(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若上述反应在2 min后的t1~t6内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图像如下,在每一时刻均改变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则( )A.在t1时增大了压强B.在t3时加入了催化剂C.在t4时降低了温度D.t2~t3时A的转化率最高【例4】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2A(g) B(g)+C(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 ℃下发生,实验Ⅲ在850 ℃下发生,B、C的起始浓度都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Ⅰ中,反应在20 min至40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min-1。
(2)实验Ⅱ和实验Ⅰ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Ⅲ和实验Ⅰ的比较,可推测该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该正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与实验Ⅰ相比,若实验Ⅰ中的A的起始浓度改为0.8 mol·L-1,其他条件不变,则达到平衡时所需用的时间________实验Ⅰ(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高考题组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1.(2011·海南,8)对于可逆反应H2(g)+I2(g) 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2.(2010·福建理综,1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 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3.(2010·海南,3)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教材习题回扣1.(选修4P19-3)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B(g)===2C(g)。